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河南茶,人們大多想到的是信陽的毛尖,很少有人知道,南陽的桐柏縣、唐河縣、新野縣也都是優質茶葉的產地,茶葉大興其道的當下,靈寶,濟源,確山,泌陽也都開始種茶,開封、南陽人的茶癮最大,林州人喝茶, 客人杯里有茶葉 ,自己杯里是柳葉。今後濮陽報人歸來不僅僅要侃濮陽,還要開始侃河南,在這位俠者眼中,河南的茶文化,會怎樣與眾不同?
河南人喝茶,與其他省份不同,喝的龐雜,喝的黏乎,喝的過癮,喝的開胃生津、通絡活血、放屁打嗝。跺跺腳山搖地動,吹口氣風生水起。
開封人喝茶,喝的是面子,喝的是范兒,是屙屎架勢。安陽人喝茶,以茉莉花為普羅大眾。林州人喝茶,客人杯里有茶葉,自己杯里是柳葉。濮陽人喝八方茶,五湖四海,因為這裡人來自全國各地,啥地方的茶都來開館子……
乞里縫道河南茶
河南地居九州之中,南方的北方,東方的西部,北國的南方,西部的東方。
光武帝劉秀
河南人喝茶,從東漢光武帝劉秀時代就開始成為一種禮儀,也是老百姓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時至今日,河南人喝茶,與福建、安徽、湖南、四川、西藏、新疆、內蒙古等省份絕不相同,喝的龐雜,喝的黏乎,喝的過癮,喝的開胃生津、通絡活血、放屁打嗝。跺跺腳山搖地動,吹口氣風生水起。
河南產茶,品種多。蘇軾云:淮南茶,信陽第一。大別山莊的固始、商城、新縣、光山、羅山、潢川、信陽縣都是產茶大縣,桐柏縣、唐河縣、新野縣也都是優質茶葉的產地。淅川,西峽,鄧州偶爾有野茶出售。近幾年,茶葉大興其道,靈寶,濟源,確山,泌陽,也都開始種茶,而且自創品牌,意欲在狼煙烽火的茶葉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然而,河南大器。河南所產的茶,並不是純粹意義上的茶葉茶。這一點,南陽人分得最清。白開水叫茶,沏茶葉的叫茶葉茶;泡上菊花,叫菊花茶;開水裡放薄荷,叫薄荷茶;放雞蛋叫雞蛋茶;小米、蕎麥、大麥芽炒的放開水裡沏一會兒,叫小米茶、蕎麥茶、麥芽茶。天熱了,喝竹葉茶;天奇寒,喝蘆根生薑茶;去火氣,喝冰糖茶;治咽炎,喝冬凌草茶……
枸杞茶
河南人喝茶,入食、入戲、入席、入藥、入禮,滲入到個人居家生活365天的每一天每一時。
吃飯也可以是叫喝茶,不是奶茶,而是油茶,以懷慶府的油茶最出名。喝茶入戲,茶樓、戲樓都賣茶,而不賣門票。入席,請個什麼樣的人來吃飯,配什麼樣的茶,就像在演一齣戲。其中入藥最盛行,基本上小病自治,日常生活都靠茶。
比如猛藥里的二花茶,溫補里的枸杞茶,保養里的人參茶,杜仲茶,蟲草茶。入禮則更細緻,春天上綠茶,夏天上清茶,秋天上紅茶,冬天奉普洱。老人上八寶茶,女客上桂花茶,小孩上棗茶,喝酒配果茶。客人身份不同,茶具茶葉質量也不一樣,茶有貴賤,人分高下。但自家哥們來啦,啥球都中,咋著都行,骨子裡有一種熟不拘禮的俠義。
河南開封、南陽兩地人茶癮最大,開封人喝茶,喝的是面子,喝的是范兒,是屙屎架勢。開封人不咋待見外地人,但看重街坊四鄰,有事沒事得請鄰居朋友來嘬壺茶。
人參茶
用最好的宋朝古器,喝淮南茶、大紅袍、黃山茶、西湖茶、安化茶、洞庭湖茶、蒙山頂上茶、藏茶、普洱茶。總之,不稀罕的東西不擺上桌,沒有名堂的沒有故事的茶等於鴨子屎扁嘴糞。
開封人因喝過萬國茶而顯得有文化,窮其家產也要抖擻個裡格郎。這是顯擺故都風采的一枝花朵。斗狗鬥雞斗蛐蛐的故都開封,爺們住哪裡,幹啥最賺錢,那是開封人自己的話題。
但是,喝茶,那是要擺擺譜地,外地人根本弄不懂,喝茶也如此這般,開封人可雅。
南陽人喝茶癮大,純粹是貪圖享樂,而且過度享受。新女婿第一次到家來,要喝(吃)十二個或者二十四個荷包雞蛋一大海碗「雞蛋茶」。一般男兒都吃的屁響肚子裡打鼓敲鑼,打個嗝還有股雞屎味。這顯得厚道,也有惡作劇成分。
南陽白河
南陽白河下游, 湍河下游的茶館裡,一碗茶可以喝一天,坐在那裡聽戲,不斷地加水,直把人喝的沒濕氣,尿像長江發水。老茶客講究,下地鋤草,半晌里把鋤往地頭一撂,蹬上自行車,一頭扎進茶館喝個半飽,然後繼續耕作。
南陽有錢人喜歡鬥茶評水,你說你的茶好,我的茶才是皇品御飲。張王李趙四大款,約好到某個茶樓,張爺掏出一包杜仲皮,治癌症,王爹摸出一把蟲草,不僅能喝,最後還嚼嚼吃進肚子裡,滋陰壯陽祛病驅邪;李叔則拿出一根高麗參,趙大哥也不讓杆子,弄出一盒子普洱膏,從皇宮丫鬟那裡花高價收購得來。
河南因地而異,喝茶習慣大不相同。安陽人喝茶,以茉莉花為普羅大眾。林州人喝茶,客人杯里有茶葉,自己杯里是柳葉。濮陽人喝八方茶,五湖四海,因為這裡人來自全國各地,啥地方的茶都來開館子。
長垣人喝茶看央視廣告,誰的廣告響長垣的專賣店開的越大,一年流行一種茶,眼花繚亂。太行山一帶人喝冬凌草茶上癮;焦作人喝懷菊;三門峽人喝牛蒡降血壓;鄢陵人喝茶梗成時尚;禹州人喝八寶茶、蒲公英、車前子、荊芥薄荷等等,因為禹州過去是藥都。
採摘的信陽毛尖
信陽人喝野茶,毛尖捨不得自己喝都賣錢。社旗人喝葉子茶,這葉子叫桐柏玉葉。唐河是梔子之鄉,喝梔子茶;淮陽人喝蓮芽蓮子蓮葉茶,陳州一絕。
河南整體貧困,不是河南人的錯,而是中央給河南太多的規矩規定,新野縣解放前有茶園數萬畝。人民公社時期,一律砍了當柴燒,縣太爺傳達毛主席指示:必須種棉花。七疙瘩八圪垯,一畝地十斤花,就這也得種。嬢那個角。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歸來| 撰文
藍家夏夏| 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