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五(17日)將開啟新年首次外事出訪,對緬甸進行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9年再次訪緬。習近平主席行前在緬甸多家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從政治互信、務實合作、人文交流等層面盛讚兩國友好合作關係,表示希望通過此訪,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緬命運共同體,續寫千年胞波情誼的嶄新篇章。
習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對發展新時代的中緬關係提出了四點倡議:
一要加強戰略溝通,擘畫雙邊關係新藍圖。中緬兩國山水相連,邊境線長達2000多公里。2011年5月,中緬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當前,兩國高層交往頻繁,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持續穩定發展。中國堅定支持緬甸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緬甸政府為推動國內和平與民族和解所作努力,支持緬甸在國際舞台維護正當權益和國家尊嚴。緬甸則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給予中方堅定支持。中方倡議,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深化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兩國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將有助於為推進中緬全面合作奠定牢固的政治基礎。
二要深化經貿往來,注入互利合作新動能。中國是緬甸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重要的投資合作夥伴。2019年,中國自緬進口額達到440.1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42.8%。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緬甸積極響應。翁山蘇姬國務資政兩度赴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親自領導緬方建立共建「一帶一路」實施領導委員會,展現出加強對華務實合作的意願。
作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抓手,中緬2017年12月就共建中緬經濟走廊達成共識。隨著中緬油氣管道、皎漂經濟特區、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等一批支柱項目陸續取得進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迎來重要機遇。以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為例,截至去年11月底,已累計為緬甸帶來直接經濟收益5.2億美元。外界注意到,中國領導人此次在署名文章中專門提出,要推動中緬經濟走廊框架從概念轉入實質規劃建設階段,深化兩國在互聯互通、電力能源、交通運輸等領域務實合作,有力推動中緬互利合作釋放更多惠民紅利。
三要加大交流互鑒,增添「胞波」情誼新內涵。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交往史中,中緬人民結下深厚情誼。伴隨中緬關係深入發展,兩國民眾交往日益活躍,文化、藝術、考古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豐富多彩,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赴緬甸觀光旅遊。兩國友好民意基礎有望通過今年舉辦的一系列活動被進一步夯實。
四要增進協調配合,開創地區和平穩定新局面。緬甸是東協重要成員國,中緬近年來在中國—東協、瀾湄合作等機制下保持著良好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的不斷抬頭,中緬60多年前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愈發凸顯出重要的現實意義。中緬應繼續加強多邊機制框架內的合作,為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貢獻力量。
今年是中緬建交70周年。中國領導人新年首次出訪選擇緬甸,充分體現出中方對中緬關係的高度重視。對於習近平主席此訪,緬甸各界抱以熱切期待。緬甸駐華大使苗丹佩日前撰文指出,此訪一定會成為緬中關係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不僅開啟兩國慶祝建交70周年的大幕,也彰顯雙方在彼此核心問題和國際事務上相互理解與支持。
相信隨著各領域合作深化,新時代的中緬關係必將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大福祉,為地區和平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積極動能。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眾號cssn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