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別總吃藥,得靠養,每天吃一點養出好健康胃

2019-06-29   生如夏花妞

現在得胃病的越來越多了,而且年齡越來越小,有的甚至才幾歲,這個不僅跟飲食習慣有關係,還可能跟家族有關係,比如孩子的爺爺奶奶輩,有胃病的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給孩子嘴對嘴喂飯,應該禁止。

生了病得吃藥,但是胃病也要慢慢養,所以從吃上也得下功夫。小一些的小孩子們,更要注意胃的養護平時多吃一些養胃的食材。

我本人腸胃也不好,除了經常會煲一些健脾養胃的湯,也會有一些粥譜分享。煲湯也好熬粥也好,總不能天天折騰,吃多了也會膩人的。今天就換一種方法,這個好做又簡單,每天吃一點,慢慢把胃養好。

面前有一貼介紹過養胃的猴頭菇,今天我們就用猴頭菇粉做一種最平常的食物,不是餅乾哦,餅乾有工具限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

說起猴頭菇,有必要再碎碎念一下:猴頭菇可緩解胃部不適,促進胃健康,是最健康的食材,相比於吃藥這個安全多了。猴頭菇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可以有效的降低胃酸,從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用作,對胃潰瘍、慢性胃炎、胃酸高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材料:麵粉100克,猴頭菇粉4克,酵母粉1克,植物油5克

步驟:

1.先來和面,我用的自已做的猴頭菇粉,不知道的怎麼做的親們可以翻翻以前筆記單獨有一貼的介紹製作猴頭菇粉的。取一個大面盆,盆里倒入麵粉,倒入猴頭菇粉,倒入食用油,加入酵母粉。酵母粉我是直接加在麵粉里的的,現在天氣熱很好發酵,也可以先用低於40度的溫水把酵母粉化開,靜置十分鐘再倒入到麵粉里。

2.加入適量清水,把麵粉攪拌成面絮狀。不同地區麵粉的乾濕度不同,所以水量也有不同,水量基本是麵粉的二分之一以上,也就是100克麵粉比50克水以上,再根據實際情況添加就行了。麵糰和的軟一些蒸出來會蓬鬆一些,硬一些蒸出來口感會更實一些,看自已喜歡的口感加水。水可以換成牛奶,小寶寶做成輔食的話可以換成泡好的奶粉。

3.把面絮揉成麵糰,要揉光滑一些。

4.然後蓋上保鮮膜,把麵糰放溫暖處發酵,溫度不同發酵的時候也會有所不同。現在天氣熱不用烤箱發酵,直接室溫發酵也很快的,我這一小團面也就用了一個多小時左右。

5.發好的麵糰體積是原來的兩倍大,用手沾一點麵粉按下去小洞不回縮就行了。但是注意不要發過了,發過了麵糰會發酸。

6.然後把麵糰排氣揉好,多揉幾下麵糰表面才會光滑。有些親饅頭蒸出來表面凹凸不平,坑坑窪窪就跟麵糰揉的不好有關係,麵糰一定要揉到位揉上勁。麵糰揉到上勁就是最好用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揉著揉著感覺麵糰突然沒勁了鬆軟下來,麵糰表面從光滑到有裂開,這種程度就行了。這個要多揉幾次就能體會到了。

7.今天特意給家裡的兩個一歲小娃做了一 些小個的饅頭,所以用了一些花型模具。準備一個漂亮的花型模具,我用的胡蘿蔔的,這樣工具很好買,一淘一大把,餅乾模具,花型模具都行。

直接蒸大饅頭的親可以跳過後面這幾步驟。把麵糰用擀麵杖擀成1厘米厚的面片。

8.把麵糰用擀麵杖擀成1厘米厚的面片。

9.模具抹上油防粘,然後把模具印在面片上,印出花型。

10.鍋里加水準備好,把印好的花形小饅頭放到鍋里,醒發20分鐘,作為2次發酵。這個過程不能省,否則蒸出來的饅頭會起發不好,不蓬鬆。

11.醒發好後蒸熟饅頭就行了,我這個也就用了不到十分鐘,大一些的饅頭可以蒸15-20分鐘。蒸好後再捂一會再揭開鍋蓋。

多麼超級可愛的小饅頭,一次多蒸點放冰箱冷凍好,吃的時候再蒸一下就可以了。把猴頭菇粉加入到麵粉里蒸成饅頭,只要吃飯的時候吃一兩個就可以了,一天一點慢慢養胃,堅持下去。

小貼士:

1.食材量小,做的多的要相應增加,500克麵粉可加入4-6克酵母粉。

2.加入食用油的目的是為了讓蒸出來的饅頭更鬆軟。

3.油儘量不要用色拉油,沒有什麼特殊味道的食用油就行了。蒸饅頭是冷水上鍋還是熱水上鍋,沒有什麼特別要求習慣問題,我是冷水上鍋的,熱水上鍋蒸的親們,記得饅頭放入鍋里時不要立即蓋上蓋子,要把下面的冷氣頂出去再蓋上蓋子,不然會有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