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和偽滿士兵回憶蘇聯戰俘營生活:軍官妻子很熱情,女軍官更漂亮

2024-01-21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末代皇帝和偽滿士兵回憶蘇聯戰俘營生活:軍官妻子很熱情,女軍官更漂亮

末代皇帝溥儀在1959年第一批獲得特赦,但他並不是從功德林戰犯管理所走出去的:1945到1950年,他大部分時間呆在蘇聯的赤塔和伯力,後來才被轉交回到撫順戰犯管理所。

溥儀回國後剛下火車,就「哆哆嗦嗦地抓起一個蘋果,狠命地咬了一口。(本文黑體字,除特別註明外,均出自溥儀回憶錄《我的前半生》)

溥儀一落地就先啃蘋果,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蘇聯啥都吃不上呢,但是溥儀自己寫得很清楚:「我一看車旁腰插盒子槍的四個兵士,認為這可真完了。我只是不知其味地咬嚼著嘴裡的東西,費力氣地咽著,等待五花大綁。」

溥儀以為自己被要送回國,肯定是五花大綁送上刑場,經戰犯管理所首長開導,他才放心來,有時間回憶在蘇聯赤塔和伯力兩地羈留五年的生活。

這裡要順便提一句:如果溥儀的「列祖列宗」爭氣一點,他在赤塔和伯力都不算出國:赤塔原屬元朝嶺北行省,1689年(清聖祖康熙二十八年)《尼布楚條約》簽訂後屬俄;伯利於1860年(清文宗咸豐十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屬俄,並更名哈巴羅夫斯克。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關押在蘇聯的戰犯和戰俘不少,從末代皇帝溥儀到偽滿普通機槍兵,數量多得無法統計,咱們今天就通過「皇帝」和士兵的見聞,來了解一下當時蘇軍戰俘(犯)營(收容所)的生活。給咱們講親身經歷的,除了末代皇帝溥儀,還有偽滿陸軍第二十五團二營重機槍連士兵徐維志(跟《地下交通站》里的黃金標性質差不多,黃金標是「警備隊」,徐維志是「陸軍」,但服裝是一樣的)。

記得有一個笑話,說最愚蠢也最倒霉的選擇,是1945年8月叛國當漢奸。徐維志當時沒有選擇,他的倒霉日子是從1945年1月開始的:濱江省五常縣(今黑龍江省五常市)安家村許窩堡小學教員徐維志於1月份收到徵兵體檢合格通知,3月1日被拉到兵營,經過短暫訓練後在8月向北開拔準備與蘇軍作戰,還沒趕到前線,就聽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鬼子投降,大家笑逐顏開,以為這下子可以放下武器,馬上回家了。誰知道團長連夜秘密召集連以上的軍官開會,決定率部南下投奔老蔣。

團長想去老蔣那裡謀個一官半職,下級軍官和士兵堅決反對並起了內訌,結果在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蘇軍已經開到軍營之外,全團一千二百多名官兵只好繳械投降成了蘇軍戰俘。

很多人都以為成了蘇軍戰俘,就會被送到西伯利亞去挖土豆,順便挖個坑把自己埋了。這種事情確實有,但挖土豆是德軍和日軍戰俘的「專屬工作」,還輪不到中國人去干——蘇軍也「優待俘虜」,但對德軍日軍除外。

高到溥儀,低到徐維志,都受到了蘇軍的優待,端著架子的溥儀還有心情在自己的小院子裡澆菜消遣(他生活有人伺候,澆菜純屬消遣),吃飽喝足的徐維志海有心情感受蘇聯軍官妻子的熱情、欣賞蘇聯女軍官的美貌。

溥儀剛到赤塔的時候,喝的是高級礦泉水(作為末代皇帝,溥儀此前居然沒喝過,也不認識,後來那種礦泉水成了他最喜歡的東西),每天三頓豐盛的俄餐,在午飯和晚飯之間還有一次俄式午茶。

溥儀在收容所(療養院)有美貌的服務員照顧著,還有醫生護士經常檢查身體。娛樂方面有廣播收音機、書報刊物、各種文娛器材,還經常有人陪著散步。

樂不思蜀的溥儀居然有了幻想:「蘇聯和英美是盟邦,我也許還可以從這裡遷到英美去做寓公。我還帶著大批的珠寶首飾,夠我後半生用的。」

溥儀多次申請留在蘇聯,收容所不厭其煩,就把他送到了伯力。到了伯力,溥儀還有點不適應:「收容所里沒有蘇聯姑娘做服務員,就由家裡人給我疊被,收拾屋子,端飯,洗衣服。」

