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楊
來源:首條財經——首條研究院
近日,鹽津鋪子披露2019年報,成為A股率先發布業績的零食類企業。
年報顯示,全年實現收入14億元,同比上升26%,歸母凈利潤1.28億元,同比上升81%。其第四季度實現收入4.2億元,同比上升18.3%,歸母凈利潤3823萬元,同比上升148%。
雙增背後
公開信息顯示,鹽津鋪子成立於2005年,2017年2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主要從事小品類休閒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鹽津鋪子」和「憨豆先生」系列休閒食品。
細分產品看,烘焙產品、休閒豆製品-魚糜製品、休閒豆製品-豆乾類以及肉(魚)產品收入占比均達10%以上,合計收入占比接近70%,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2019年,「網紅食品」辣條類產品銷售增長明顯,增幅高達138倍,收入占比也從2018年的0.03%躍升到3.53%。
此外,公司重點打造核心新品,2019年上市「純蛋糕」、「乳酸菌小口袋麵包」、「華夫餅」、「黃油麵包」等系列烘焙新品,烘焙產品收入占比提升10個百分點,成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從市場看,華中、華南、華東仍為公司的三大主要產品市場,三地區合計收入占比達到85%。
第一大市場華中市場,2019年收入提升20.97%,儘管收入占比較去年同期有小幅下滑,但仍保持明顯優勢。
想必之下,西南市場成長表現最為突出,實現翻倍增長,與華北市場拉開較大差距。而華北市場也是業績唯一下滑區域。
自主製造 線上線下融合
不難發現,這位零食巨頭交出了一份亮眼業績單。
分析來看,雙營銷模式不容忽視。
鹽津鋪子年報披露,公司的營銷網絡以「直營商超主導、經銷跟隨」,與大型連鎖商超保持緊密合作。公司前5大客戶包括沃爾瑪系統、步步高系統、大潤發系統、華潤萬家系統以及杭州赫姆斯食品有限公司,合計占2019年總營收的26.25%。
值得注意的是,披露年報的同時,鹽津鋪子還一同公告了收購控股子公司鹽津電子商務餘下25%股權的事項。收購完成後,鹽津鋪子持有鹽津電子商務的股權增加至100%。由此推測,鹽津鋪子或許正加碼電子商務渠道的布局。
放眼行業,競品普遍採用此模式。
三隻松鼠在通過天貓商城、京東、自營手機APP等線上平台進行銷售的同時,也在通過投食店、松鼠聯盟小店等方式開拓線下渠道。
另一家剛剛登陸A股的零食巨頭——良品鋪子,也在不斷融合優化線上線下模式。數據顯示,良品鋪子來自線上的營收占比從2016年33.69%上升至2018年45.52%。
不過,與兩者不同的是,鹽津鋪子一直採用「自主生產」模式。其董事長張學武曾強調,與來伊份、良品鋪子、三隻松鼠最大的不同有兩方面,一、鹽津鋪子產品為自主製造。二、營銷渠道模式,他們是特有渠道,鹽津鋪子是全渠道銷售。
自主生產優勢在於,品控更有保證,這在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度持續上升的當下,至關重要。同時,自主生產也將各環節利潤留存在公司,保證盈利能力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此外,得益於全產業鏈,鹽津鋪子有能力快速啟動新品開發和優化。通過小批量、快速試錯、試新,不斷疊代產品體系,迎合消費需求,打造強消費力產品。
得益於此種模式,鹽津鋪子實現了從新品研發到生產銷售的無縫對接,業績高增也就不足為奇。
看點頻頻
2020年,鹽津鋪子仍在夯實先發優勢:經營重點主要集中在渠道拓展,以及新品研發上,因此收入端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充裕的現金流也將為其快速拓展提供資金保障。不過,同時帶來的成本增加,也會是一大考驗。
線下市場上,鹽津鋪子將「川、渝、鄂」打造為第二根據地市場。以「以客戶為中心」,以「辦事處」為核心運營單元,創新實施「店長制」運營模式;建立定量裝營銷事業部,重點發力定量裝市場。
線上市場上,創新採用「小組制」運營模式,培育零食大禮包、魚豆腐、豆乾、短保烘焙等大爆款產品。「鹽津鋪子」、「焙寧」、「滿口香」等品牌分別在線上切分不同市場。
新品研發上,烘焙板重點研發上市新品包括小小麵包、沙琪瑪、米餅等;休閒零食板塊,重點強化「鎖鮮裝」系列產品的研發及上市。
不難發現,鹽津鋪子的2020年,依然不乏看點。個中表現,首條財經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首條財經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