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群起,人性疑,這部「東方古典懸疑」驚了誰?

2023-10-14     影視前哨

原標題:鴉群起,人性疑,這部「東方古典懸疑」驚了誰?

導讀:「古典懸疑」上的全方位探索和多元融合,讓《繁城》好看又讓人沉思。

文|黎河

廣闊但黑暗壓抑的田野里,稻草人赫然立於其中,一群烏鴉受驚亂飛。隨著利劍挑開蓋在稻草人身上的帽子,一張真實的人臉赫然出現。開場即高能,不到五分鐘,觀眾便被拉入一個離奇、緊張又惴惴不安的懸疑世界中。

10月13日起,由騰訊視頻出品,萬年影業監製,三川傳媒承製,王錚編劇執導,白宇帆、寧理、向涵之、劉怡潼領銜主演,張昊唯、曾黎、曹征、王策、張晞臨特別出演的古裝社會派推理劇《繁城之下》開播。作為騰訊視頻推出X劇場第一季後的第三部精品短劇,這部劇和劇場前作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貌。在「無限可能、未知探索和先鋒表達」的劇場底色之上,該劇把古典的江南市井眾生相與懸疑進行融合,帶觀眾開始一場人性考驗。接下來,是否有高能不斷的劇情、草蛇灰線的伏筆、飽滿立體的人物塑造以及頗具啟發的思考?答案正在慢慢揭曉。

懸疑:命運中的「懸疑感」,

讓人興奮,也讓人沉思

江南縣城中接連發生兇案,每個死者身份各異,看似沒有關聯,但都會埋下新的線索。

敘事伏筆的層疊出現,讓這部劇像一場具體的解謎遊戲。每個看似不相關的線索和事件都暗示著更深層的秘密,一場更大的陰謀可能正在醞釀。這種伏筆的重要性在於,它不僅增加了觀眾的好奇心,還增強了觀看的樂趣。觀眾無法預測劇情的發展,每個瞬間都有可能出現戲劇性的高潮和劇情反轉。觀眾將與主角一同解開這些謎題,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使人渴望揭開覆蓋在整座小城上的神秘面紗。

人物的命運弧光,輕輕鬆鬆就讓觀眾在解謎遊戲中帶入自己。曲三更從一個天真單純堅持非黑即白的小捕快逐漸成長,而這個成長過程在面對師父冷捕頭的突然離世後更顯迫切。這個普普通通的小捕快必須成熟起來承擔更多的責任,這一人生拐點的描寫增添了劇的情感深度。

與之相對,典史宋辰的神秘過往、內在矛盾,以及他對代表正義的曲三更的默默支援,使觀眾更容易與他產生共鳴。兩位主角的情感關聯,幫助觀眾更深刻地對這兩位角色的困境、動機和希望感同身受。文藝創作的追求即希望觀眾在作品角色中找到自己,《繁城之下》做到了這一點。

角色,即我們;我們,即角色——這種宿命感是懸疑敘事的成功關鍵之一。觀眾被引導去探索角色的選擇和人性轉變,就像是在一場更大的遊戲中不斷解開新的謎團。這引發了深刻的思考,關於人生是否都是偶然,或是一種道德博弈下的必然?引導觀眾去探索那些隱藏在喧囂之下的糾葛。這種體驗讓觀眾陷入了命運的迷宮,不斷尋找出口:我應該怎麼選擇?境地前後兩難我有別的辦法嗎?作為小人物,命運走向成謎,每一次掙扎都是人性的拷問。

以上種種由人物關係自然產生的懸念感,是該劇顯著的懸疑手法,也是觀眾投入劇情的紐帶。

因此,這部劇成功地將小人物的命運與懸疑敘事相結合,讓觀眾沉浸在一個充滿謎團和思考的世界中,不僅令人興奮,也令人深思。這正是懸疑敘事的魅力所在,它不僅讓我們陷入故事中,還讓我們思考生活中那些未解之謎,讓我們不斷尋找答案,就像主角一樣,不斷解開命運的秘密。

寫實又寫意,立體描繪市井群像:

考究的「市井氣」,生活真實之外有審美價值

主創團隊在籌備期間充分了解了明代的社會背景、文化特點和經濟思想,為故事情節提供了堅實基礎。社會的複雜性,市井百姓的生活方式以及文人的風雅景象,都被有力地呈現在劇中,觀劇仿佛穿越回明代江南縣城。

