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下周一富時和標普就要提高A股納入比例,上文我們從外資凈流入TOP10分析了外資青睞個股,但換個思路,外資凈流出個股會不會也有抄底機會呢?
從Choice拉下年初以來外資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凈流出個股TOP10,我們耳熟能詳的五糧液、貴州茅台、瀘州老窖都在其中,甚至連生產牛欄山二鍋頭的順鑫農業也在其中,外資凈流出個股竟然集中在白酒板塊,要知道白酒尤其是茅台一直是A股的信仰,信仰就此崩塌了嗎?
圖:年初以來外資凈流出個股TOP10(數據來源:Choice)
一、白酒股仍被外資重倉持有
一般來說,資金流出某隻個股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不看好該股的發展前景,清倉式減持,二是該股短期漲幅過高,落袋為安,規避短期風險。
為了找到外資流出白酒板塊的真正原因,我們逐條來分析,首先看下外資是不是清倉式減持。
我們拉下截至今年6月末外資持股市值排名,貴州茅台、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仍在外資持股市值TOP10內,其他如伊利股份和興業銀行也在TOP10內,主要凈流出個股並未遭到外資清倉式減持。
圖:外資持股市值TOP10(數據來源:Choice)
年初以來,五糧液、貴州茅台、順鑫農業、瀘州老窖的漲幅分別為173%、98.49%、121.62%和125.65%,除了順鑫農業接近翻倍外,其他漲幅均在120%以上,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僅為29.62%。
業績上,上半年五糧液、貴州茅台、順鑫農業和瀘州老窖營收和利潤雖然出現了較大上漲,但離翻倍還較遠,業績不足以支撐白酒股出現翻倍行情,白酒短期漲幅過大,外資趁勢落袋為安也可以理解,那不禁要問,這幾隻白酒股的未來前景如何呢?
圖:上半年主要酒企營收和凈利潤漲幅(數據來源:Choice)
2
白酒股仍值得期待
1.白酒股業績增長勢頭足,高端白酒獨領風騷
白酒股業績增長勢頭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橫向來看,白酒板塊業績增長在主要板塊中排名前列;2.縱向來看,2014年白酒板塊業績觸底後一直保持高增長勢頭。
橫向來看,上半年食品飲料板塊營收同比增長14.01%,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1.36%,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七,食品飲料細分板塊中白酒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均位居第一。
縱向來看,受白酒漲價和高端酒企銷量增長影響,2014年白酒板塊業績觸底反彈後,白酒板塊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快速復甦,基本上都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
個股方面,上半年白酒板塊實現歸母凈利潤443億元,其中貴州茅台凈利潤200億元,占比45%,五糧液凈利潤93億元,占比21%,瀘州老窖凈利潤28億元,占比6%,白酒板塊凈利潤基本被這3家所代表的高端酒企所拿去。
此外,高端白酒內部也呈現出市場集中度提升的趨勢。2012-2018年,茅台、五糧液和瀘州老窖所占高端白酒市場份額從74%提升至98%,可謂是投資白酒股就是投資這三家了。
2.貴州茅台——量價齊升的高端白酒龍頭
貴州茅台是由貴州省國資委控股的高端白酒生產企業,其產品主要是茅台酒和系列酒。2018年,其茅台酒營收655億元,占公司營收的85%,系列酒營收81億元,占公司營收的10%。
茅台酒之所以稀缺主要是因為其釀造的特殊工藝,除了眾所周知的地理環境要求外,茅台酒的生產周期更是長達5年,整個過程包括生產一年、陳釀三年、勾兌後再放一年罐裝出廠。
得益於茅台酒生產周期固定,其產量估算也較為簡單,當年基酒產能的85%對應的就是4年後出廠的茅台酒銷量。
根據歷年基酒產量推算,2020年茅台酒銷量約3.5萬噸,2024年有望達到4.8萬噸,而2018年茅台酒的銷量僅為3.2萬噸,茅台酒銷量仍有50%的增長空間。
價格方面,茅台酒價格的上漲固然有炒作的因素存在,但也離不開居民收入的提升。2018年,53度茅台酒零售價與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為2%,而2012年時這一比值曾高達3.7%,近幾年茅台酒出廠價漲幅大幅跑輸居民收入提升水平,茅台酒價格仍有一定提升空間。
3.五糧液——進取的追隨者
五糧液是由宜賓市國資委控股的高端白酒生產企業。其產品分為高價位酒(銷售含稅價格120元以上的產品)和中低價位酒。2018年,其高價位酒營收302億元,占比76%,中低價位酒營收76億元,占比19%。
歷史上,五糧液營收和單價都曾經高於茅台酒,後因盲目擴張子品牌,在和茅台的競爭中逐漸敗下陣來,近年來,五糧液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推進渠道改革等方式以提振公司競爭力。
產品結構調整方面:今年4月,五糧液清理了22款系列酒產品,將系列酒品牌數從800個縮減到45個左右。
渠道改革方面:公司推進渠道扁平化建設,增加小經銷商數量,以加強對終端的掌控能力。前五大經銷商占比由2014年的23.9%降至2018年的10.9%。
改革成效明顯,2018年五糧液高價位酒的銷量增速已經超過茅台酒,且券商預期這種超越有望保持下去,這也是今年五糧液股價大幅跑贏茅台的主要原因。
從公司規劃來看,五糧液2018年投放量約2.2萬噸,公司計劃2020年投放量達到3萬噸,銷量增幅達36%,超越茅台9%的增幅。
價格方面,在調整產品結構、推進渠道改革後,公司普五出廠價和53度茅台酒出廠價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今年6月,第八代五糧液上市,出廠價由789元/瓶提升至889元/瓶左右,其他產品價格也有所提升,五糧液有望再次追趕茅台。
4.瀘州老窖——五糧液的跟隨者
瀘州老窖的控股股東是瀘州市國資委。和貴州茅台、五糧液主打高端產品不同的是,瀘州老窖採取了高端+中端+低端酒同步發展的戰略。2018年,其高、中、低端酒的營收分別為64、37和28億元,占公司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9%、28%和21%。
布局方面,瀘州老窖也一度犯了五糧液盲目擴張子品牌的錯誤,2015年,公司重新梳理品牌,逐步形成高端的國窖1573和中端的窖齡+特曲的產品布局。
在產品戰略跟隨五糧液的同時,瀘州老窖在定價上也緊盯五糧液,2013年,瀘州老窖一度將價格提到高於五糧液的水平,但換來的卻是銷量的急劇下挫,自此以後,瀘州老窖在價格上緊盯五糧液,未來隨著五糧液價格提升,國窖1573價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銷量方面,2018年瀘州老窖的國窖1573銷量為6500噸,按照規劃,2020年有望達到1.5萬噸,增幅為131%,遠超貴州茅台和五糧液的增幅。
綜上所述,外資大規模流出白酒板塊主要是因為今年白酒板塊漲幅過大。展望未來,以貴州茅台、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為代表的高端白酒企業銷量仍有一定提升空間,此外,受益於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茅台酒價格仍有一定提升空間,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也必將採取跟隨策略,量價齊升,白酒板塊仍是外資布局的重點。
本文作者:張檳
執業編號:A0740618100005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您投資的依據,您須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請您確認自己具有相應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所涉及個股僅作案例分析和學習交流,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