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生機大會的名頭,今天我抽出時間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
(像個站在古文化門口的孩子)
我的網名是三個小布丁,原因是我24歲那一年的夏天,愛人批發的小布丁雪糕,我一口氣吃了三個。
今年我49歲,這個網名,我用了25年。
2015年初,我就以這個網名在頭條開了頭條號,因為文章多是原創,很快就成了優質頭條號,再後來頭條給原創者規範帳號,認為三個小布丁的名字不像一個品牌,讓我再想一個名字。
學中文,自然喜歡錢鍾書,當然,也就會記得他的《談藝錄》,當然,這個名字不是他最早使用的,明代的徐禎卿寫的詩話集也叫這個名字。
我喜歡篆刻,8歲那年開始自學,也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一些。對於篆刻,極愛吳昌碩,因此,他的兒子吳東邁編了一本書叫《吳昌碩談藝錄》。於是,「談藝錄」這個名字湧上心頭,就叫它了,它至少蠻像個有品牌意義的帳號,幸好,它還沒有人用。
(錢鍾書的《談藝錄》)
我當然不敢自比這些大人物,但有了追比先賢之心總能讓人進步更快吧!
很快,這個頭條號竟然有了超過10萬的粉絲,我想,是這些推送的內容有點價值,所以他們關注了我。
因為喜歡篆刻,自然也就喜歡書法,學中文,自然又喜歡中國的詩詞,也由此會涉及一些中國古典名著的內容,也正因此,這個頭條號推送的都是這些與中國古文化相關的內容,實質上,我就是一個中國古文化的偏執者,雖然還不算狂熱。
我學習,記下自己的讀書筆記;我思考,記下自己的所思所得;我實踐,記下自己的實踐經驗……更重要的是,我願意分享自己的所思所學所得給大家,至少我推送的這些內容是我帶著真誠的分享之心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出來的。
堅持原創,堅持中國古文化的方向,聚焦於書法篆刻領域,這仍然是未來這個頭條號所堅持的寫作、分享內容的方向。
謝謝你喜歡我!
(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