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用來下酒的八位「准英雄」,誰是治世能臣,誰是亂世梟雄?

2023-10-08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曹操劉備用來下酒的八位「准英雄」,誰是治世能臣,誰是亂世梟雄?

劉備與曹操青梅煮酒的時候,提到了八個「准英雄」,他們就是淮南袁術、河北袁紹、荊州劉表、江東孫策、益州劉璋、宛城張繡、漢中張魯、西涼韓遂 。

劉備這個人說話一向是真假參半,他提到的八個「准英雄」的時候,肯定是在咽口水:「這些人的地盤,要是都給我多好?」

那八個「准英雄」遇到曹操和劉備也算倒霉,如果換個時期,他們未必不能成為下一個董卓——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來比較一下這八人的實力,看看不受曹操劉備打擊,誰可能成為治世能臣,誰可能成為亂世梟雄。

治世有兩種解釋,一種為偏正短語「和平昌盛之世」,一種為動賓短語「管理國家,處理國務」;亂世也有兩種解釋,一種為偏正短語,與治世的第一種解釋反義,第二種為使動或動賓用法。

在很多時候,顯然治世和亂世的第一種解釋更說得通,比如諸葛亮說自己「苟全性命於亂世」, 《顏氏家訓.慕賢》也有「生於亂世,長於戎馬」之說。咱們今天的話題中的治世和亂世,也以第一種解釋為準。喬玄說曹操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似乎也是說曹操只有在亂世才有發展空間,要是生在太平盛世,他可能就是一個奸臣了。

不管曹操是奸雄還是奸賊,是梟雄還是英雄,他都沒有篡漢,所以說他是「漢賊」並不準確,他似乎就是一個霍光一樣的權臣。

青梅煮酒的時候,曹操剛擒斬呂布、陳宮、高順,收服張遼、臧霸、侯成、魏續,正志得意滿,也似乎是拿劉備真當了好兄弟(曹操比劉備大六歲),所以對這八個候選英雄不屑一顧。

事實證明,劉備也沒把這八個「准英雄」當真英雄,所以主動請纓去打「歸帝號於袁紹」的袁術袁公路:「術若投紹,必從徐州過,備請一軍就半路截擊,術可擒矣。」

真英雄當然可擒准英雄,看來曹操那句話一點都沒說錯:「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袁術確實是死於劉備之手,所以劉備向袁紹求援的時候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紹向與我未通往來,今又新破其弟,安肯相助?」

袁紹在出兵前也有過思想鬥爭:「玄德攻滅吾弟,本不當相助;但重以鄭尚書(鄭玄)之命,不得不往救之。」

從援助劉備這件事來看,袁紹也並不是一個格局太小的人,有時候還是能分得清輕重的。之所以說是「有時候」,是因為在劉備第二次向他求救的時候,他就犯了糊塗——小兒子生病了,愛子心切的袁紹心煩意亂,認為自己沒有精力指揮大兵團作戰,只是給劉備捎了句話:如果你被老曹打得無路可走,可以來投奔我。

劉備沒等到袁紹的援兵,徐州全線失守,關羽被擒張飛失蹤,只好去投奔袁紹,袁紹離開鄴城(當時還是袁紹的「首府」)二百里出迎,這顯然是在效仿戰國君王千金買馬骨的故事。

袁紹有時候做事不太靠譜,但他卻是當年曹操最大的對手,無論是地盤還是兵力,都遠在曹操之上,唯一欠缺的是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很多事情都名不正言不順,不能像曹操那樣又當又立。

如果袁紹與曹操不生在同一時代,是完全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董卓的:當年董卓廢劉辯而立劉協,滿朝文武噤若寒蟬,只有袁紹敢橫刀硬懟。

袁紹是想當皇帝的,他弟弟袁術也想當,但是袁術的水平顯然不如袁紹,所以要是在那八個「准英雄」中選一個人來接董卓的班,顯然第一順位上的就是袁紹——討董聯軍的盟主就是袁紹,曹操是他以盟主名義加封的「行奮武將軍」,當時劉協還在董卓手裡,曹操想新官職,是得不到朝廷認可的。

