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叔叔好可憐,我們給他點錢吧」
「別過去,有手有腳的不去工作,一看就是騙子」
媽媽拉著孩子,快步離開。
地鐵口、天橋、火車站,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發生。
一分錢都不給,不是因為吝嗇,而是我們害怕,有人故意披著「可憐」的外衣,利用善心賺錢。
可天真的孩子們,遠不如大人這麼「深思熟慮」,他們只會在第一時間,本能地伸出小小的援手。
5歲的Hailey跟媽媽買完東西,走出門的時候撞見了一個流浪的老漢。
「媽媽,我們給他個三明治吧。」
老漢餓了好幾天肚子,臉色都發青了。善良的Hailey從書包掏出了自己的食物,分給了他。
三明治雖然冷掉了,但對一個常年露宿街頭,看盡人間冷暖的人來說,卻是這輩子吃過最美味的食物。
走到轉角處,Hailey和媽媽遇見了一個因戰爭失去雙腿的老兵。
「媽媽,我們給這個叔叔買點吃的吧。」
「孩子,我們剛買完東西,已經沒有多餘的錢了。」
家用緊張,媽媽只能為難地搖搖頭,可女孩依然眼巴巴地像小狗一樣看著她。
「而且,我們不可能幫助所有的人。」對於女兒「泛濫的愛心」,媽媽既感動,又頭疼。
Hailey喪氣地垂下頭,一路上生悶氣似的不開口。媽媽也不在意,想著孩子都是三秒鐘記憶,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女兒的一個舉動,讓媽媽從此大為改觀。
「她一個人蹲在院子,把一粒粒種子埋進土裡,有模有樣的,跟個小農夫一樣。」
本以為她是在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可細問下,女兒的回答讓媽媽瞬間眼淚盈眶。
「我想自己種菜的話,不用花錢也能給流浪漢叔叔們送吃的了。」
別人家的孩子放學回來第一件事是開電視、玩手機,可Hailey卻是跑到爸爸的書房,抱起一本厚厚的園藝書,「研究」怎麼把後院的菜種好。
建圍欄、除雜草、趕害蟲,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白,到不輸給大人的「老菜農」。
女孩在幾個月後,終於迎來自己的第一次勞動成果——幾根小蘿蔔、幾把豆子。
繞了好幾個街區,Hailey才找到幾個月前遇到的流浪老兵,把打包好的「禮物」輕輕放在他的腿上。
拿出一個,咬上一口,嘴裡除了蔬果的清香,仿佛還能品嘗到一絲太陽的溫暖。
一傳十,十傳百,鄰居們被她的舉動感染了,也自發加入,把家裡的後院都開墾成菜園。
誰都沒想到,這菜一種,就是4年。
一個個摘下、洗好分裝,Hailey跟鄰居們跑遍了附近流浪漢的據點,把收成的蔬果塞到他們手裡。
一張張布滿灰塵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陽光。
成為朋友的他們,經常坐在一起聊天、玩耍。
一次下大雨,撐著傘走在放學路上的Hailey,經過街角時,看到流浪漢朋友蜷縮在角落,用撿來的報紙披在身上保暖。
「他們要是有個家,就不用總是睡在路邊了。」
聽到Hailey的話,媽媽直覺,這小孩心裡肯定在醞釀著一個「大計劃」。
果然就在第二天,媽媽在公園找到了放學後還遲遲沒回家的Hailey。
小小的身影,在雜物堆里翻找著還算完好的木板和布條。
回到家後,從書房裡拿來電鑽,在爸爸的幫助下,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鑽洞、釘釘子,拼接起一個基本的框架。
用刀子切割出細細長長的布條,塞進木板之間的空隙,裡頭才能防風保暖。
瘦弱的身軀,卻有著大大的能量。
頂著30多度的高溫,每一天,Hailey都悶在小小的空間裡,戴著厚厚的口罩,一層層地往牆上刷油漆。
鋪上木地板,裝上門窗,一個溫馨的小窩就誕生了!
鄰居們得知後紛紛前來圍觀,還幫她把房子搬到拖車上,載著駛向街角。
一個房子最多只能容納2個人,遠遠不夠。
Hailey的家人幫她在網上發布眾籌,希望更多有愛心的人可以一起加入。
當地的建材商也找上門來,願意用一半的價格把建材賣給他們。
在各界陌生人的支持下,11個小房子陸續送到了流浪漢的據點。
Hailey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後,引來越來越多外界的注目。
收到慈善機構寄來的3000美元後,她開心地跑到超市,精挑細選了各樣生活用品,在聖誕節前夜送到流浪孩子們的跟前。
「他們說,我是上帝派來的聖誕老人。」
對Hailey來說,孩子們燦爛的笑顏,就是最好的回禮。
就連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也開始紛紛用自己的行動表示支持。
有人從自家賓館拿出多餘的洗浴用品,分發給流落街頭的可憐人。
還有人特地在網上訂了幾大箱東西,快遞到Hailey家,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驚喜。
「我幫不了所有人,但愛可以!」
Hailey用自己的方式,給了全世界的大人一個「狠狠的教訓」。
世間再險惡,也別辜負了那一份善良。
下一次再遇到行乞者,你還會願意伸出援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