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怕得癌症,不想得癌症,但是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做呢?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防癌科主任袁鳳蘭教授,日前在《養生堂》節目上公布了自己工作45年來的獨家防癌秘訣。
日常做到這些,患癌幾率會大大降低!
吃飯:餐桌上要有「211」
1 每天吃2斤蔬菜
隨著年齡增長,尤其是60歲之後,腸道蠕動變差,每天最好保證吃2斤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預防便秘的發生。
2 每天吃1斤水果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要攝入一斤水果,大多數水果維生素C含量豐富。袁教授表示,人體內如果缺乏維生素C,患胃癌、婦科腫瘤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3 每周不超過1斤肉
根據世衛組織的提示,肉食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一周一斤以內。
但最好在早餐和午餐時吃肉,晚上要少吃。在品種的選擇上,有一個口訣供大家參考:冬吃牛羊,夏吃鵝鴨,一年四季雞魚蝦。
4 每天1斤牛奶
中老年人每天還要喝1斤牛奶,再配上維生素D3(服用維生素D一定要先諮詢醫生),來幫助鈣的吸收,還能預防結直腸癌。
排便:馬桶上要做「2和3」
很多中老年人都飽受便秘困擾,長期便秘會大大增加結直腸癌症的發生幾率。
有些人會選擇吃瀉藥,專家提醒大家,長期吃瀉藥對身體有害而無益。除了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外,還有幾個小方法可以有效緩解便秘的問題。
1 2根手指促排便
排小便的時候,用兩根手指掐住指尖,十根手指都掐一遍,如果覺得還沒排凈,可以多揉一會兒。
排大便的時候,用食指和拇指掐住手指的根部,注意,哪一塊有疼點,就多掐一會兒。
2 3個動作腸暢通
除了上面提到的末梢神經刺激法,早上醒來後先別急著起床,做三個小動作也可以促進排便。
用大小魚際交替揉按腹部;
從右側向左側拍肚子;
空腹喝200毫升的溫開水。
經歷了一整夜的新陳代謝,早晨起來人體正處於「缺水」狀態。喝一杯水能清潔消化道、稀釋漸趨濃稠的血液,還有益於早餐的消化吸收。
運動:默念「615」
因為長期缺乏運動,導致腹部、臀部肥胖,身材就像棗核一樣腰腹粗、四肢細的人,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疾病發生的幾率都會增加。
所以,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要注意運動。
1 每天走6000步
50歲的時候,可以每天走一萬步;到了60歲,就開始減到8000步;等到70歲,她變為每天走6000步。
走路不要求多,這樣慢慢減量更能保護膝關節。
2 走路姿勢像個「1」
挺胸抬頭,保持良好的身體姿態,減少對脊柱的壓迫。精氣神好也能防癌。
3 揮臂抓「5」指
鍛鍊肩頸肌肉、手臂和手指靈活性、按摩手心穴位,有助於強身健體。
篩查:記住「15」和「40」
1 15
有腫瘤遺傳家族史的人,除了一般體檢外,一定要在比直系親屬的患癌年齡早15~20年時去腫瘤專科醫院或科室做防癌體檢。
(比如直系親屬55歲查出癌症,那麼你在35~40歲的時候就應該啟動防癌體檢)。
2 40
40歲以上人群,患癌風險明顯加大,需要更加重視癌症的定期篩查。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
圖片來源:BTV養生堂
編輯:高繼明 審核:朱蕗鋆
每天早晨七點鐘
關注養生中國(yangsheng-cn)
每天學點咱老百姓用的上的養生知識~
快和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分享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3qWwW0BMH2_cNUgmEH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