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之光,20年只賣2樣,別讓它埋沒

2020-04-11     上海去哪兒吃

只賣兩樣

安徽餛飩

上海湯圓

土豬油湯底

開了二十年

虹口之光

古徽州餛飩

和老闆娘聊天,問她:「為什麼叫古徽州?」

老闆娘說:「因為是黃山徽州當地的口味。」

要死了,要死了!

安徽餛飩要打敗上海餛飩了。

老闆娘:「不過我們的湯圓是城隍廟的老法師教的。」

「你這豬油有點香的哦!

「吃糧食的土豬,怎會不香。

小店終於開業了!一進店門,豬油的焦香氣滿屋飄散,就知道是來對了。

上海從不缺豬油醬油湯底的餛飩,但這般勾引,猶如農家自製、鄉野的豬油香氣,卻是少見。

「一定要用十個月以上的豬,香氣才濃。」

「必須吃糧食,吃飼料的不香。」

看著那盆微微發黑的豬油,我只剩楷點油帶回家的衝動。至於餛飩?不重要的。

這家店號稱每天可以賣出 5000 只餛飩和 1000 只湯圓,真假不明,但在非飯點的下午三點還顧客盈門,蠻厲害的。

「你這餛飩皮有點黑啊。

「那是用了黑小麥和山芋粉。

懂經的人都知道,餛飩皮黃中泛黑,這碗餛飩便至少成功了三分之一。這是姆媽告訴我的,她包餛飩,非黑皮不買。

古徽州餛飩店的皮是定製,除了用黑小麥,還加入山芋粉,吃口有嚼勁。最明顯的,哪怕餛飩泡久了,皮也不塌不爛。反觀某里香,妥妥敗下陣來。

「你這肉好香啊,是品牌的嗎?

「對,雨潤的豬後腿肉,每天採購。

他們家的餛飩只有兩種,鄉味(菜肉)餛飩和鮮肉餛飩,全是徽州老家的做法。

碗里加豬油、醬油、雞精、胡椒粉、蔥花,拿開水一衝。

那亮晶晶的油花,噴香的豬油,飽滿的餛飩,你跟我說是失傳已久的上海老味道,我也信!

今年豬肉貴,至少調了兩次價。最近的一次,餛飩上浮了 1-2 塊,完全可接受。畢竟開了 20 年,小店生意,最在乎的還是店裡的人氣。

買豬肉一定選品牌貨,老闆娘直言不諱地告訴我們是雨潤,要是上海人最愛的愛森,那就更貴了。

「用不起啊,用不起。」

肉是鐵定新鮮的,毫無肉隔氣。用鹽和蔥姜略加調味,粉里透白,明亮又鮮甜。有多久,沒在小食店裡吃到這樣好的肉料了?

很多連鎖店,大多只能做到穩定,但要說新鮮,百里挑一。

菜肉餛飩倒是沒捨得多放肉,不過肥瘦適中的肉餡,浸潤了碧綠的薺菜,與清香的香菇,嚼起來微微脆爽,倒也符合姆媽多吃蔬菜少吃肉的教條,也就不必挑三揀四了。

「你這湯圓太銷魂了,我想外帶回去。

「確定嗎,你不會煮的。

感覺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不就是湯圓嗎,怎麼就不會煮了呢?

事發原因是,發現他們家的湯圓比餛飩還好吃。

自家磨的糯米粉和黑芝麻,一同化作白玉和黑洋酥。柔韌外皮,香甜內心,一口氣吃掉三個,體重秤警告。

因為過於好吃,忘了問老闆娘秘訣。猜測「罪魁禍首」還是那盆豬油,換個領域又立了場大功。

豬油、白砂糖、黑芝麻,湯圓永世不變的內餡鐵三角。店家也包得實誠,輕輕咬下,細膩芝麻餡會自己爬到嘴裡來,一口入魂,跟抹了蜜似的。

有些人會說湯圓皮太緊,倒不如說純糯米就是如此。

鮮肉湯圓延續了豬肉餡的良好表現,更有一滴輕盈甜香的湯汁,纏綿舌尖,縈繞不去。

「湯圓很難煮的,你會嗎?要用大火先燒開水,等湯圓鼓起來後再轉小火,一共要煮 15 分鐘。」

冒險帶了幾隻回去煮,不出意料地爛了,糯米皮軟得像丟了魂,好似給爛泥怪澆了盆水。太南了,煮個湯圓都太南了。

「你這餛飩給錯了,老闆娘。

「那不是他的,是我的。

如果問老闆娘關於食物的訣竅,思路哈清。但一到點單,她總記不清。

食客:「這是他的,不是我的。」

老闆娘:「你們不是一起的嗎?」

食客:「我們不是一起的。」

老闆娘:「你剛剛說是一起的。」

食客:「行行行,你說是就是。」

那位大約是習慣了,嘟囔幾聲,晃晃腦袋,繼續低頭吃自己的餛飩。

「一碗菜餛飩,再來兩個甜湯圓。」

很多人不加寒暄,進門劈頭蓋臉就是兩句點單。店裡的夥計得了命令,又開始機械式地運轉起來,周而復始,乾淨利落。

這樣的小店開上 20 年,服務態度早已磨練得波瀾不驚,只是將所有工序,全都幻化成自己的肌肉記憶,一切便信手拈來。

好店啊,好店。兀自埋頭空碗,滿足感上來,道一聲謝,鑽進怡人的春風裡,抹了抹嘴,自我陶醉。

上海必吃:古徽州餛飩店

地址:東寶興路93號

營業時間:周一到周日 06:00-20:30

電話:13601733972

人均:16元

編輯 / 文字狗阿黃攝影 / 喵了個咪shlm001 電話:1316638993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2igHEBiuFnsJQVPBv2.html

明日,立夏

2020-05-04






















魔都晚秋,嗲

20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