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發脾氣,男孩找到最佳應對方式,情商已達到找女朋友的水平

2020-04-18     龍寶育兒

有一本兒繪本故事叫做《發脾氣大叫的媽媽》。

今天早晨,我媽媽發脾氣沖我生氣地大叫,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進了大海里,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呢,趴在街上就像個迷,我就剩下一雙腳跑呀跑,我想叫但沒有嘴,我想找但沒有眼睛,我想飛,但沒有翅膀,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我發脾氣大叫的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最後找到我的腳,這下全縫好啦。


繪本兒用擬人的故事告訴大家,媽媽發脾氣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而《發脾氣大叫的媽媽》這本書獲得過德國每年一評的最高榮譽文學獎,兒童繪本類金獎,它幾乎是所有家庭的最佳讀物,每當拿起這本書,媽媽們就開始反思,我是不是又對孩子發脾氣了?

當媽媽發脾氣,孩子最常見的反應是什麼,悶著頭不說話,等待媽媽的壞脾氣趕緊過去?還是撇著嘴,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又或者是沖媽媽頂嘴,開始反抗了。

媽媽脾氣來得快,消失的也快,沖孩子發完火,緊接著就開始後悔,趕緊跟孩子說對不起,但是發出去的火,就像潑出去的水,對孩子的傷害已經造成了,有的媽媽看到孩子無動於衷的樣子,火氣會越來越大,但是孩子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讓媽媽的火氣趕緊消失呢?一個只有三四歲大的小男孩,給我們做出了示範。

一個只有三四歲大的小男孩動了媽媽的電腦:

媽媽:別亂動我的電腦

兒子:媽媽,你小點聲

媽媽:和你說了不能亂動

兒子:別凶我,我是你的小寶貝

媽媽:那你別動了好不好?

兒子:媽媽你再凶我,我就哭了

媽媽聽了徹底沒了火氣,這兒子是典型的先禮後兵呀,先是讓媽媽小點聲,然後對媽媽曉之以情個,咱倆是母子,分得那麼清楚幹啥呀,最後還來了赤裸裸的威脅,你在凶我,我就拿出殺手鐧了。難怪網友說,這個小傢伙段數實在太高了,情商可以直接找女朋友了。

哈哈,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個段子,一個男孩興沖沖找自己的哥們分享,我有女朋友了,哥們睡眼惺忪地說,道歉!男孩不明所以,但老實地說,我錯了。哥們問,錯哪了?男孩為難地說,不知道錯哪了,但就是我錯了。哥們滿意地點點頭,你已經具備談戀愛的基本素養了。哈哈,拿出哄女朋友的勁頭哄老媽,真沒錯。

媽媽的脾氣,對孩子影響非常大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假如母親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整天嘮叨和抱怨,那麼他的女兒就會變得尖酸刻薄和挑剔,她的兒子則會始終站在防禦的地位,怕受批評,儘量找機會表現自己的恭順。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寫道,如果我學到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到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媽媽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情緒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而孩子在剛一出生的時候,情緒機制基本為零,他們並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通過跟身邊大人的互動,進行參考和模仿,在無意之中學會了情緒管理的方法。

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所以媽媽的性格,對孩子至關重要。在心理學上有一個「仿同」的說法,就是說孩子會把媽媽的個性,不自覺地吸納為己有,並表達出來,所以有一個好脾氣的媽媽,孩子是溫和平靜的,而如果有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也很容易情緒極端。

說了這麼多,媽媽們都會問,知道發脾氣不好,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如何才能處理自己的情緒呢?

媽媽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1、媽媽要保持精神上的放鬆

如今生活壓力更多地落在了媽媽身上,若媽媽也是一位職場女性,那麼她的壓力就會成倍地增加。家務家庭的各種開銷,孩子的教育以及各種瑣碎的問題都會讓他的情緒處於緊繃的狀態,就像一張弓拉的越慢,它反彈出去的力量就會越大,可能一件小事就會讓他發脾氣,但如果一個媽媽精神特別放鬆,那麼他的包容度就會越高跟孩子相處起來就會越愉快。

這裡也在提醒所有的爸爸家庭是需要維護的妻子的情緒也是需要關注的並不是掙錢養家,就可以回到家裡,葛優癱爸爸,適當的緩解媽媽的情緒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適當的陪伴孩子,讓媽媽休息一下,感覺到被關心被理解,在情緒上就會對孩子特別好。

2、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媽媽之所以總是發脾氣,因為她把自己困在了方寸之間,媽媽應該多出去走走,見見朋友,聊聊天,散散心,換個環境,心境也就會變得不一樣,即使是全職媽媽,也不要把自己弄得特別忙,特別累,也不要對孩子事無巨細,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凡事親力親為,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學會獨處,越是對孩子細心的媽媽,孩子就越粘人,媽媽應該適當的放放手,讓自己有休息的時間。

3、找親近的人傾訴

生理學家研究發現,傾訴可以讓大腦情緒中樞得到緩解,有助於減輕痛苦,總是把問題壓在心裡,媽媽怎麼能夠放鬆和快樂呢,他又怎麼能夠給孩子穩定的情緒?如果實在繃不住,可以哭一哭,這是最低成本的發泄方式,美國曾有科學家找了200名男女做過相關的哭泣研究,其中大部分的人感覺,哭過之後情緒狀態就好了很多,就像劉德華唱的那首歌一樣,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女人哭就更理所應當了。

但這裡要提醒媽媽們,找傾訴對象也是有講究的,如果老公天生木訥,跟你的思維不在同一個頻道,那麼找他傾訴等於對牛彈琴,還有可能說著說著就吵起來,讓媽媽的情緒會更壞,所以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傾訴是再好不過的了。

其實媽媽沖孩子發火,問題並不出在孩子身上,所有的孩子都會調皮,他在成長當中肯定會犯很多的錯誤,這是可以原諒和理解的,媽媽們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要學會釋放和解壓。

聽到過一句話,為什麼你總是愛沖孩子發火,是因為你又窮又累。雖然有失偏頗,但卻說明了一個問題,媽媽對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的恐懼,以及家人的冷漠,是造成媽媽情緒失控的主要原因,想要解決情緒問題,這才是根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br1kXEBrZ4kL1VijU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