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陽:2023年我最喜歡的十本書——以書為伴的人生是幸福的

2024-01-09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高子陽:2023年我最喜歡的十本書——以書為伴的人生是幸福的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關注守望新教育,一起守望真善美】

2023年我最喜歡的十本書

原創|高子陽

來源|第一語文

高子陽:新教育實驗已伴我20餘年

2023這一年,讀了一些書。把這些放在一起,這十本書,應該是我的最愛。

1.《閱讀之美》

2023年11月8日,我在公眾號里發了一篇《讓我必須讀下去,寫下去》一文。

2.《做中國教育的建設者:新教育實驗二十年》

我2003年春天來到現在的單位工作,是因為我們學校是全國第一所新教育實驗學校。算下來,我做新教育實驗也二十多年了。讀《做中國教育的建設者:新教育實驗二十年》,多少事浮現在面前,還流下不少眼淚。讀完,合上書本,我也想寫一本《我在第一所新教育實驗學校教書》這本書,努力2024年完成。

3.《教學這件事》

這是日本老師大村濱的作品,書不厚,一口氣讀完。閱讀這本書,有一種喜歡,那就是大村濱一生也沒有任何職務,就是一位喜歡研究,喜歡課堂,喜歡思考,喜歡閱讀,喜歡實驗,喜歡課題,喜歡學生,喜歡每月上一次研究課,超級會教作文的老師。這一年,我在多次講座中講這本書,曾經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講述這本書,應該說我用這本書喚醒了多位一線老師。

4.《鱷魚》

這是我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最新作品,很喜歡。2023年8月17日,我寫了一點閱讀感受《我讀莫言新作>》發在公眾號里。

5.《院士解鎖中國科技》

2023年12月27日《中國教育報》發了我500字的推薦這套書的小文章:

我的家庭藏書中童書接近一半,已經5000多本了,其中一部分是我國作家創作的。一本本讀完,總覺得缺少一類超高水平作者創作的超高水平的童書。十多年前,我一口氣把韓國50位博士後為孩子創作的50本「有趣的哲學啟蒙書」讀完,感慨萬分。另外,我還閱讀了國外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為兒童創作的童書。當時,我就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有很多博士後、有很多高水平的教授、有那麼多兩院院士,他們為什麼不給我國的孩子寫一本又一本書呢?當看到「院士解鎖中國科技」叢書時,我就無比興奮,終於等來了這套超高水平的著作。

這是由10多位院士主筆的叢書,他們是醫藥衛生、石油天然氣、航天、電力、材料與製造、環境、農業、化工、礦產、林草、氣象、交通運輸、信息等行業的翹楚。每讀完一本,都感到一種敞亮,因為一道道難題得到解決,因為我知道了許多新知識。我把書放在班級里,學生們也爭先恐後地閱讀。

2022年4月,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標準頒布,每一門學科都有「跨學科學習」,跨學科學習可少不了對高水平著作的閱讀。這套書一輯又一輯地出版,肯定會給我國接下來的跨學科學習教學送來更多的寶藏,這也是我國兒童最幸福的事。

6.《獅子和老鼠的225次相遇》

我今年讀的圖畫書肯定超過150本。如果你問我哪一本是最有創造性的?肯定是這一本。其實,我讀圖畫書20年了,好幾千本了,如果你問我幾千本中哪一本是最有創造性的,超級有創意的,肯定還是這一本。我看完之後,立即買了第二本,寄給了我的小外孫女,她拿到後,趴在地毯上,足足看了一個多小時。她才三歲半,上小班。她告訴我:「外公,我好喜歡這本書。」

7.《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

因為上《月光曲》,我買了好多貝多芬的書。因為用跨學科學習的方式上《月光曲》,我覺得《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這本圖畫書,讓我從跨音樂走向更深度化的跨,那就是跨入美術課。因為這本書實在太值得向學生推薦,或者說在課堂中帶著學生讀了。因為這本書真的比課文都要好。

8.《什麼都要有》

一次聽課,聽到了一位年輕老師講謝爾·希爾弗斯坦的詩,我知道《什麼都要有》這部詩集已經在國內出版。我趕緊下單讀了起來。有了這一本,我國出版社出版的謝爾的書,我都買齊了。我超級喜歡他的書。如果引導學生寫詩,其實把謝爾的書全買了,讓孩子讀一遍,沒有哪個孩子不會寫詩的,並且還會寫得相當好。2024年,我會用一段時間帶著孩子寫詩玩,謝爾的書肯定是首選。我是這樣讀《什麼都要有》的:

9.《有三個結尾的故事》

這是安徒生文學獎獲得者羅大里的書。因為教三年級語文,課文中有《小狗學叫》,所以買了這本書。沒有想到這一讀,才知道羅大里以這種方式創作了19個故事。一個個讀完,超級舒服。如果我們的學生都讀了,如何寫文章結尾,肯定方法就超級多了。當然,這是有點功利性的閱讀,其實也算不上功利,因為讀著讀著,創意創意創意,就會自然而然出現了。

10.《暑假裡的大生意》

這是一本超級有創造力,讓人獨立思考,並能主動探索起來的童書。不要討厭「大生意」,閱讀起來,我們的孩子才會有真正的智慧。

高子陽:我超級喜歡你——新教育實驗,做一粒種子!

