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后
在北魏歷史上, 一位恆山籍保姆竟然能被太武帝拓跋燾尊奉為太后,皇太后,在北魏歷史上是第一人,而在我國歷史上也是絕少有的。這是怎麼回事呢?欲說此事還的從公元416年說起,春三月,恆山人霍季,自言得到天子之物,手持黑石以為天賜玉印,誑惑聚黨,入龍山為盜匪,後來被州郡捕殺,但此事並未完了。第二年,也就是泰常二年(公元417年)秋七月,司馬順又入龍山,並自稱受天帝命,二十五歲是為真龍天子,並大肆宣揚,妖言惑眾,附近百姓都信以為真,投靠者甚多。
北嶽恆山
後來,有趙郡俠盜趙德將司馬順擒拿,並執送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後,司馬順被斬殺。餘黨聞知頭領被殺,樹倒猢猻散,有的被官府緝殺,有的投靠官府,有的隱姓埋名,有的遠走他鄉。竇太后的老公也是司馬順餘黨之一,而恰好又是骨幹分子,是屬於被官府緝殺的哪一類型。竇保姆夫家做事被誅,而竇保姆與自己的兩個女兒一起擄入宮中的。在宮中3-4年的時間裡,明元皇帝拓跋嗣發現了竇太后性格恬靜,樸素寡慾,穩重老練,且有城府。人緣極好,一生之中,好揚人之長,善避人之短。由於竇氏操行高尚,頗懂禮儀,又會辦事。所以,儘管她因夫家坐事」被誅,與兩個女兒俱入宮為奴,但還是被太宗皇帝(明元帝)相中,被選定為太子(後來的太武皇帝)的保姆。
北嶽恆山.龍山
在北魏宮中有一個比較殘酷規定,兒子如果被立為太子,那太子的親生母親就地被賜死,目的是怕外戚專權。太武帝的親生母親為「明元密皇后杜氏魏郡鄴人,陽平王超之妹。初以良家子(女)選入太子宮,有寵,生世祖拓跋燾。泰常五年(420年)薨,諡曰密貴嬪,葬於雲中金陵」。《魏書·世祖紀第四上》載:「世祖太武皇帝諱燾,太宗明元皇帝之長子也,母曰杜貴嬪。天賜五年(408年),生於東宮,體貌異太祖(道武帝,北魏之開國皇帝)奇而悅之曰:成吾業者,必此子也」。爺爺對其孫子充滿信心,寄予厚望。換句話說:太武帝在12歲時,親生母親就已去世,他很小就失去了母愛。繼而撫養培育他的正是竇氏。
北嶽恆山.龍山
竇太后聰明賢惠,顧大體,識大局,善於理內治外,在皇宮中頗有美譽。另外竇太后不僅是一位賢惠的保姆,而且頗具政治和軍事才能。太延五年(439年)8月,太武帝親率北魏大軍西征北涼。留宜都王穆壽等大臣輔佐恭宗(皇太子)據守平城。穆壽雖頓首受詔,領奉旨,但他素信卦卜占言,高枕無憂,自認為蠕蠕人不會侵擾平城,竟不在意設防。沒想到蠕蠕族首領吳提突然率領大軍殺入善無一帶(今朔州市右玉縣),距離平城不足百里。平城上下頃刻震動驚駭。穆壽頓時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應對,欲築平城西郭城,讓太子恭宗率領京城之文武大臣速離平城,到南山躲避,最後之結果,只能棄城而逃,北魏政權危在旦夕。
拓跋燾
而竇保姆聽說後果斷下令制止。她讓恭宗急速下令調遣司空長孫道生等大臣將領率大軍突然出擊吳提,結果大獲而勝,平城才轉危為安,保住了北魏江山。竇保姆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才女!正是竇保姆的言傳身教,太武帝才能成為北魏歷史上政績最顯赫之皇帝,竇保姆對太武帝的良好啟蒙教育至關重要。竇保姆精心培育了太武帝,又在危急中保住了北魏政權,其功勞莫大!後來,太武帝拓跋燾為了感激竇太后,又為了酬謝竇太后的哺育之恩,尊為皇太后,並封竇太后的弟弟竇漏頭為遼東王。竇太后從一個反抗分子的家眷到慈儀天下的太后,不能不說是一個千古美談。
北魏都城.大同
張夢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