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外的靈邱縣,改名為靈丘縣是有歷史依據的

2019-09-27   龍山大先生

靈丘.趙武靈王雕像

雁門關外大同地區的靈丘縣以前叫靈邱縣,為什麼要改名為現今的靈丘呢?將靈邱的「邱」字去掉邑(阝)旁,換成丘字。但至今在報刊上或在通常行文中,仍經常將靈丘的「丘」字寫成「邱」字,不統一。為何要將「邱」字第一里是致自我去掉邑(阝)旁,換成「丘」字呢?

靈丘.空中草原

《辭源》解釋:邱同丘。《辭海》也日:邱是丘的異體字,可見丘字不能算簡化字。兩個字可以通用,但在清朝讀音就不同,邱,讀作「期」。《辭源》一條解釋丘是墓。據史書記載,靈丘是趙武靈王死後葬身之地(是否趙武靈王死後真正葬於靈丘,此文不作探討。根據195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漢朝司馬遷寫得《史記.趙世家》一文,有八處出現「靈丘」二字,但丘字都不加邑(阝)旁。

靈丘.覺山寺

如第1815頁記載,南朝劉宋裴《集解》中應劭(東漢人)日:「武靈王葬代郡靈丘縣。」同頁唐朝張守節《正義》中引《括地誌》云:「『趙武靈王墓在蔚州靈丘縣東三十里』應(指應劭)說是也。 ,第1826頁《史記》載:「趙以靈丘封楚相春申君(即黃歇)。」第1827頁記載,唐朝張守節《正義》中引《括地誌》云:「靈丘,蔚州理縣也。」看來,靈丘的「丘」字是沒有邑(阝)旁的。

靈丘.平型關

為什麼後來靈丘的丘字加上邑( 阝)旁呢?查《辭源》對邱字解釋:「孔子名丘,清雍正三年(1725年)上諭除「四書」、「五經」外,凡遇『丘』字,並加『乃』旁為邱。地名亦作邱。」查《辭源》對丘字解釋:「清避孔丘諱,將丘寫為『阝』,或加『(邑)旁為『邱』。」這說明自雍正三年後,因避諱孔丘的丘字,凡姓丘者,一律加『書」旁。地名亦作邱。所以將靈丘的「丘」字自然加上「」旁,寫成「邱」了。


靈丘.太白巍山

那麼《辭源》的解釋丘字又根據什麼?據清葉名澧(字潤臣)《橋西雜記.避孔子諱》條日:雍正三年春上諭,孔子聖諱應迴避,令九卿會議。九卿議以凡系姓氏,俱加「阝」為「邱」字,凡系地名,皆更易他名:書寫常用,則從古體「丠」(音丘)字。議上。上諭。聯細思今文出於古文,若改用「業」字,是未曾迴避也。此字本有期音,查《毛詩》古文作期音甚多,此後除「四書」「五經」外,凡遇此字,並加「阝」為「邱」,地名亦不改易,但加「阝」旁讀作期音,庶乎允協,足副尊崇先師至聖之意。可見靈丘縣委、縣政府,將靈邱的「邱」改為「丘」,是有歷史依據的。

靈丘.趙武靈王墓

張夢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