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一個很奇怪的人,說他有雙重人格也不奇怪:他寫反詩「敢笑黃巢不丈夫」,意思是要比差點殺光李唐皇室的黃巢要做得更徹底,那就是要把趙佶的親戚都殺光,但是坐上梁山頭把交椅後,又卑躬屈膝四處磕頭送禮求招安;宋江納閻婆惜為外室,新鮮了幾天就棄如敝履,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後,又仰望扈三娘產生了興趣——宋江只有六尺高,扈三娘綽號一丈青,身材應該矮不了,這二人肯定不般配。
宋江身上的怪異不止一處,他和六位水滸人物的關係說不清道不明,細想之下還有點毀三觀——宋江跟這六個人到底是什麼關係,據說只有看了《史記》和《漢書》才能找到答案,而這個答案,卻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首先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宋江肯定是看過《史記》和《漢書》的,就連《三國志》《晉書》《舊唐書》《新唐書》可能也看過,只有《宋史》他肯定沒看過,那是元朝丞相脫脫主編的,《宋史》修完,元朝也就滅亡了。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咱們先來看看宋江的「文化素養」:「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有養濟萬人之度量,懷掃除四海之心機。刀筆敢欺蕭相國,聲名不讓孟嘗君。」
雖然個頭不高,但宋江的相貌也真是不差:「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垂珠,明皎皎雙睛點漆。唇方口正,髭鬚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
宋江長得並不難看而且腰纏萬貫,笑納了閻婆惜之後,又買房子又買華服首飾,把閻婆惜打扮得「滿頭珠翠,遍體金玉」,連「丈母娘」也得了「若干頭面衣服」——頭面就是簪環首飾,閻老太婆戴上這些東西會是怎樣一個形象,讀者諸君細想之下可能要噴飯。
宋江肯花錢,但是花重金採購的「物品」新鮮了幾天就閒置不用,最後便宜了「同事」張文遠,而宋江戴著綠頭巾居然一點都不生氣:「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我只不上門便了。」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之後,就會發現宋江就是張文遠和閻婆惜的「介紹人」,張文遠之所以敢挖「公明哥哥」的牆角,顯然是心中有底,知道自己這位哥哥不會生氣,事實上宋江也真沒跟張文遠生氣。
宋江為什麼「撮合」外室與同事,他與這兩人到底是什麼關係一會再說,接下來咱們再看看他與小李廣花榮、黑旋風李逵和一丈青扈三娘的關係。
宋江對扈三娘有意思,梁山好漢清楚,讀者諸君也明白:好幾個兄弟被祝家莊生擒,林沖抓了祝家莊準兒媳扈三娘,完全可以走馬換將,但是宋江卻急急忙忙派四個頭領,帶著二十個老成的小嘍囉,把扈三娘送到梁山交給了宋太公。
那四個護送扈三娘上梁山的頭領是誰,施耐庵沒說,但是在戰事膠著時往梁山送「戰俘」,也不怕半路被奪了去,可見宋江之猴急。
宋江眼裡只有靚女沒有兄弟,眾好漢連抱怨都不敢,而接下來宋江的舉動,更是讓人大跌眼鏡:他沒有被扈三娘按江湖和軍隊規矩分配給林沖,卻送給了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的矮腳虎王英,於是這三人的關係,又成了一個謎團。
宋江與張文遠閻婆惜,宋江與王英扈三娘,這兩組關係已經夠亂的了,再加上小李廣花榮和黑旋風李逵,宋江的朋友圈和關係網就更成了一灘渾水和一團亂麻。
花榮是「將門之後」,「清風寨武知寨」品級雖然很低,但畢竟也是「朝廷命官(劉高承認)」、「武職官面(他自己說的)」,而宋江則是個臉不入流都算不上(不入流指的是連九品都不到的官員,皂吏和灰衣吏是不配城不入流的)的押司,而且按照常理,這輩子都不可能做官(為吏者不可參加科考,有的朝代吏的子孫也不允許),華榮對宋江的尊敬,已經超出了常理。
花榮與宋江重逢,筆者算了一下,他至少磕了六次頭,宋江「賜座」,華容也只敢「斜坐著」——一般來說,斜簽著落座,只有兩種情況:其一,下屬見高好幾級的長官;其二,奴僕妾侍見主人。
宋江不是華榮的長官,花榮也不是宋江的奴僕,而且宋江的社會地位肯定比宋江高,他們這種顛倒陰陽的尊卑,就耐人尋味了。
宋江被一壺毒酒了卻罪惡一生,花榮居然也跟著去了,花榮到黃泉路上追宋江,吳用一開始是反對的:「你今見有幼子嬌妻,使其何依?」
花榮滿不在乎:「此事不妨,自有囊篋,足以餬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
花榮和宋江只是「異姓兄弟」,而且沒有證據表明他們曾義結金蘭,即使是桃園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也沒有在兄弟遇害後自縊或飲鴆、橫刀,花榮和宋江的關係,莫非比劉關張還鐵?
