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兩代未婚生育的媽媽:好的教育就是不自欺與坦然接受

2020-01-12     妮妮小屋

01

最近讀了一本和《追風箏的人》齊名的小說,本來只是打算翻著看看,奇怪的是,讀完以後,裡面的故事情節總在腦子裡轉來轉去,所以便有了今天的這篇文章。

比起《追風箏的人》那種沉重,這部《尋找時間的人》第一次看到時,反而因為有點偏童話風格,感覺整體分量有些輕。

但這本書的奇特之處,就是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時候,有一種奇妙的閱讀感覺。

書籍的內容一開始並沒有那麼扣人心弦,有時表述的那種很緩慢的節奏,讓人甚至有想放棄繼續閱讀。

可冥冥之中,似乎又有一種聲音在對你說:「你都看了這麼久了,要不要再讀一下?」

所有的驚喜就會在這種再讀一下中,爆發出來。

你會看到那些看似簡單,甚至一看就是童話夢境般感覺的內容,卻有著非凡的想像力以及深刻到需要多想幾遍才能理解到的哲理。

這本小說,所講述的故事就是這樣。

15歲的愛爾蘭男孩吉吉,在一次和好朋友吉米鬧彆扭時,被氣頭上的吉米扔出了一顆重磅炸彈:「我奶奶給我說了,你們利迪家的醜事,我早就不該跟你混在一起了。」

吉吉當時就愣了,他問吉米,究竟自己家族是什麼醜事?

吉米有些於心不忍傷害昔日的好朋友,開始猶豫不語。可圍觀的兩個孩子忍不住了,看著吉吉一無所知的樣子,其中一個孩子說:「告訴他吧,要不全愛爾蘭就他一個人不知道。」

於是,另外一個圍觀的孩子鼓起勇氣大喊:「你的太祖父,他和你的名字一樣,吉吉.利迪,為了一根破長笛,殺了神父。」

吉吉一下子蒙了。

他想一個人靜靜,現在突然知道的這個信息,信息量大到頭暈。

他一個人站在學校的操場上,仔細的思考生活里的細節,大致判斷就得出結論:同學說的是真的。

吉吉的家族是一個傳統的愛爾蘭音樂世家。他的家裡只有外婆和爸爸、媽媽,爸爸是個詩人,媽媽和外婆都是音樂發燒友、樂器演奏家,大家每周都要在自己家裡舉辦傳統的愛爾蘭舞會,一到周末,都是賓朋滿座。

但奇怪的是,小鎮上其他的鄰居似乎對利迪一家人總是避而不見,也從來不參加他們的傳統舞會,和利迪一家保持的距離,似乎就像必須遠離某種傳染病毒。

吉吉曾經以為是媽媽的原因,畢竟他和妹妹現在都已經挺大的了,可媽媽和爸爸並沒有結婚。

吉吉的同學基本上都是跟隨著爸爸的姓,但他和妹妹卻都跟著媽媽的姓利迪,顯得與眾不同。

可媽媽過去從未給他講過,太祖父殺過人的事情。

她只是告訴吉吉,利迪家幾代人就是把音樂視為生命的家族,太祖父是一個天才的音樂演奏家,為了紀念他,她給兒子吉吉取了和他同樣的名字。

吉吉五歲的時候,就在利迪家的舞會以及每周固定音樂演奏會上,擔任最重要的小提琴手。

最近,媽媽48歲的生日就要到了,她笑稱,她唯一的生日願望就是能找回時間。

時間不夠用的感覺,不只是媽媽有這樣的感受,整個小鎮上,大家都有強烈的感受。幾乎每個人都感覺到了現在每天時間過的太快,他們每天忙著追趕自己都來不及,這種超快的節奏,讓人壓抑的喘不過氣。

吉吉和媽媽聊到太祖父的時候,忍不住問:「他離開的時候,是不是拿著一支笛子?」

媽媽問吉吉,是不是聽說了什麼?吉吉承認後,媽媽非常認真的、給吉吉講了利迪家的這段歷史。

吉吉的太祖父是一個非常熱愛音樂的人,但鎮上的神父為此非常不滿,一次,利迪里正在舉行周末舞會,神父突然趕來,要求大家全部停止,還要去搶奪太祖父的笛子。

奇怪的事發生了。

兩人在爭奪笛子的過程中,一起都消失了。因為神父不見了,大家以訛傳訛,最後就變成吉吉太祖父殺神父的人故事。

實際上是,兩人都消失了。

不僅如此,媽媽還把家裡的相冊拿來,給吉吉講了自己父親的故事。吉吉媽媽的父親,是一個外地流浪至此的小提琴手。

他的琴聲簡直太美妙了,這讓酷愛音樂的吉吉外婆,迅速與他墜入了愛河。

兩個人未婚同居,很快有了女兒,這個女兒就是吉吉的媽媽,一家人別提多幸福了。

他們常在一起演奏,延續著利迪家熱愛音樂的傳統。

可是有一天,吉吉的外公突然消失了,但外婆堅信總有一天,外公會回來,她堅持這樣告訴吉吉的媽媽。

利迪家族中所有的人都相信,總有一天,吉吉的外公會突然出現,就像他突然到來的那天一樣。

似乎這種未婚同居的生活方式也會遺傳,也或者是利迪家的「驚恐歷史」,根本也不可能,有鎮上普通人家敢來組建家庭吧!

