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放牧,這裡的牧民還流行「追」飛船

2024-06-26     封面新聞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6日電(記者劉嵐濤、趙澤輝)北京時間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帶著月球背面採樣在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

得知這一消息,原本緊張的當地牧民烏力吉轉而感動、自豪。

6月25日拍攝的嫦娥六號返回器回收現場。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四子王旗著陸場被譽為「中國神舟飛船的家」,坐落在內蒙古中部的阿木古郎草原。從神舟著陸到嫦娥返回,這片草原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

烏力吉家位於此次嫦娥六號著陸區,得知需要撤離著陸區的消息,烏力吉說:「這是咱們國家的大事,我們全力配合來保障嫦娥回歸安全。」今年59歲的烏力吉曾多次動員組織當地牧民配合神舟飛船和嫦娥五號的回收工作。

嫦娥六號返回的前幾天,烏力吉為牛羊準備足草料和飲水,並把牛羊圈養起來。在回收當天上午,他和妻子撤離著陸區,前往附近的鎮子。

1999年,神舟一號著陸在四子王旗,烏力吉也開始了他的「追」飛船之路,20多年時間裡他一共「追」過九次神舟飛船。「神舟十號那次我印象最深。」烏力吉的微信頭像就是他拍攝的神舟十號降落照片。

6月25日,四子王旗的小學生們在著陸現場慶祝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阿木古郎」是蒙古語「平安」的意思。阿木古郎草原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地勢平坦開闊,屬於沙質土地的草原,地面軟硬度特別適合太空飛行器著陸。此外,這裡人煙稀少,每平方公里人口不超過10人,沒有大的河流湖泊,房屋和高大樹木占地面積小於草地總面積的千分之一。

從神舟五號飛船開始,烏蘭察布邊境管理支隊邊境管理處副處長侯貴峰參與了歷次神舟飛船和嫦娥五號、嫦娥六號回收的安保工作。

侯貴峰說,當地牧民非常淳樸,由於邊境派出所轄區地廣人稀,警員們走訪一次經常要十天半個月,牧民們都熱情為警員們提供食宿。「這麼多年,當地的牧民對航天事業一直非常支持,他們主動讓出自己的草場,還經常為我們指路。」

在嫦娥六號回收任務中,烏蘭察布邊境管理支隊和下設的各邊境派出所需要在前期入戶走訪著陸區的牧民,向他們宣講回收工作注意事項,了解並協助解決牧民的各種困難;並在通往著陸場的各主要路口設立卡點,保證著陸場外圍安全。

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據統計,近年來,四子王旗累計有722戶牧民主動臨時撤離世代牧居的草原,民兵累計有1570餘人次投入到回收保障工作中去。一份「航天情」在四子王旗被人們持續傳遞著。

阿木古郎的牧民們助力著航天事業的發展,航天事業也提升了四子王旗的知名度,促進著當地教育的發展。四子王旗建立了神舟希望小學,校園內處處可見航天元素,學校每周都會安排航天知識課,培養孩子們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品質。

今年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一堂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航天課」在神舟希望小學開講,並特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專家、航天員教員王一授課。

神舟希望小學五年級學生崔志強說,通過這個課堂,他了解到航天科技不僅僅是為了太空探索,更是國家安全、經濟、科技等多方面多領域的綜合體現。「今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將來做一個對國家航天科技發展有用的人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67b630b51612fd268ee7864220221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