宋江和華容什麼時候開始認識的,也是一個問題:他們重逢的時候,已經分別五六年了,這時候華容還是個少年將軍,那麼他們結交的時候,花榮豈不是年僅十五六歲?
放下華容不提,咱們接著說李逵,李逵那廝,宋江做什麼壞事在他看來都理所應當,但就是不能近女色:「我閒常把你做好漢,你原來卻是牲畜!你做得這等好事!我當初敬你是個不貪色慾的好漢,你原正是酒色之徒。殺了閻婆惜便是小樣,去東京養李師師便是大樣。你不要賴,早早把女兒送還老劉,倒有個商量。你若不把女兒還他時,我早做早殺了你,晚做晚殺了你。」
宋江跟這六個人的關係太過微妙,我們不能按常理推測,就只能往前翻史書,於是《漢書》中就隱隱約約出現了答案。
寫《史記》的司馬遷被漢武帝劉徹切了一刀,有些怨氣,所以他抹黑一下漢朝皇帝可以理解,但是寫《漢書》的班固卻是東漢人,還以中護軍身份跟著竇憲打過匈奴,按理說不會胡編亂寫,他在字裡行間透露出的信息,似乎可以解讀一下宋江的多重人格。
如果把《漢書》本紀和列傳都羅列出來,這篇文章一萬字也收不了尾,而且有些文字還真不能完全複述,所以只能提幾個名字:漢太祖高皇帝與籍孺,漢惠帝劉盈與閎孺,漢文帝劉恆與宦官趙同、北宮伯子、黃門鄧通,漢武帝劉徹與韓嫣、韓說、李延年,漢昭帝劉弗陵與金賞,漢宣帝劉病已與張彭祖,漢元帝劉奭與弘恭、石顯,漢成帝劉驁與張放、淳于長,漢哀帝劉欣董賢……
這些西漢皇帝,有英主,也有仁君、明君,但是史書對他們的私德都提出了批評:「漢興,佞幸寵臣,非有才能,但以婉媚貴幸,與上同臥起,公卿皆因關說。。
宋江有稱帝野心,好的不學壞的學,除了林沖王英董平,包括盧俊義在內很多梁山好漢跟宋江一樣都喜歡打光棍兒,這裡面很多事情,就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了。
不管宋江和張文遠是不是朋友,跟王英是不是兄弟,他們中間多了閻婆惜和扈三娘,見面的時候應該很尷尬而不尷尬,這是一個大問題:男人的尊嚴與底線都被無視,宋江這樣做,肯定另有原因。
花榮和李逵都為宋江而死,一個主動一個被動,要說這就是為了兄弟情義,估計讀者諸君是不會相信的:朋友再好,也好不過嬌妻幼子,吳用是光棍一條了無牽掛,為了避免奸臣陷害而自我了斷可以理解,花榮拋棄一切相從宋江於地下,用正常人的視角,是怎麼也理解不了的。
筆者寧願相信宋江不是全能,而且可能還有些難言之隱,也不願意相信他要學漢高祖和漢武帝,於是最後只好請教讀者諸君:武松曾與宋江結拜,為什麼最後漸行漸遠?宋江被張文遠挖牆腳為何不生氣?他把扈三娘許配給王英,是不是另有所圖?宋江與花榮李逵,僅僅是兄弟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