「既寫實又特別」的創作追求,讓《繁城之下》的置景造型,即使並無廟堂之高的華麗,也依然經得起考究。劇中的裝造陳設低調而精細,增加了角色的立體感:捕快和捕頭的制服在面料和配飾上融入了水墨質感,同時細緻兼顧到不同等級之間的區別;主角之一宋辰相關的陳設紋樣還結合了人物過往的經歷。

劇集寫實展現了江南市井的人文民俗特質。《繁城之下》通過對攤販、店鋪老闆、普通百姓以及文人雅士活動的場所等生活方式的描繪,成功地營造出明代江南市井的真實氛圍,反映出《繁城》獨特的審美品味。劇中一些民間儀式的呈現,豐富了故事,比如著墨書寫了「討要五斗米」等情節。一些語言習慣的巧妙運用,也為角色賦予了地域感和背景深度。

古典的寫意讓每一幀畫面都值得享受。《繁城之下》的美學可總結為「將寫實與寫意相結合」,旨在創造既真實又具有繪畫感的「市井美學」,為觀眾呈現出具有創作深度的世界。

整體的冷色調突出了情節的不確定性和神秘感;故事推進有時候具有有水墨畫般的寫意方式,傳達了故事情感和情緒。

《繁城之下》通過精心設計的場景、道具細節、影像處理,成功地打造出了既寫實又寫意的江南小城社會生活風貌,觀眾可以在視聽享受之間,感受到劇集所傳達的人情世故、理解複雜的人性,受到古典市井劇情的魅力,讓觀眾對這個「繁城世界」產生更深層次的興趣和理解。這正是影視劇創作的高度藝術性所在。

古典:多元素融合的

「古典懸疑」敘事空間

通過以上豐富的古典元素組合,觀眾能夠全面感受《繁城之下》的整體風格:既有扣人心弦的懸疑情節,又賦予了懸疑劇「東方古典」的審美價值。

《繁城之下》獨特的「東方古典懸疑」風,還做了哪些探索?典籍引入、美學試驗、傳統理念傳承是重要切入點。

一方面,典籍作為劇情的重要線索,為古典懸疑元素的引入提供了重要支撐。主角不再是單純的捕快,而是需要各種「說文解字」才能找到破案密碼,這種求解懸疑案件的方式同樣把觀眾置於古籍的智慧當中。

另一方面,美學試驗讓「東方古典懸疑」全面激發觀眾感官。除了前文提到「寫實與寫意」的結合,劇中無論是色彩,還是道德架構,都始終沒有脫離中式美學的範疇,為故事渲染出迷離又深沉的美感氛圍,在重重迷霧中充滿未知的窺探。

而明代主流的儒家思想成為角色言行的主要驅動。詭異感是表層、短暫的,「東方古典懸疑」的觀劇體驗,則增加了厚度和壓迫感。《繁城之下》並非止步於趣味性和敘事節奏,而是在每一樁案件背後具有古典範的道德倫理考究,人物抉擇背後的人性底色更值得深思。不管是灰色地帶的困惑與諷刺,還是案件背後的荒誕與悲涼,都呈現出中式的人性刻畫。

當曲三更回憶起師父對他說,「良心這種東西,賣是賣不了幾個錢的,但是想要留啊,就要付出很多」,隨著探尋真相的進程,他的內心也在一步步地覺醒,師徒情誼不僅是一種師父傳授技藝的關係,更應該是正道初心和處世觀念的傳承。主角所面對的抉擇常常考驗著他的忠誠、正義感和智慧。觀眾可以感受到主角曲三更身上純粹的傳統思想——守護正義。這一精神內核使整個「中式懸疑」的敘事更加豐滿。

騰訊視頻X劇場中的X代表著無限可能、未知探索和先鋒表達,其主旨就在於最大化開發可利用的優質資源,在內容題材和創作形式上均不設限。第一季的X劇場囊括生活懸疑、年代傳奇、古裝探案等多種題材,一劇一格。正因如此,《繁城之下》在「東方古典懸疑」上的全方位探索和多元融合,為中國古裝探案劇創新帶來了更多可能。典籍的引入、獨特的美學表現和深刻的中式人性刻畫,打造了一個典型樣本:既富有人文藝術的深度、注入了古典韻味,又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充滿人性思辨和市井人情世故體驗的懸疑之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38f1f4afd31c21c4c7195bafa129d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