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成都 這個團隊何以操盤全球30餘個頂級賽事IP?

2024-06-26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在成都的一棟寫字樓里,90後創業者藺宗遠戴著一副眼鏡,斯斯文文。他帶著一幫00後,正在低調地做一件大事——拿下了一大批全球頂級賽事的中國社交帳號的獨家運營權。

英超聯賽、F1世界錦標賽、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高爾夫美巡賽、世界斯諾克巡迴賽……近30餘個世界級體育IP的中國社交帳號,背後的運營者是一群成都的年輕人,他們充當著一大批全球頂級賽事連接中國市場的紐帶。

藺宗遠

「我是一名資深的體育迷。體育之外,我從未想過要去做其他工作。」近日,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藺宗遠告訴記者,他高考填志願時,填報的是體育學院。最後被成都體育學院錄取。從此,他就與成都這座城市、體育這個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近30個全球頂級賽事IP

背後是成都的「體育迷」在運營

細心的網友可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英超聯賽、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世界斯諾克巡迴賽、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尤文圖斯足球俱樂部、利物浦足球俱樂部……這些百萬級社交媒體帳號的背後,IP屬地是在四川。

「目前我們已經代理了近30個國際頂尖IP,運營了70多個體育帳號。」藺宗遠告訴記者,除了全球最大的足球聯賽、世界頂級足球俱樂部、NBA籃球隊、世界馬拉松、澳網、溫網等大眾熟知的IP,也有相對小眾的項目,如高爾夫、斯諾克等國際賽事,還有如傳奇球星魯尼等球星個人帳號。

尤文圖斯足球俱樂部出現在雙子塔

以英超聯賽為例,英超聯賽的官方微博、抖音、頭條、微信、視頻號、嗶哩嗶哩……這些內容的製作和運營都由藺宗遠團隊「操刀」負責。以此為基礎,他們將業務範圍擴大,還負責英超在中國的總體媒體運營和市場推廣。

「我們的客戶幾乎都在歐洲,是國際頂級賽事和俱樂部,我們為它們在中國的官方內容運營服務。」藺宗遠表示,這些官方的第一手信息,都出自成都團隊「手筆」,在成都製作並發布出去。

團隊95%以上是體育迷

同時,團隊都很年輕,大部分是00後,95%以上都是資深體育迷。「大家都是真心熱愛體育的年輕人。熱愛產生內驅力,才能提供更好的創意,創造更好的內容。」

從實習生到總經理

東北大小伙酷愛體育 「把愛好變成了事業」

一路走來,藺宗遠的職業生涯就做了一件事:搞體育。

這名東北大小伙,在成都體育學院畢業後,便去了英國一所體育綜合性大學留學,還沒畢業,他就背著包到倫敦一家小公司當實習生,在倫敦工作不到一年,就被公司派回國內,先到北京,再來成都……現在擔任中國區域的總經理。從實習生到中國區總經理,他的事業算是順風順水。

「我的履歷很簡單,從實習生做起,就守著這一家公司。」藺宗遠說,他是一個實在的人,不會畫大餅,只會踏踏實實埋頭做事,因為他覺得自己在做熱愛的工作。團隊里沒有誰是資深的企業管理人才,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何其有幸,他把愛好變成了事業。「你知道體育對於體育迷來說意味著什麼嗎?」談到自己對於體育的熱愛,藺宗遠的話匣子一下子又打開了。

他認為,對於非體育迷來說,體育是一個娛樂點綴。但對深度體育迷來說,體育不光是生活的一部分,還是生活的一種密切反饋。「我們會因為跟我們毫不相關、千里之外的賽事產生巨大的心理波動,我喜歡的球隊贏球了,我會開心一個禮拜,看誰都高興,心情就是好。要是球隊輸球了,我會難過一個禮拜,看什麼都不順眼……」談到體育,他的眼裡似乎放著光,說話滔滔不絕。

藺宗遠是一名90後

生意越做越紅火

成都團隊持續擴大 6年換了5次辦公樓

藺宗遠認為,他從事的是一個比較辛苦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因為要在社交媒體上產出大量的內容,國外的賽事密集時,需要調時差,半夜都要加班。2023年,他們在70個帳號上發布了7萬多條內容,這些不僅需要大量的創意,也需要人力成本的支撐。

隨著業務不斷擴展,他們團隊規模也在持續擴大。「我們馬上就要搬家了,距離這裡不遠,面積是原來的2倍。」藺宗遠指著滿滿當當的辦公區向記者介紹,來成都6年,他們已搬了5次辦公樓,原因都是「坐不下了」。現在的辦公室有400平方米,員工已經超過70人,工位上坐不下的員工被「擠」去了會議室。馬上要搬的新辦公室有800平方米。

「我們算是國內最早一批運營國際頂尖體育賽事的企業。」藺宗遠告訴記者,2016年,他們瞄準了社交媒體在國內興起的商機,將商業切口放窄,精準抓住賽事細分領域,在北京成立公司,搶得了市場先機。

2018年,他們在成都開設分公司,如今,事業的重心已經轉移到成都。「新員工入職的時候,我會給他們兩個選擇,可以去北京,也可以來成都,大部分人會選擇成都。」藺宗遠說,雖然北京是首發市場,但在當下,成都公司的投入和產出都遠高於北京公司。

「花一樣的錢,我們的員工能在成都享受到更高的生活質量。」說到為何選擇成都,藺宗遠給出的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個創意文化類服務產業,需要從業者進行持續地創意輸出。一方面,成都是一個充滿創意活力的城市,音樂、電影、動畫等各種文化產業的發展都不錯;另一方面,相比北上廣,成都的生活成本更低,能讓從業者不「疲於奔命」,為創意留下舒適空間。

如今,他們的生意算是走上了上升的正軌。「前幾年的疫情幾乎對我們沒造成什麼影響,我們扛住了經濟上的壓力,業務量不斷擴大,根本忙不過來。」藺宗遠說,目前他們還沒有騰出手來吸引投資,「花的都是公司自己賺的錢。」

談及如今的成績,他覺得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一方面,他們抓住了國內社交媒體興起的風潮,沉下心來一直聚焦於國際頂尖賽事的社交媒體運營這條細分賽道;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老百姓對體育的熱情不斷提升,體育產業不斷發展,對國際賽事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54717163dce78b7ea4f61bd0cee8c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