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無事,鬧鐘是關了的。
但萬萬沒有想到,居然7點半被酒店樓下打牛肉丸的聲音給吵醒。好吧,很「潮州」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也不錯。
之前去深圳就被科普了潮汕的滷鵝是一絕,「陳鵬鵬」的滷鵝飯似乎還在嘴裡裹著香氣,也甭管早餐吃鵝算不算太過分,先去尋一家地道的鵝店,才是正經事。
開元路附近的「溪口劉卜鵝肉店」是一家傳承了幾代的老店,整個潮汕都是獅頭鵝,在食材上也無甚功夫可下,於是現在掌廚的小劉的祖父便在滷汁上加入了自己對食材的重塑。劉卜家的滷鵝鮮亮飽滿,比潮汕其他的鵝店滋味更豐富。原以為清早過來可以好好挑選下部位,哪曾想9點不到,基本上就已經所剩無幾,無緣蔡瀾頻頻推薦的鵝脖,不自覺感嘆了一句。
「鵝肉也好吃的,我給你多切幾塊……」小劉只是憨厚地笑笑。
切好的滷鵝裝了滿滿一飯盒,小劉的店只供外賣不供堂食,只得抱著飯盒另尋別處。蔡瀾口中的潮州第一粿汁就在300米開外的猷巷,匆忙走過去卻發現這家「老七粿汁店」緊閉著捲簾門。
「你好,請問你們的店鋪還在猷巷這邊麼?」
「在啊。」
「請問你們是幾點營業呢?」
「每天不一樣。」
「今天大概什麼時候過來呢?」
「……睡過了,今天休息……」
「…… ……」
一通電話過去,發現僅僅是老闆睡過了頭……
「香吧,牛肉是今天一早新群的,牛肉丸是凌晨現打的,湯是新鮮牛骨8小時熬制的,再配上點沙姜,啥都不需要加了,辣椒可以蘸肉吃,千萬不要放進湯里。」
原本退而求其次選擇的路邊粿條店,一碗粿條端上來卻異常的鮮香。老闆很是熱情地透露著「秘訣」,說到底就是得堅持最新鮮最好的食材,似乎再加上潮汕人那股最較真最努力的精神,於是就出了這一碗看似尋常,入口卻鮮香的美味吧。
「老劉家買的滷鵝啊,這樣吃不對……」老闆娘之前一直只是在老闆旁打著下手,端上粿條湯看見我們正在開飯盒,便轉身去拿了一把香菜,一個裝著她稱之為蒜醋的小碟走過來。滷鵝加上這兩劑佐料,仿佛獲得了加持,肥而不膩,色香俱全。
開元路這一帶是潮州的老城區,滿街都是售賣各種儀式祭奠用具的大小店鋪,濃墨重彩的潮州傳統色系比比皆是,與周圍建築的斑駁形成鮮明的對比。
/ 那洛瑋君也求一個增長吧
開元路的盡頭是知名的開元寺,據說因為馬化騰少時曾來拜過而聚滿了各種網際網路創業者,不知道這個寫著「增長」的燈籠是不是特地為這些打卡者準備的呢?
灶巷連接著開元寺和牌坊街,只有行人和非機動車能夠通過(三輪車估計也懸)。雖然與繁華的街道和香火旺盛的寺廟只有一牆之隔,小巷內里卻是純純的一番生活的景象。緊閉的雙開木門,家家戶戶都應著傳統漆著題詞各異的門匾:氣壯山河、勤儉持家、前程似錦、凝祥集福……
/ 老闆帶著員工吃飯去了,你們就等著吧
汕頭朋友推薦的精品咖啡店「踢桃」就隱藏在這條巷子的深處,紅紙金漆的「大賺順順」已經足夠顯眼,但還是比不過午後還緊閉著的大門和上面張貼的告示,有三個年輕的本地女孩正在門口的小凳上坐等。
老鳥的字典里「行走」永遠是比「坐等」更適宜的一個選項,循著這些低矮的平房小院閒逛,也許回來的時間剛好。
「來,進來喝杯茶~」
這是在潮州第二次路邊被邀喝茶,只是這次倒沒有厚臉皮,前前後後也只有叔和助理兩人。阿然(沒錯,就是上一篇開頭已經提到的)在這巷子裡租了一間臨街的門房,簡單裝修,擺上桌子和博物架,一個麻雀雖小的工作室就這樣落成。
阿然的茶壺裡泡著的,和昨晚砂鍋粥鋪的茶一樣,都是潮州當家的鳳凰單從,只不過香氣從鴨屎香換為了蜜蘭香。小小的工作室里,阿然倒也不著急幹活兒,一直在燒水泡茶招待我們喝。
「你大概每個月做幾把壺?」
「看心情吧,勤快的時候十八九把也做過,偷懶的時候十一二把也做過……」
「那基本上也就是每個月固定出產10-20把?」
「嗯,不能做少了,手會生,也不能做多了,會磨掉創作時候的那股閒適……」
說著阿然從柜子里翻箱底拿出了一罐茶,抓了幾克放在茶荷里讓我們看。
「單從是這樣,普通的用雙人從,老樹才能用木字旁的樅,加一橫的叢那是別字,你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就是放了十幾年的老樅。」果然燈光下的干茶已經轉化出了很油亮的表面。
「那這個是什麼香型呢?」昨晚關於鴨屎香的秘聞還言猶在耳,自然是好奇。
「都放了十幾年了,哪還管它是什麼香型,入口也只有茶韻而不見茶香了。新客喝香,老客喝韻,你們試試看……」
/ 陽光配大叔曼特寧,很靈
得勁兒的十年樅,就這麼蔓延到口腔里,直到在踢桃的屋頂曬著太陽喝著咖啡時還仍未消散。恐怕最Strong的手沖,也無法敵得過時間的作用,即使最網紅的店,也無法改變這街頭巷尾不可磨滅的,原本的市井生活味吧。
/ 墩子:不夠一盤,但是可以切一片給你們拍一下
「魚生今天午市生意好賣光了,隔壁吃牛肉鍋吧。」
「…… ……」
兩個吃貨鳥人從廣濟門一路走到上水門街,就為晚餐能吃上潮州知名的官塘魚生,哪曾想一天之內還可以遇到三隻「鴿子」。潮州的大部分老闆看來幾乎完全不理會蜂擁而至的遊人,那位買下路口三間鋪面的砂鍋粥老闆大概算是異類了。
「你們就兩個人,不好點,這樣,我幫你們每種肉拼半盤,然後牛肉丸牛筋丸一人兩個,這樣吃得爽一點!」
「你們這樣涮不行,每一次涮只能放兩片牛肉。涮7秒鐘的肉要分兩次燙,一次三秒一次四秒,這樣肉才能完整的呼吸……算了,我來給你們涮一次,看著噢……」
「老跡牛肉」看起來不過是一家尋常的街頭牛肉店,裝潢普通,堂子裡也沒有太多食客。熱情的老闆不僅教我們如何識牛肉、牛丸,還親自下場涮起了肉……
夜色悄然,飯飽酒足後漫步在燈火璀璨的城牆四周。又想起阿然那句笑談的話,似乎也確實是如此,不到潮州,如何能稱之為到了潮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