成語」酒過三巡「的」巡「確切是什麼意思?

2019-10-13   談藝錄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29課,講《說文解字》「辵」部的兩個漢字,一個是生僻字,一個是常用字,今天的重點漢字「巡」是其中的常用字,詳情如下:

1、巡。有三個讀音:

(一)xún。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巡,延行也。從辵,川聲。」巡的聲符是「川」,像水流之形。形聲字。本義是巡視。沈濤《說文古本考》:「《玉篇》用作視行也,蓋古本如是,視行謂省視而行。今本延字不可通。」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視行者,有所省視之行也。」相當於現在的領導視察。

《書·舜典》(很多資料記為《堯典》,誤):「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這年二月,舜到東方巡視,到達泰山。孫星衍疏引鄭康成曰:「巡守者,行視所守也。」就是在自己所管轄的領土上巡視。又比如《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諸侯賓至,甸設庭燎,僕人巡官。」諸侯的賓客來了,甸人點起火把,僕人巡邏宮館。

(舜帝出行巡狩)

「巡」字本義之外,還有其他意義:(1)巡行;行走。比如《國語·晉語四》:「臣從君還軫,巡於天下,怨其多矣。」韋昭注稱:「巡,行也。」又比如《呂氏春秋·孟秋紀》:「巡彼遠方。」高誘註:「巡,行也。」巡行天下,使天下人都來歸服。注意這個意思跟上面「巡視」的差別,一個是巡視自己的領地。一個是巡行天下,使人歸服。

(2)撫慰。《後漢書·班彪傳》:「巡靖黎蒸。」李賢注稱:「巡,撫也。」即安撫黎民。

(3)用作量詞。遍。《玉篇·辵部》:「巡,遍也。」《左傳·桓公十二年》:「伐絞之役,楚師分涉於彭。羅人慾伐之。使伯嘉諜之,三巡數之。」杜預注稱:「巡,遍也。這段話的大意是:在進攻絞國的這次戰役中,楚軍分兵渡過彭水。羅國準備攻打楚軍,派遣伯嘉去偵探,三次遍數了楚軍的人數。

再比如《紅樓夢》第五十四回:」你也去斟一巡酒,豈不好?「

(史太君破陳腐舊套 王熙鳳效戲彩斑衣)

近現代漢語也用這個意義,比如,酒過三巡的「巡」,宴會中向同桌之人敬酒一遍為一巡,酒過三巡指敬酒三遍。後來,這個詞的詞義有所發展,「三」不指確數,不指具體的三杯或者三輪、三遍。而是指時間長、數量多的意思,意指宴會已進行一段時間。

(酒過三巡)

(二)yán。這個讀音出自《集韻》,通「沿」。銜接。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屯部》:「巡,假借為沿。」《禮記·祭義》:「日出於東,月生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

(三)shùn。讀音也出自《集韻》同「順。」《集韻·稕韻》:「順,古作巡。」

巡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巡字的小篆寫法)

2、(這個字GBK字型檔沒有,是完全的一僻字,大部分設備不能正常顯示,楷書字形如下圖)。

(楷書字形)

讀ji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恭謹行也。從辵,㲃(jiù)聲。讀若九。」形聲字。本義是彎腰行走,以示恭謹。桂馥《說文義證》:「恭謹行也者,㲃從叀,叀謹也。㲃揉屈,謂曲脊行。」《玉篇·辵部》:「恭謹行貌。」

(彎腰恭謹)

它的小篆寫法如圖:

(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229,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