吉吉的爸爸,也是一個外地路過這裡的詩人,後來和吉吉的媽媽相愛並一起生活。

他們也並沒有正式的婚禮和婚姻登記,也是以這種未婚同居的生活方式繼續延續。

好在爸爸沒有突然消失,也許利迪家的女人都習慣了,自己養育孩子,從來不會把家庭作為愛的牽絆,就算哪天伴侶消失,自己也有勇氣,把孩子養大。

所以吉吉是跟著媽媽的姓,就像媽媽跟著外婆的姓一樣。

利迪家族的太祖父生活里,是那麼溫柔善良的一個人,怎麼可能殺人?

多年來,利迪家族延續著一代又一代,堅持讓孩子們採用利迪的姓氏,讓這個音樂家族一直傳承著利迪家的傳統。

02

吉吉第一次聽媽媽聊了這麼多關於自己家族的往事,他覺得很幸福,媽媽對自己的這份信任,足以讓他放下心中最近一直沉澱的煩惱和不快樂。

現在吉吉多麼渴望能為媽媽滿足那個生日願望,找到時間呀。

吉吉無意中闖入了永恆之地,在這個充滿音樂的神秘領域,吉吉發現,永恆之地的時間,竟然多到讓人空虛和無聊。

這裡所有的人,因為始終活在當下的這一刻,他們既沒有過去,也沒了未來,雖然不會變老,但生活本身也失去了所有的樂趣。

吉吉發現,原來連接他生活中的現實之地和永恆之地,中間的時間薄膜應該是有漏洞。

以至於現實之地的人時間,透過這個漏洞源源不斷的湧入永恆之地。以至於現實之地的人,再努力都感覺到時間過得太快,而永恆之地湧入太多的時間,讓人變成了每天時間多到無所事事,想要逃離的單調和無聊的生活。

除了演奏音樂,永恆之地的人,永遠也不會變老,但生活也沒有任何樂趣。

因為他們也沒有什麼未來可以期盼,也沒有什麼過去,值得回憶。

後來吉吉發現了時間薄膜破損的地方,居然就是神父拿著外祖父當年的笛子,闖入永恆之地時,意外把笛子插在了現實之地和永恆之地的牆面上,以至於形成了一個不斷泄露時間的孔。

當吉吉拼盡全力,把笛子重新拿到手中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時間薄膜上的洞消失了。

就在這一瞬間,不管是現實之地還是永恆之地,人們的生活秩序一下子都恢復了正常。

大家都能感受到時間的變化,尤其是現實之地的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

當吉吉再次出現在媽媽面前的時候,看到突然失蹤的兒子回歸,媽媽喜極而泣,她問兒子去哪兒?

吉吉只是笑著問媽媽:「現在時間夠用了吧?我去幫您,把時間找回來啦。」

看著吉吉手中那隻太祖父曾用過的笛子,吉吉媽媽激動得說不出話……

吉吉在心裡決定,把永恆之地的故事永遠的封存了,但是這段歷程卻讓他真正的長大。

這段夢境般神奇的永恆之地歷程,讓這個十五歲的男孩,通過這段獨自的旅行,成就了一個不一樣的吉吉。

這個暫時離開家人一段時間的男孩,以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努力做到了自己曾經沒想到,居然可以做到的事。

03

這個溫暖又神奇的故事,為我們勾勒了一個少年獨自外出後,內心瞬間成長的奇幻旅程。

不過我覺得這部小說里,最值得細細品味的人,其實是吉吉的媽媽。

她是一個勇敢的媽媽。

她沒有屈服於人言可畏以及周遭不被接納的環境,她堅信利迪家的優良傳統,一定不是周圍人說的那樣。

哪怕不被理解,即便周圍謠言四起,她寧可被誤解也堅持讓自己孩子用家族的姓氏,堅持用音樂去持續表達,通過有效的家庭教育,去傳承和記憶,這段值得被整個愛爾蘭民謠記憶的往事,讓利迪家的音樂故事,成為可以不斷書寫的傳奇。

她是一個懂得示弱的媽媽。

她懂得向十五歲的兒子,訴說自己內心的困惑,以及自己內心的渴望。這才讓吉吉帶著這份愛與希望,獨自走上一段尋找時間的旅程。

她更是一個不自欺與誠實的媽媽。

面對別人眼中,自己家族的「醜聞」,她一方面勇敢的告訴孩子實情,一方面也承認在這個過程,整個利迪家族堅持傳統的艱辛,強調這份永不消失的希望。

正是這份坦誠,讓這個非婚生子的媽媽,在兒子吉吉心中的形象異常的光輝,更激起了兒子想要為媽媽實現願望的動力。

我們常說做一個好媽媽很難。

但吉吉媽媽,已經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

這個世界,打敗真誠的唯有真誠,為內心的信任和希望,始終堅持的一份不盲從的勇敢,是一件很難的事。

這個柔軟女性,堅持用實際行動,寫下對這個世界最美的宣言。告訴了我們,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愛與信任。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親子教育與自我成長的終身學習者。

14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圖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UcgxW8BjYh_GJGVBv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