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編語文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
第三單元(課內)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注釋】
1.東皋(gāo):詩人隱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近。
2.徙倚(xǐyǐ):徘徊,來回地走。依:歸依。
3.秋色:一作「春色」。
4.落暉:落日。
5.犢(dú):小牛,這裡指牛群。
6.禽:鳥獸,這裡指獵物。
7.採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後 ,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採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採薇」代指隱居生活。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注釋】
1.黃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民國初年被火焚毀,1985年重建,傳說
古代有一位名叫費禕的仙人,在此乘鶴登仙。
2.昔人:指傳說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駕鶴過黃鶴山〔又名蛇山〕,遂建樓。
3.乘:駕。
4.去:離開。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飄蕩的樣子。
9.川:平原。
10.歷歷:清楚可數。
11.漢陽:地名,現在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與黃鶴樓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
13.鸚鵡洲: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西南,根據後漢書記載,漢黃祖擔任江夏太守時,在此大宴賓客,有人獻上鸚鵡,故稱鸚鵡洲。唐朝時在漢陽西南長江中,後逐漸被水沖沒
14.鄉關:故鄉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注釋】
1.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使:出使。
2.單車:一輛車,車輛少,這裡形容輕車簡從。問邊:到邊塞去察看,指慰問守衛邊疆的官兵。
3.屬國:有幾種解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於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後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
4.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
5.歸雁:雁是候鳥,春天北飛,秋天南行,這裡是指大雁北飛。胡天:胡人的領空。這裡是指唐軍占領的北方地方。
6.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雲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雲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
7.長河:指流經涼州(今甘肅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條內陸河,這條河在唐代叫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8.蕭關:古關名,又名隴山關,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並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注釋】
1.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山形上合下開,狀若門.
2.遠:遠自。
3.楚國:楚地,今湖北、河南一帶。其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境域。
4.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5.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6.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下來。
7.海樓:海市蜃樓,海市蜃樓,亦稱「蜃景」,是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這裡狀寫江上雲霧的變幻多姿。這裡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8.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9.萬里:喻行程之遠。
【注釋】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注釋】
1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2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3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4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裡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不久。雲腳低: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雲很低,所以說「雲腳低」。點明春遊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裡指低垂的雲。
5 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6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7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8淺草:淺淺的青草。才能:剛夠上。沒(mò):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淺淺的青草剛夠沒過馬蹄。
9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厭。
10足,滿足。
11陰:同「蔭」,指樹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第六單元(課內)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釋】
1.結廬:建造住宅,這裡指居住的意思。
2.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爾:為什麼能這樣。爾:如此、這樣。
5.悠然:自得的樣子。
6.見:看見(讀jiàn),動詞。
7.南山:泛指山峰,一說指廬山。
8.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9.相與還:結伴而歸。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
1.破:被攻破。
2.深:茂盛;茂密。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驚:使……驚動。恨別:悲傷,悔恨離別。感時:感傷時局。
4.烽火:古時邊疆在高台上為報警點燃的火。這裡指戰爭。
5.抵萬金:抵:值。
6.白頭搔更短:搔:抓,撓。短:少。
7.渾欲不勝簪:渾:簡直。欲:將要;就要。不:禁不住。勝:能承受。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注釋】
1.黑云:厚厚的烏雲。這裡指攻城敵軍的氣勢。
2.摧:毀壞。這句形容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機形勢。
3.甲光:鎧甲迎著太陽閃出的光。甲,指鎧甲,戰衣。
4.金鱗:形容鎧甲閃光如金色魚鱗。金:像金子一樣的顏色和光澤。
5.角:古代軍中一種吹奏樂器,多用獸角製成,也是古代軍中的號角。
6.塞土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濃艷得近似紫色。
7.燕脂:即胭脂,一種紅色化妝品。這裡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胭脂凝成。據說長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
8.臨:抵達。
9.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縣,向東南流入大清河。「塞上」一作「塞土」
10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戰鼓聲沉悶而不響亮。
11聲不起:形容鼓聲低沉;不高揚。
12黃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戰國燕昭王所築,置千金於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攬隱士。
13玉龍:指一種珍貴的寶劍,這裡代指劍。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注釋】
1.折戟:折斷的戟。戟,古代兵器。
2.銷:銷蝕。
3.將:拿起。
4.磨洗:磨光洗凈。
5.認前朝:認出戟是東吳破曹時的遺物。
6.東風:指三國時期的一個戰役──火燒赤壁。
7.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輕時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後任吳軍大都督,曾參與赤壁之戰並為此戰役中的主要人物。
8.銅雀:即銅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建造的一座樓台,樓頂里有大銅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樂處。
9.二喬:東吳喬公的兩個女兒,一嫁前國主孫策(孫權兄),稱大喬,一嫁軍事統帥周瑜,稱小喬,合稱「二喬」。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釋】
1.星河:銀河。
2.轉:《歷代詩餘》作「曙」。
3.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4.天語:天帝的話語。
5.我報路長嗟日暮:路長,隱括屈原《離騷》:「路曼曼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隱括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之意。嗟,慨嘆。
「我報」二句:意謂人生路長而時光漸晚,徒有詩才,志事難酬。報,回答。路長:意仿《離騷》上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王灼《碧雞漫志》云:李清照少時便有古詩名氣,「才力華贍,逼近前輩。」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會,其才華被扼制,不能有所作為,故說「謾有」。謾:徒,空。驚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勢聊短述》有「語不驚人死不休」詩句
6.九萬里:《莊子·逍遙遊》中說大鵬乘風飛上九萬里高空。
7.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
8.蓬舟:像蓬蒿被風吹轉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吹飛,喻飛動。
吹取:吹得。
9.三山:《史記·封禪書》記載: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見,但乘船前往,臨近時就被風吹開,終無人能到。
課外古詩文
庭中有奇樹
佚名 漢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贈從弟(其二)
劉楨 (魏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採桑子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