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養生,牢記「3不宜3不吃」!做對了,大小疾病都不來找

2020-07-14     中科體檢

原標題:​三伏天養生,牢記「3不宜3不吃」!做對了,大小疾病都不來找

七月盛夏,炎陽似火,轉眼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又來啦!即日起,全國將開啟「高燒」模式。

看看今年的三伏時間表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10天;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20天;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10天。

掐指一算,三伏天足足40天。這期間不僅熱,還又悶又濕,怎一個難受了得!稍微不留意,大小疾病也上門。

想要舒心度過這個夏天,接下來的日子裡,這些細節可別忽視了~

1

三伏養生,牢記3不宜

1、不宜久坐

外邊天氣熱,室內有空調,相信多數人都會選擇做個安安靜靜的阿宅,動都不想動一下。

但經常久坐,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容易加大患 深靜脈血栓的風險。

此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也可能增加脊柱壓力,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症。

有調查顯示,每靜坐一小時,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風險將增加10%。

小貼士:

  • 每隔90分鐘,最好站起來活動一下;

  • 在傍晚或晚上天沒那麼熱時,可出門做些慢跑、散步、打太極等運動。

2、不宜沖冷水澡

出汗多、體溫高,有些人會直接洗個冷水澡降溫。然而,這其實並推薦。

天熱時人體體表血管擴張,一下子接觸冷水,易造成血管收縮,促使心腦血管受損。特別是對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病的人來說,更容易發生意外。

另外,洗冷水澡還可能導致體內的熱量難以散發出去,引發中暑。

小貼士:

夏天洗澡最好用溫水,水溫控制在33~39℃為佳,能洗乾淨的同時,可帶走部分熱量。

3、空調不宜開太低

說到夏天最不能少的,莫過於空調。不過整天整夜待在空調房,身體也會出問題:

一是久待空調房,汗孔閉塞,出汗少,體內的寒濕邪氣不能隨汗液排出,鬱積在體內會損耗陽氣,降低免疫力。

二是如果從炎熱的室外忽然回到溫度太低的空調房,人體有可能被冷風侵入,出現 肩頸僵硬、渾身不適的症狀。

小貼士:

  • 天熱開空調時,別對著空調直吹,建議備好一條小毯子;

  • 空調別開太低,與室外溫差儘量控制在7℃內,一般調至 26℃為宜

2

三伏養生,三不吃

1、不吃太多油膩刺激食物

暑熱天胃口差的人不少,有些人選擇辛辣的食物來刺激食慾。但這麼做可能損傷脾胃,並會因此導致食滯、便秘、口臭。

特別是煎炸、燒烤、麻辣火鍋等食物,看似讓人胃口大開,但油膩不易消化。

其實胃口差時,服用保和丸或者一些消滯食材,如山楂、陳皮泡水飲用,是比較好的選擇。

2、不吃太多冷飲

許多人夏天都愛喝冷飲,吃下去覺得特別爽,但注意一定要有節制。

吃下太多冰的東西導致血管劇烈收縮,對腸胃造成刺激,可引起胃痛、腹瀉等。

另外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夏天人的陽氣外散,體內虛寒,再吃冰的東西下去,更是「雪上加霜」,導致體內更虛。

就算要喝,也不要在運動後、空腹時或者飽餐後飲用,可以適當減少對人體刺激。

3、不吃不新鮮食物

天氣炎熱,加上濕度大,這種環境適合致病菌等生長繁殖。而此時蒼蠅和蟑螂等蚊蟲也容易滋生,又可攜帶致病菌,污染我們的食物。

再次,夏天吃的涼拌菜、涼麵等,其製作過程中不注意或者沒有及時放入冰箱,就極易變質。

所以,在平時要注意:

  • 買熟食要即買即食;
  • 冰箱塞入過多食物時,要及時清理防止滋生細菌;
  • 洗過的水果從冰箱中取出後要再次清洗,拿出的剩飯剩菜也要經過充分加熱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vWzWnMBfGB4SiUwvq_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