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到地產行業傳統旺季「金九銀十」了,買房的人必然需要到家居市場上採購一通。消費升級趨勢下,人們對居住的環境要求更高,人們肯花大價錢來提升居住的品味,即便到十八線城市,裝修的也都不賴。
這對於家居企業來說當然是機遇。然而,家居行業也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家居店隨處可見。在地產行業沒有見到明顯復甦的情況下,將會大浪淘沙,只有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家居企業才有可能倖存。
今天我們就主要為大家介紹一家有一定規模,業績有所回暖,且經營現金流數據同時回暖的家居企業——美克家居。
一、轉變思路,業績回暖
美克家居主營產品包括實木家具、沙發、飾品等,產品定位中高端,從家具製造、零售批發實現全產業鏈一體化覆蓋。營銷渠道覆蓋中國、美國和亞太地區。國內以零售家居商品為主;國外則是批發家具商品為主。零售家居和批發家居兩大業務比例約為7:3。
去年四季度,美克家居營收增速突現斷崖式下跌。但今年以來,業績增速連續兩個季度小幅回暖。今年上半年,美克家居實現營業收入27.09億,同比增幅7.27%;實現歸母凈利潤2.16億元,同比增長5.11%。
圖:美克家居單季度業績及增速
業績回暖原因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窮則變,變則通」。業績增速大幅下滑,公司沉靜下來,快速轉變經營思路。
報告期內,公司深化門店營銷管理,通過數字化精準營銷、商品優化及跨品牌銷售,實現了國內直營業務的穩定增長。公司上半年新開9家直營店,關店調整8家。在店面調整基礎下,上半年直營業務仍實現了穩定增長,實屬不易。
公司目前有直營和加盟兩種業態。近年來,公司加盟門店比例大幅提高。2018年底,加盟店占總體門店數的比例為55.73%,相較2015年的36.24%有了明顯的增長。
上半年加盟業務稍有拖累,這主要是由於季節性因素影響,上半年一般是招商開店的淡季,下半年新開加盟店數目或將增加,加盟業務有望企穩。
「牆內牆外齊綻放」。公司國內業務實現增長之外,外銷業務也實現了較高速增長。2018年底,公司逐漸將產能遷移至越南。今年一季度產能開始爬坡,二季度集中發貨,從而使得二季度外銷收入實現了25.8%的較高增速。
另外,公司上半年還啟動了兩大新業務,分別是定製衣櫃和To B業務(包括與地產商進行合作)。這兩大業務契合消費升級的趨勢。
定製衣櫃的好處能夠最大程度匹配空間和氛圍,更有設計感。To B業務則主要是承包酒店的軟裝,以及與地產公司和硬裝公司合作,來實現軟硬裝整體交付。
7、8月份家居訂單回暖,主要就是來自整裝和工裝業務的增長。下半年,房地產竣工數據有望回暖。目前,保利和金科等地產企業中報披露的竣工面積同比增幅都超50%。
精裝修房的滲透率目前還較低,未來,有望保持高景氣度。因此,美克家居的轉型正當其時。雖然競爭對手也不少,但做總比不做好。
上半年,公司針對核心供應鏈環節進行了改進,供應鏈交付周期比2018年更短更快(快了8天),實現了高達96%的商品滿足率,庫存規模降低13%,存貨從年初的22.99億元下降到19.93億元。
除了在收入端下功夫,公司還在費用端進行了優化,主要是加強了營銷費用的管控,上半年銷售費用同比下降了5個百分點。從這些措施可以看出,公司為了業績重回增長通道也是蠻拼的。
二、多品牌矩陣,搭建家居生態鏈
美克家居是為數不多的多品牌運營的家居企業。公司目前擁有7個品牌,包括美克美家、Rehome、yvvy3個直營品牌;A.R.T.、A.R.T.西區和Jonathan Richard 3個加盟品牌;和1個線上品牌恣在家。
截至2019年6月30日,美克美家共有108家門店;ART和ART西區合計共有193家門店;Rehome為17家門店;yvvy則為8家門店。Rehome和yvvy實現較好增速,分別同比增長13%和11%。
美克家居的品牌矩陣一般是獨立經營,但上半年公司從「新零售」中獲取到了靈感,打造了家居界的新零售。簡單的說,美克將旗下的品牌齊聚一堂,打造了美克美家武漢品牌生活館。
美克美家品牌以家具為主,而Rehome和yvvy則主要是小件裝飾品、家居用品以及餐廚這些小件為主,給空間帶來更多設計和美感,從而增加了顧客的粘性以及購買頻次。
類似於宜家這種,供人休閒時候逛,並不一定是目的明確的只吸引購買大家具的客戶,也通過小飾品來吸引客流,增加人氣。
這些措施立竿見影,美克家居各品牌之間的協同性更高,實現了家居全生態覆蓋,並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動能。
今年二季度,美克家居軟裝品類同比增速達到21%、飾品和床品則分別實現了61%和400%的高增速,家居生態鏈有了很好的效果。
三、大筆回購回擊質疑
上半年,雖然家居行業整體不景氣,但美克家居敢於率行業之先,進行大規模回購。截至8月19日,公司耗資5.89億元,累計回購1.3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48%)。這個回購資金規模、比例即便放到整個A股市場都排名靠前。
公司6月份有受到媒體文章的質疑,主要是指公司存在存貸雙高的現象,從而引發了股價大跌。
而其實,公司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入2.81億元,同比增長185%,現金流大幅改善。現金流難造假,也說明了公司財務健康。公司的大筆回購也證明了公司對遠景看好,以及公司資金的實力。
免責聲明
本文由投資顧問:張檳(執業編號:A0740618100005)進行編輯整理,僅代表個人觀點,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您投資的依據,您須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請您確認自己具有相應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所涉及個股僅作案例分析和學習交流,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