袁紹是不折不扣的亂世梟雄,而袁術只能算二流梟雄。這哥倆在治世都當不了能臣,也不過就是個仗著四世三公餘蔭的二世祖而已,要是做點壟斷生意,倒是可能發大財——袁紹和袁術為什麼做生意會發大財,我們可以套用孔融的一句話:「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袁紹袁術都只能在亂世稱梟雄,在治世絕對做不了能臣,而另外六位「准英雄」,還真有一個人表現不錯,要真是生在太平盛世,那是妥妥的能臣,他就是被曹操認為「虛名無實」的劉表劉景升。

劉表就是生錯了年代,跟曹操劉備相比不夠厚黑,其實他本人是很有能力的:「身長八尺余,姿貌溫偉。與同郡張儉等俱被訕議,號為『八顧』。」

劉備顯然是對這個「族兄」不夠了解,稱劉表為「八俊」是不準確的,《後漢書·黨錮列傳》寫得很清楚:「承望中常侍侯覽意旨,上書告儉與同鄉二十四人別相署號,共為部黨,圖危社稷。以儉及檀彬、褚鳳、張肅、薛蘭、馮禧、魏玄、徐幹為『八俊』,田林、張隱、劉表、薛郁、王訪、劉詆、宣靖、公緒恭為『八顧』,朱楷、田槃、疏耽、薛敦、宋布、唐龍、嬴咨、宣褒為『八及』,刻石立墠,共為部黨,而儉為之魁。」

宦官搞出來的黨錮名單有兩份,前一份劉表為「八及」,第二份又晉升為「八顧」,還到不了「八俊」檔次:「海內希風之流,遂共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曰三君(竇武、劉淑、陳蕃,一世之所宗,也就是當世楷模),次曰八俊(人之英也),次曰八顧(能以德行引人者也),次曰八及(能導人追宗者也),次曰八廚(能以財救人者也)。」

劉表雖然算不上人中之英,但是能以德服人、勸人學好,也算難能可貴了,他取得荊州掌控權的時候,也算是單刀赴會、白手起家:「詔書以表為荊州刺史。時江南宗賊大盛,宗黨共為賊。又袁術阻兵屯魯陽,表不能得至,乃單馬入宜城……遣人誘宗賊帥,至者十五人,皆斬之而襲取其眾,江南悉平。諸守令聞表威名,多解印綬去。表遂理兵襄陽,以觀時變。」

劉表並不喜歡打仗,但江東猛虎孫堅確實是死在劉表部將黃祖的手裡,劉表活著的時候,孫策也沒能踏進荊州一步,這是因為劉表在荊州是比較有號召力的:「北據漢川,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招誘有方,威懷兼洽,其姦猾宿賊更為效用,萬里肅清,大小咸悅而服之。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慰賑贍,皆得資全。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撰立《五經》章句,謂之後定。愛民養士,從容自保。」

劉表那一套在亂世根本行不通,但是在太平盛世,卻絕對算得上是一位「良牧」,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估計大漢天子是一定會首肯的。

袁紹可稱亂世梟雄,劉表可為治世能臣,其他五人如袁術、劉璋、張繡、張魯、韓遂,怎麼看都不像能人或好人,這些在亂世中割據一方的諸侯,即使沒有曹操和劉備,也會被其他人吞併或消滅,如果劉協有劉徹或劉秀的本事,也不會讓他們逍遙快活。

這裡唯一有一點不好評論的,就是江東小霸王孫策,這個人好像很能打,對漢室也沒有多少忠心,如果不是過早被刺客幹掉,他是不是有資格跟曹操、劉備一較高下,那還真不好說。

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對那八個「准英雄」不屑一顧,是證明曹操並不是狂妄自大,劉備在列出那八人名單的時候,也未嘗沒有吞併或取代之心:袁紹袁術被曹操劉備剷除,劉璋的地盤歸了劉備,劉表和張魯的地盤和人口被曹劉孫三家瓜分,張繡連同嬸子都被曹操笑納,韓遂的盟友馬超成了劉備的左將軍,果然是「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曹操和劉備都有「梟雄」之稱,但他們都不會像董卓一樣只知「霸道」而不懂懷柔,於是我們最後的問題就出來了:被曹操劉備用來下酒的八位「准英雄」,誰是治世之能臣,誰是亂世之梟雄,誰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董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bfc8a215fc9236fa02990fba77c9c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