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岐黃之術 她妙手輕舞銀針 守護百姓健康

2024-06-25     封面新聞

左手執酒精燈,右手執針灸針,針灸針在燈芯和病人的臉部間快速地來回規律移動,手法精、准,針如飛舞,輕盈、縹緲。

「針灸針離火後1/10秒左右入穴,當病人剛剛有灼熱感時針出。所以實施火針需要眼疾手快,但針快並不是一通亂扎,飛針在『攢竹、陽白、四白、迎香、地倉、頰車、顴髎、承漿』等穴位之間遊走……」6月18日,在廣元市中醫醫院門診五樓的中醫藥特色診療中心(原針灸門診),主治醫師張蕊新一邊用「火針透刺療法」為面癱病人龔先生治療,一邊介紹。「火針治療有點疼,但是效果非常好,我面癱好幾年了,僅僅治療一個多月時間,口齒不清、面部痙攣等症狀基本消失,現在可以做各種表情,如皺眉頭、活動鼻翼、吹口哨等。」龔先生說。

火舞銀針治療頑固性面癱

火舞銀針 解頑固性面癱癥結

張蕊新,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湖南中醫藥大學,主攻神經內科,在臨床工作中,她發現針灸的獨特魅力——一根小小的銀針,竟能治癒大病,這讓她對針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拜名師、勤練習,她先後師從廣元名醫張雄、何剛和宋維健等專家教授,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進步。「我發現在針灸時有種靈動的感覺,手可以快速地飛針,並在快速施針時精準定位,精準把握針入肌肉的深淺。」張蕊新說。

在門診工作中,張蕊新接觸到許多頑固性面癱病人,為幫助他們擺脫疾病的苦惱,她查閱大量文獻資料,並進行分析總結,「燔針劫刺」(火針療法)可在瞬間給面部經絡注入承受的最大效力的熱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受損神經、血管及組織起到修復作用,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進而使癱瘓的面部肌肉功能得到恢復。

「火針通過熱和針刺的雙重作用,促進穴位和經絡的暢通,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張蕊新被火針這個古老的針法深深吸引,並被其對於治療頑疾的顯著療效所折服。她收集了大量記錄火針的資料,並自學董氏針灸和賀氏火針。

「顧名思義,火針療法需要把火針(特殊針具)在明火上燒紅,然後快速扎入相應穴位,並迅速取出,利用其溫熱和機械刺激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緩解肌肉緊張和消炎等作用。」張蕊新介紹。

一邊治療一邊為學生講解火針臨床技術

2021年,張蕊新申報了「火針配合透刺法對治療頑固性面癱的臨床研究」市級科研項目,2年時間,對40例頑固性面癱病人進行火針配合透刺法治療和常規針刺法治療比較性研究,發現火針配合透刺法對治療頑固性面癱療效顯著。

小小針尖 承載著生命的希望

「感謝張醫生,圓了我當媽媽的夢。」5月6日,34歲的向女士為張蕊新送來錦旗表達謝意。

患者為張蕊新送來錦旗表達謝意

2013年,結婚半年的向女士檢查發現雙側輸卵管阻塞,於2014年4月至2021年多次行試管均移植失敗。2022年7月,向女士來到市中醫醫院行針刺輔助治療。

「當時,醫院和科室並未開展系統的輔助生殖針刺治療,了解向女士的不孕不育基本情況後,發現可以通過針灸治療加以改善,於是為其針對性地制定了針刺等中醫治療具體方案。」張蕊新運用針刺及艾灸配合治療調理,4個月後,向女士各項指標均有好轉。

於是,張蕊新鼓勵向女士再行試管移植術。2022年12月,向女士取卵養囊成功養成一優質囊胚(5AA),並於2023年5月移植成功受孕,2024年1月,向女士順利生產一男嬰。

「看到向女士一家從愁眉苦臉到眉開眼笑,心裡替他們高興。我的快樂就是基於病人快樂起來。」為了幫助更多像向女士這樣的病人,提高針灸的臨床醫療技術,2023年11月,張蕊新前往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進行專業培訓,跟隨著名針灸專家房繄恭老師學習調經助孕十三針和盆底六針等針灸技術,期間,參加了焦順發老師的頭針培訓班。

直到送錦旗這天,向女士才見到學成歸來的張蕊新。

張蕊新進修回院後,在繼續開展火針治療的同時,與婦產科聯合,接診類似病患10餘人,僅僅開展1個多月的治療,已有2人自然懷孕成功。

「張醫生,我懷孕了,我要退費......」5月13日,26歲的李女士在廣元市中醫醫藥特色理療中心接受張蕊新「調經促孕十三針」治療10餘次後,成功自然懷孕,而預繳的治療費還沒有用完。

「調經促孕十三針的作用還有很多,其概括總結為『調經、助孕、安胎、抗衰』,對女性幫助很大。」張蕊新表示,小小針尖承載著生命的希望與未來,今後會將工作重心放在「多囊卵巢綜合徵、卵巢功能減退及早衰、不孕不育等婦科疾病的針灸治療及疑難雜病上」,改善女性朋友身心健康。(牟亞蘭)

推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b1c0c657f22d20542b3ef8fa16607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