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幾乎人人都有,你對它了解多少?

2019-10-03     中科體檢

胃病,實際上是許多病的統稱。胃病是胃脘處不舒服,但有時即使不是胃病,也會被誤認為是胃病:膽囊和胃的位置很近,所以膽囊疾病有時會被誤認為是胃病;腹部做過手術之後引起的腹部不舒服,也易被誤認為是胃病。

胃病的特點其實就是胃脘處痛、脹。並不是所有的難受都是胃病,首先要排除膽囊有沒有問題,其次,要看腹部是否做過手術,這也容易與胃病混淆。

胃病的臨床表現


胃病往往是痛苦的,它令人有時寢食難安,惶惶不可終日。胃病的臨床表現為:

1. 疼痛:這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導致隱痛的原因很多,表現形式也複雜。病因包括受寒、氣滯、血瘀等,表現形式有隱痛、刺痛、絞痛。

2. 氣脹:這也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脾胃運化失職,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胃內的氣體不能及時、正常排出,從而導致氣脹。

3. 食脹: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或者腸胃蠕動過慢,都會導致食脹。

4. 舌淡無味:脾開竅於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導致脾虛,都會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5. 口苦:這是肝膽受熱產生的典型症狀,是膽氣上泛的表現。西醫檢查規類為膽汁反流性胃炎。

胃病的種類

胃病的種類很多,有的問題甚至在醫院都查不清楚,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在2004年之後就沒有了。

慢性淺表性胃炎,任何人去做胃鏡都會有這個病,包括剛出生的嬰兒。2004年12月,中西醫結合學會就已經把淺表性胃炎從教科書上拿掉,改成了非萎縮性胃炎。

如果你的胃鏡報告單上寫的是非萎縮性胃炎或慢性萎縮性胃炎,那麼你的胃是沒有問題的,不需要吃任何藥。胃炎不是病,也不是細菌感染,它的產生是因為機械摩擦,人都是要進食的,食物會跟胃壁摩擦。摩擦過程中,胃其實是充當「磨子」的作用,把食物磨碎,這必然會使胃毛細血管充血。建議平時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咽,每餐飯至少要在20分鐘以上。而且,萎縮性胃炎是不能徹底根治的,所以吃飯不要吃得太飽,而且要按時吃飯。

通常人們所說的「胃病」,主要包括:

1. 萎縮性胃炎:胃粘膜表面反覆受到損害後導致的粘膜固有腺體萎縮,甚至消失,粘膜肌層常見增厚的病理改變。由於腺體萎縮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變薄,並常伴有腸上皮化生,炎性反應及不典型增生。

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須要吃藥治療。

2. 胃潰瘍:發生於賁門與幽門之間的炎性壞死性病變性潰瘍的一種。胃潰瘍是一種多發病及常見病,約有5%的人在一生當中可能罹患此病。

引起胃潰瘍的原因是生活不規律和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潰瘍的治療並不複雜,但要防治潰瘍癌變,向胃癌轉發,很多潰瘍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生活習慣又不好,免疫功能又低下,很有可能產生癌變。

3. 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是我國人群中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類型。好發於氣候變化較大的冬春兩季。男性發病率明顯高於女性。與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非甾體抗炎藥(NSAID)、生活及飲食不規律、工作及外界壓力、吸煙、飲酒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十二指腸潰瘍多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以前壁居多,其次為後壁、下壁、上壁。

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跟胃潰瘍一樣。


4. 胃下垂:胃下垂是由於膈肌懸力不足,支撐內臟器官韌帶鬆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鬆弛,導致站立時胃大彎抵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聯線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腸球部位置的改變。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時的最低點不應超過臍下2橫指,其位置相對固定,對於維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以下,稱為胃下垂。輕度胃下垂患者多無症狀,中度以上者常出現胃腸動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狀,重度患者可出現腹痛、墜脹、噁心,嘔吐等症狀,可通過X線、鋇餐透視、B超檢查進行確診。

1)胃下垂「偏愛」女性,女性剖腹產後如不能很好的去調理,又不能長胖的話,胃就開始往下跌。

2)吃飯死撐的人最容易患胃下垂,所以吃飯一定不能吃得太多。

5. 胃、十二指腸癌:現在癌症病人看多,到醫院看癌症的病人就跟以前去看感冒一樣,癌症在中國是高發病,胃癌、腸癌的病人太多,與以下因素有關:1)飲食習慣;2)食品安全問題;3)環境問題。

十二指腸癌是消化道低發性腫瘤,它起源於腸道腸嗜鉻細胞,能產生多種胺類激素肽,屬神經內分泌腫瘤範疇。胃癌則是最常見的胃腫瘤,系源於上皮的惡性腫瘤,即胃腺癌。胃癌成為像「感冒」那樣高發的病,有這麼幾個因素:1)自身免疫力;2)吃飯快不快;3)萎縮性胃炎;4)幽門螺桿菌的感染;5)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

無論是胃、十二指腸癌,還是任何腫瘤,在得癌症前身體會釋放出幾個信號:1)原因不明的疲勞;2)原因不明的突然的身重下降;3)原因不明的低燒。這三個因素往往是大腦神經給出的條件發射,身體要出狀況了,需要及時去做有針對性的檢查。

癌症可怕,也不可怕,只要早發現,早治療,能開刀一定要切,做完手術一定要按西醫的標準做化療。

胃病的預防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長壽的影響指數中,遺傳占15%、社會占10%、醫療占8%、氣候占7%、自我保健占60%。由此可見,人們自己的生活思想和保健行為對自己的健康是很重要的。人類正面臨健康的危機,內因及遺傳因素所占的作用並不是主要的,只占15~20%,86~80%的外因造成的。外因可以通過調控用科學的生活方式來預防疾病,確保你處於健康狀態。

跟所有身體疾病一樣,胃病的預防首先就是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簡單說來就是:

1. 積極鍛鍊:適當的運動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

2. 合理飲食:胃作為身體的「磨子」,若不合理飲食,很容易傷害它的健康,所以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不偏食膏梁厚味,不大量飲酒,細嚼慢咽,忌食生、冷、硬食物。

3. 樂觀心態:誰都不知道醒來後會發生什麼,所以無論是胃病還是其他疾病,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至關重要。這是病與不病,病了以後轉歸的關鍵。一個人只要擁有樂觀的心態,不管人生中遇到什麼坎坷總是能過去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yyllG0BMH2_cNUgYoB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