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從「要我練琴」,變成「我要練琴」

2020-02-22   吉他范兒

孩子在看電視,你催練琴;看見孩子在玩,你催練琴;結果孩子「人在琴邊,心在電視「這種情況有過嗎?

方法一:練琴也要有「節奏」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分配好練琴和娛樂的時間。比如他想如何安排一天,何時練琴,何時做功課,何時看電視或遊戲,儘量尊重孩子的選擇,並讓孩子自己想過之後做出承諾。制訂計劃後,每天定時練琴,這樣也可以同時培養孩子人格的養成與規律的生活習慣。(TIPS: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引導孩子在早上安排練琴,早上練琴比晚上練琴效率要高)


終於開始練琴了,「喝水」、「上廁所」、「撓痒痒」、「合理要求」接踵而來,你該怎麼辦?


方法二:練琴也要有「休止」


練習的時間長度,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而定。其實不必要求孩子一開始就要長時間地去練習,要看小孩的個性,對於耐力好的孩子,可以每半小時提醒他活動一下!對於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應採取"少量多餐"的方法,家長與孩子商量決定,合理安排「休止」,將注意力集中在提升每段「短暫「練琴的效率上。


孩子練琴時,家長該怎麼做?你思考過嗎?

方法三:練琴也要有「觀眾」


父母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孩子在一旁練琴,或處在其它嘈雜的環境,都會影響練琴的效果。如果家長為小孩陪練,或者孩子練琴的時候大家安靜地在一旁看書、休息,也可以告訴孩子大家都在欣賞他的練習,這樣沒有干擾並且充滿鼓勵的練習效率會更高。


樂曲中有那麼幾段,孩子總是不熟練,該怎麼幫助孩子?


方法四:練琴也要有「重點」


對於有一定程度的學生,這是練琴最常見的問題——每次總喜歡從頭練,一遍一遍完整地練。結果,前面的越來越流暢,難點卻不能很好地解決,後面的依舊不熟練。練琴要注重解決難點,對難點應採取分首,分段,慢練,多練的方法。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其記憶力,理解力,自制力都有限,剛學會的東西,一會可能就忘了,所以必須加以輔導,家長沒有時間輔導可找陪練老師輔導,不能不管不問。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孩子獨立練琴能力的增加,可逐漸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