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本書,每一本書都擔當得起「家庭教育指導師」必讀

2020-04-22     花姐姐家庭教育

一年一度的書香節到了,各大網站圖書打折力度非常大,抓住這個時機,囤點書,可以省不少銀子呢。


很多小夥伴也在找我推書,以前都是入門書,這次難得的好囤書好機會,給花友們推薦一些硬核的書,把銀子省到底。


那做為家庭教育教育指導師,需要囤哪些硬核的書呢?


這就需要我們了解什麼是家庭教育。


趙忠心老師在《家庭教育》一書中寫道: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即由家庭里的長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對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實施的教育和影響。


我們可以把這個概念分解一下,首先就是在家庭教育中有兩個主體,一個是家庭里的長者,那在我們當今的家庭中主要是父母,另一個是子女。


其次是家庭里的長者對子女實施的教育和影響,通俗來說,就是關係。


總結來說,家庭教育就是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認識父母(自己);

2.認識孩子;

3.認識關係。


所以,接下來我將圍繞這三個方面的內容來推薦幾本書:


  1. 《人格心理學》;

為什麼要讀人格心理學呢?


有一句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管外部世界怎麼變化,人的性格都是比較穩定的。


注意啊,這句話並非是負面的,而是講人的性格是比較難改變的,沒有好壞。


比如,內向的人不太喜歡社交,外向的人喜歡交流,這些會伴隨他的一生。


只有了解這些,才能夠比較真實的面對自己,從而在家庭教育當中,更好的跟孩子相處。


例如,人們常說,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一個內向的父母不喜歡交際,這樣,在家庭教育當中,他可能就會自責,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夠把孩子帶好。


但是,我們說,內向外向只是一種特質,沒有好壞,了解自己的人格,順應人格天性,接納自己,做更好的父母,才能引導孩子。


2.《發展心理學》;



了解自己,還需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發展特點,這樣才能更好的跟孩子相處。


比如,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專注力不好,但是,如果了解孩子的注意力發展規律的話,就能更好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


那兒童的注意力發展規律是什麼樣的呢?


所以,讓5歲的孩子上40分鐘的大課,是不是不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呢?


那當孩子在課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你還會責怪孩子嗎,還會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煩惱嗎?


3.《社會心理學》

認識關係就需要了解《社會心理學》,因為社會心理學是關於社會互動的科學,以群體生活的心理學為基礎,以對人類反應,溝通以及本能和習慣行為的群體塑造類型為解釋出發點。「


家庭就是一個小的群體,在這個群體里人是怎麼反應,怎麼溝通,以及如何被塑造,這其實就是關係。


4《普通心理學》;

前面說的都是單一的因素,那心理學又是什麼呢?


這就需要我們再讀讀普通心理學,而《心理學與生活》是普通心理學裡比較經典的一本書。


心理學看似非常複雜,但總的來說只有以下幾個問題:


1.知,認知,就是我們怎麼認識世界的;

2.情,情感;

3.意,意志,


以及我們前面講到的人格特徵。


這是整個心理學的框架,那麼,讀普通心理學就能夠幫助我們建立一個好的心理學知識框架。


5《中國教育思想史》;

最後,一定要讀史,讀史才能幫助我們更為深刻的理解一個現象的深層次的原因。


比如現在很多家庭都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缺失的父愛+焦慮的媽媽+問題孩子的模式。


指責父愛的缺少,羨慕歐美國家的父親和孩子的父子關係。


但是,如果能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那麼你會理解中國才有「父愛如山」的說法。


因為中國的父親背負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有整個家族。

有句話叫「那有什麼歲月靜好,都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家庭里,這個人是父親。


我們說,解決關係問題的前提是理解,接納,當你不理解父親的行為的時候,如何能理解呢,對不對?


所以,讀讀咱們的思想文化史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你可能會問,我們選教材是選中國的教材還是國外的教材呢?


我的答案是,如果是興趣愛好,優選國外的教材,因為國外的教材語言有趣,補充的素材也非常豐富;如果是考試,優選國內教材,因為考試會國內教材來出。


好啦,以上就是家庭教育指導師必讀的五本書,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如有不同的見解,歡迎補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6iup3EBnkjnB-0zkYO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