蘇軍也是不搜俘虜腰包的(再次強調,對日軍德軍例外),所以溥儀隨身攜帶了大量珠寶,除了「捐獻」出一部分,大部分後被他糟蹋和丟掉了:「我不但扔了一些首飾,還在爐子裡燒了一批珍珠。在臨離開蘇聯之前,我叫我的傭人李燾把最後剩下的一些,扔到房頂上的煙囪里。」

蘇軍沒有搜繳溥儀隨身攜帶的大量珠寶,也沒有搜士兵徐維志的腰包,徐維志在《我在蘇聯紅軍戰俘營里》(發表於政協收錄各種回憶錄的《縱橫》雜誌2004年第四期)中回憶:「蘇軍不搜腰包,不動戰俘的任何錢物,不設刑訊室、禁閉室,也不架設探照燈,更沒有兇惡的軍犬,也絕不服苦役。若說蘇軍安排勞動,只有一項,那就是去給蘇軍軍官家屬鋸木頭、劈柴,可大家都十分高興去干這類活。」

溥儀有蘇聯姑娘照顧生活,徐維志那樣的戰俘士兵,就只能用勞動換美食了——這裡順便說一句,徐維志在戰俘營吃的,比給溥儀當兵時吃得好。

在戰俘營里,徐維志等普通士兵一開始每日兩餐,主食是高粱米和小米,副食為飩蕨菜乾、窩瓜乾和干白菜,後來待遇就提高了,在1946年3月初,戰俘營里開始發放牛肉、牛頭、大白菜和大米,戰俘們分成小單位自己搞伙食:「那時,像是整天裡都在做飯、吃飯,有時,夜裡樓內樓外,仍是閃閃火光,吱吱啦啦。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這種改善,簡直像吃上了御宴一般,個個都吃得津津有味。」

有些時候有些人還真是不能吃得太飽、穿得太暖,這些當了俘虜的偽滿士兵,吃飽穿暖後又開始回憶起他們欺壓百姓時的「快活」, 這個說自己薅過老百姓的駱駝毛,那個說自己吃人家瓜果從來不給錢,還有的說自己騎農民的毛驢嫌走的慢,拔下軍刺扎毛驢屁股。

壞事說完了,他們又開始大講自己去給蘇軍軍官家幹活的場景:軍官妻子知道幹活的不是日本人,總是表現得很熱情,每次都會端出滿滿一大盤切好的麵包,還有些熟牛肉,示意叫他們放下手裡的活兒吃東西,「就這樣,可仍有戰俘耍滑頭。」

戰俘們跟鬼子都學壞了,他們吃飽了麵包牛肉仍然不認真幹活,「兩隻賊眼溜溜轉」,盯著軍官妻子不錯眼珠,鋸木頭的時候鋸齒朝上鋸背朝下,嘴裡也不老實,而軍官家屬聽不懂他們說的是什麼,依然很熱情,弄得沒去的戰俘既羨慕又氣憤:「她用好食兒喂你,你還這麼耍奸滑,真混蛋!」

戰俘們的「混蛋」還不止看著軍官妻子想入非非,連女軍官也不放過,徐維志也曾驚艷:「突然聽到踏踏踏一陣清脆的馬蹄聲,我抬頭望去,只見兩名年輕的蘇聯女軍官,各騎一匹高大漂亮的軍馬,在院內巡視,我抬頭望了望這二位女軍官,肩上分別戴著校官和尉官的軍銜,各個微笑著俯首看我們,對我們夜不歸宿,並沒加以干涉和催我們回去就寢。

徐維志眼睛都直了,直到兩位女軍官策馬而去,他好半天才緩過神來,迷迷糊糊上床做夢去了,至於他在夢中會看到什麼,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徐維志最後總結:「我已是80歲的年邁人了,當我在影視里看到「二戰」時的德寇戰俘營中的無數戰俘在皮鞭下服苦役,慘遭酷刑與殺害,成千上萬的戰俘被毒死,與蘇軍對待戰俘的人道主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與鮮明對比。」

溥儀和徐維志確實值得慶幸,如果他們是德軍和日軍,有沒有機會寫回憶錄,那可就難說了。

出於凈化文章考慮,讀者諸君請恕我不能把徐維志的回憶原文全部複述,但是大家可以想像到一群獐頭鼠目的偽滿士兵吃飽喝足後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而且大家肯定還知道其他戰俘在被關押期間還發生了哪些不可言說的事情:在您看來,有些俘虜是不是不應該受到優待?如果徐維志和溥儀「享受」被俘日軍的「待遇」,結果又會如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de4e3168b63d498eafd5425ca1c1b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