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哭三條街的硬菜!簡單又好吃,一吃就愛上

2019-11-06     菜菜美食日記官方號

今天這道菜,厲害了!

在這個豬肉價格與牛肉齊飛的艱難時期,我,花了76塊錢,買了兩斤帶皮五花肉。

之所以不惜「重金」,是因為我要做一道硬菜!
有多硬呢?

這菜一般只能在酒樓或者宴席上吃到,而且必須是坐標廣東中山的。

聰明的朋友可能已經猜到了,沒錯,我要做的就是它,沙溪扣肉。

沙溪扣肉是廣東中山沙溪鎮的傳統名菜,它的名氣雖不如梅菜扣肉,味道卻絕對是一口驚艷,也被當地人稱為「菜王」。

就連不愛吃肥肉的人,試過這一口之後,十有八九都會愛上。

這一口香濃不膩、入口即化的沙溪扣肉,自打中山探店回來,我就一直念念不忘。
不過,要做一碗正宗的沙溪扣肉,用料和工序都十分講究。

肉,要選帶皮的夾沙五花腩,肥瘦相間才上乘。
五花腩整塊下冷水燉煮後,再用釘板在皮上扎孔。

孔不能太深,以免後面蒸的時候皮肉分離,也不能太淺,會影響油脂析出。

饞哭三條街的硬菜!簡單又好吃,一吃就愛上

隨後,五花腩皮面朝下,入鍋油炸,將油脂逼出。
這還不算完,炸過的肉皮還得放入熱水中浸泡一刻鐘,讓豬皮泡發,吃起來才軟爛可口。

沙溪扣肉吃起來咸鮮回甜,還帶著馥郁的香氣,這都要歸功於它的調料。
柱侯醬、南乳、紅糖、生抽、五香粉撐起主味,同時還要加入一個特別的香葉——蔞葉。
蔞葉的香氣特殊而迷人,能增香去腥,是正宗的沙溪扣肉里必不可少的一味。

蔞葉也叫假蔞,是南方常用的一種調味香料,用法與紫蘇類似。

調味完成,配菜該上場了。

沙溪扣肉的夾層有兩種選擇,最經典的是搭配芋頭,另外當地人也偏愛用有「南葛北參」之說的粉葛。

菜菜用的是粉糯的荔浦芋頭
經典的沙溪扣肉,就連芋頭和肉的碼放方式,也有講究。
傳統做法,要用雙飛刀法切肉,兩片肉底部相連,中間夾一塊芋頭。
吃的時候,一筷子夾起來,就是兩塊肉包著一片芋頭的組合。現在豬肉貴,可不敢這麼奢華了,一般就一片肉一片芋頭碼放。

工序如此複雜,也難怪沙溪扣肉通常只在酒樓或宴席上才能吃到。

不過你們不用擔心,我已經替你們研究出了家常版的沙溪扣肉。

免去了大火猛爐地油炸,也在保證味道的基礎上精簡了調料,讓你在家就可以輕鬆操作。

老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好肉其實也一樣。

現在「二師兄」身價不菲,一塊肥瘦均勻的五花肉,拿來做沙溪扣肉,倒也不算辜負。

 - 沙溪扣肉 -

  [ 食材 ]

帶皮五花肉500g 芋頭300g 姜4片 紅糖15g 柱候醬40g 蚝油30g 南乳30g 鹽 適量 蔞葉2片 蒜1瓣 蔥1根

芋頭也可用粉葛代替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取一乾淨的碗,加入紅糖,蚝油,柱候醬,南乳,蒜末,蔞葉絲和適量的鹽,調成醬汁備用

饞哭三條街的硬菜!簡單又好吃,一吃就愛上

2.五花肉冷水下鍋,鍋中加入薑片、蔥結,大火煮開後轉中火,煮30分鐘

3.五花肉煮至用筷子能輕鬆戳進豬皮,即可撈出瀝干,肉湯留著待用

4.用叉子在豬皮上戳些小洞

傳統的沙溪扣肉會用特製的釘板扎孔,家庭製作可用小叉子或牙籤代替

扎孔是為了後續煎至時油脂容易溢出,也方便入味


5.五花肉表面抹上適量的鹽,稍微靜置至豬肉表面變干

6.起鍋熱油,將五花肉皮朝下放入鍋中,中小火煎至表面略微焦黃後翻面,將其餘三面也煎至微微焦黃後取出

7.煎好的五花肉放入之前煮肉的熱湯里浸泡15分鐘後取出晾涼

熱湯能使豬皮軟化,方便後續分切和呈現標誌性的皺皮

8.五花肉切成約1厘米的厚片,放入醬料,使五花肉均勻地裹上醬汁

饞哭三條街的硬菜!簡單又好吃,一吃就愛上

9.去皮後的芋頭切成約1厘米的厚片

10.不粘鍋倒少許油,放入芋頭,中小火煎至雙面微黃,即可以取出

煎芋頭是為了防止芋頭在蒸製過程中變得粉爛不成型

饞哭三條街的硬菜!簡單又好吃,一吃就愛上

11.五花肉和芋頭片交錯碼進大碗中,中火蒸1小時

五花肉的皮要朝碗底


12.蒸好後取出五花肉,倒扣上一個碟子,製作完成

饞哭三條街的硬菜!簡單又好吃,一吃就愛上

扣肉四周還可以放上燙好的青菜,葷素搭配,一紅一綠,營養又好看。

別看這扣肉和芋頭還個個結實的樣子,其實早已蒸得軟爛入味,而這也正是沙溪扣肉最完美的狀態。

  吃的時候,最好能將扣肉與芋頭一同夾起,再雙雙咬下,感受扣肉的入口即化和芋頭的綿軟粉糯,絕了!

  光是澆了肉汁的米飯,我就能連吃兩大碗。

  果然,豬肉就要這樣吃,才夠味!

  

  有時候和辦公室的小可愛聊到現在的物價,不少人一頭霧水:真的嗎?沒感覺到呀。

  仔細一問,十有八九是吃住家飯,不用自己去買菜的。

  若是你覺得生活輕鬆,大概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要珍惜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V7UPm4BMH2_cNUgFK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