高子陽:這樣的「多讀多寫課程」不會落後——用讀寫創造教育奇蹟

《閱讀之美》讓我必須讀下去,寫下去

作者|高子陽

看到我的校長得到了朱老師的一本贈書——《閱讀之美》,很是羨慕。回到辦公室,立即在京東上下單。《閱讀之美》,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2023年9月第一版。收到書,看護封的設計,真的別出心裁,創意滿滿。朱老師向讀者介紹,護封由16幅可拆卸的精美書籤組成,正面是閱讀小語,背面是配畫,還有兩張明信片,也可以拆卸下來寄給喜歡閱讀的朋友。我一氣讀完《閱讀之美》,真的捨不得拆卸。我寧願再買幾本書送給我的朋友,也不願意拆卸。我看完之後,再次下單買了10本,準備送給女兒及一些朋友。這本大作的設計者是誰呢?是多次獲得世界最美圖書、中國最美圖書大獎的朱贏椿先生。很多年前,我就讀過他設計的古十九著的《不裁》(江蘇文藝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我是一邊讀一邊用刀裁,一邊用刀裁一邊讀這本書,可以說終生難忘。

這本書有兩位作者,文字是朱老師的(朱老師30多年關於「閱讀」的金句),畫是王紹昌先生的(有100多幅畫呢!)。我一直不會欣賞中國畫,對中國壁畫的欣賞、水彩畫等同樣沒有任何方法去內行式欣賞,但一眼看上去,每一幅畫都值得琢磨琢磨,並且相當的有味道,是一種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那種種味道。

兩位大家,是從「精神之美」「氛圍之美」「成長之美」「經典之美」四種美來創作《閱讀之美》的。我以前看書,看到好的句段,直接用筆隨意的圈圈畫畫,並隨便在空白處寫幾個字。《閱讀之美》的每一頁都很美,每一頁的很多很多句段值得畫下來,值得寫下一篇又一篇閱讀心得。我用直尺標著畫下所有的精彩,在空白處記下思考。朱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古今中外很多名人,也介紹了很多新教育人。很多人物是熟知的,很多人物是陌生的,不管熟知的還是陌生的,他們對「閱讀」的理解及行動都讓我敬佩不已。讀書人,讓人愛!真正的讀書人,讓人真愛!

一字一字地讀著,讀至第10頁,突然看到了我的名字。非常感謝朱老師對我的厚愛,朱老師在「精神之美」的「閱讀觀點」之五「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才能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密碼、共同的價值、共同的願景」中這樣介紹我:

高子陽是江蘇省一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一直以來,他主張「與孩子一起讀,一起書,一起成長」的教學理念。從2008年開始,他為崑山23所學校和上海、山東、福建等十多個省市的學生家長做了百餘場「與孩子共讀共書」的講座,超過10萬的家長聆聽了講座。在新教育諸多行動中,他對「營造書香校園」和「師生共寫隨筆」特別著迷,對「晨誦、午讀、暮省」和「兒童階梯閱讀」特別喜歡。於是,他在課堂和家庭兩條戰線同步展開了自己的探索。

2017年,高子陽出版了新作——《與孩子共讀共書》。他說,這本書是他送給女兒們的新婚禮物。高子陽有兩個女兒,她們沒有超常的智商,都是普普通通的孩子,但她們都是在新教育理念薰陶下成長的。現在,大女兒已經在復旦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小女兒則繼承父業,在蘇州任教。書中強調了「共讀共書」,正是對新教育實驗「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理念的實踐,書中還提及他和兒女們共同閱讀、共同成長的故事,這就是最好的例證。相信這本書會成為「傳家寶」,讓他的未來的孫輩更加熱愛閱讀與寫作。而真正熱愛閱讀和寫作的人,一定會發現共讀共寫的魔力。

我2002年底來到全國新教育實驗第一所學校工作,20多年來,在閱讀與寫作上,我不敢停下,不能停下,因為我超級喜歡新教育實驗。我的兩個女兒與我一樣,同樣是不敢停下,不能停下,她們都在新教育實驗中成長。大女兒博士後早已經結束,二女兒也破格評為區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2017年5月,濟南出版社出版了《與孩子共讀共書》,這一年,我開了「第一語文」公眾號,我給自己提出要求,不管多忙,每天讀寫不能少。這一年,我還評上了正高職稱,我仍然提醒自己,絕對不能停止讀書與寫作,還要在課堂上把「構建理想課堂」做出點讓學生滿意的成績。2020年3月,我又多了一個外公的身份,在我們的小可愛滿月那天,我用《寶寶的量子物理學》開啟了小寶貝的整本書閱讀。我抱著她,拿著書對著她,一字一字地讀給她聽,一頁一頁地翻給她看,小寶貝居然看的很認真,眼睛跟著書上的那些點在轉……一直到現在,我們的小可愛每天都離不開圖畫書呢。前幾天,小寶貝跟爸媽來我們這兒,她一進屋,就拉著我的手,來到了我的書房說:「外公,你得給我選幾本書。」我拿著一本本書,她接著一本本書,此時,我的幸福指數真有爆棚的感覺。

2023年秋季,我接了三(9)班。如何推進班級的共讀共寫。我開啟了「新教育:圖畫書與寫作」實驗,每周大聲讀一本圖畫書給學生聽,根據這本書提煉出一個人人能寫的話題,讓學生周末寫一篇能寫多長就寫多長的文章。我在公眾號一發這一信息,全國有很多老師加入了這個實驗。我姐姐的外孫、外孫女也參與實驗中。我每天在群里發布一本圖畫書的PPT,第二周整理學生的作品並適當展示。學生與家長對這種寫作,無比喜歡。這個實驗,我會做至退休,相信每周一讀一寫的這一實驗,能讓學生的寫作發生大變化。

看到朱老師對我的這段介紹文字,我真的非常感動,我知道只有做下去,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是「閱讀之美」。接著往下讀,那些熟悉的、多年不見的新教育人,隨著朱老師的文字,王先生的畫,我們這些新教育人仿佛又聚在一起,討論著思考著……沒有想到,我的名字又一次出現了。朱老師在「成長之美」的「兒童閱讀」之七十三「兒童的閱讀是有階梯的。從圖畫書、橋樑書到文字書,從童謠、兒歌到詩詞,從故事、文學到科學,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再次介紹了我:

2013年,在江蘇特級語文教師高子陽的主導下,崑山玉峰實驗學校就推出了「152階梯閱讀方案」:一、二年級學生讀完1000本繪本,三、四年級學生讀完500本橋樑書,五、六年級學生讀完200本純文字書。6年加起來一共1700本書。方案推出不久,很多家長疑惑,學生們一度也覺得任務重。高子陽便輪番給家長、學生做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閱讀的重要性。「低年級的書內容以圖畫居多。只要每天堅持花20分鐘時間,就能在小學6年讀完1700本書。」高子陽說。1700本書全買下來,需要花費幾萬元,很多家庭負擔不起。為此,學校每年都會投入專項資金,讓學生能在學校免費借閱到書目內的所有書籍。如此,30%的學生小學6年下來能讀完1700本書,絕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量達到了800本,很多學生的寫作水平達到中學生的水平。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學生們不僅成績有所提升,性格也開朗了,甚至主動干起了家務活。

朱老師,還記得我做的這個小實驗。這個小實驗,我在班級里已經做了十周年了!其實,隨著實驗的深入,「152階梯閱讀方案」變成了「1525+N多讀多寫實驗方案」。我對「1525+N多讀多寫實驗」的設計還是挺滿意的(我還常常自誇這是我的創造),因為只要你相信,每天拿出20分鐘,小學六年,真的可以讀完1700本書!相信者,真的都超越這個數字!因為相信者,都覺得每天讀書20分鐘是不夠的,很多都將其變成了每天讀書1個小時。每天讀1個小時,堅持讀10000個小時(27年)一定能成功。當一位位相信的家長,在孩子中考、高考取得好成績發簡訊、打電話告訴我,或者直接來學校看我時說自己讀了幾千本書時,我的那種幸福是很難描述的,他們都說「1525+N」是好的多讀多寫模式。2018年,我與團隊成員申報了省規劃辦課題,並對此有了更深入的實踐性研究。對學生的這一實驗又如何評價呢?2017年底,我找到了最簡單最有效果的拍「讀書等身」照評價方式。當時我校的朱小敏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獲得者)看到我的這一做法決定在全校推廣,就這樣2019年4月18日《人民日報》以《這裡有群「讀書等身」的孩子》對學校的這種閱讀及評價做了報道(這一報道當天「學習強國」江蘇平台全文轉發)。

我在我的班級里繼續默默地做著新教育實驗,一有機會,我都會毫無保留地把「1525+N」多讀多寫體系告訴大家,建議大家試一試。今年9月至現在,又給9所學校講過這一方案。10月28日,我給滄州市迎賓路小學的2-6年級家長(5000多人)講了;11月4日上午,給我市兵希小學的一年級家長(19個班)講了,接下來,還要給滁州的一所學校的全體家長及語文老師講。我多麼希望全國的中小學生都能用新教育實驗讓我創造的這個方案,共同實現一個目標——小學六年,人人讀完1700本書。

因為做新教育實驗「營造書香校園」及「師生共寫隨筆項目」,讓我很早就接觸並擁有了大量的圖畫書、橋樑書,認識了很多兒童文學作家。可以說,經過了20多年才有了這個成熟的階梯閱讀方案。新教育實驗,有一項非常偉大的貢獻,就是研發了很多書目,並且是真正意義的階梯閱讀書目。這些書目也會將這一實驗推向新的高度。因為只有高質量的好書,才能讓這一實驗有著高品質。

繼續讀著《閱讀之美》!帶著這種美,走進課堂,看著一位位學生捧著書,美美地讀著,真是閱讀之美!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中國教育報:「新教育實驗」給教師帶來了什麼?——給教師有跡可循的成長路徑,讓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程介明:從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創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的「長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繼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169dea738ad10130d72a2accdc8e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