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有「國畫大家」之譽,上個世紀50年代遊歷世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稱為「東方之筆」,而張大千一生有4位太太,48年歲時還娶了女兒的閨蜜。
張心瑞是張大千的第十個女兒,對繪畫也頗有造詣,其閨蜜徐雯波也喜歡繪畫,早就聽到過張大千的名號,對張大千仰慕不已,因此多次提出要到張心瑞家做客,張心瑞也不好意思再拒絕,便將徐雯波帶進了家門。
原本張心瑞還以為父親會不高興自己帶朋友回家,沒想到的是徐雯波與張大千一見鍾情了,張大千見到徐雯波的第一眼就想要將其娶回家,不過一切都有一個過程,之後徐雯波便常常到張家拜訪,後又拜張大千為師。
張大千欣然同意,每次徐雯波專心看畫的時候,張大千也都在看徐雯波。
要說到張大千的感情史,那也是非常豐富的,張大千17歲的時候被匪徒給綁走了,不得不做了匪徒的師爺,百日後才離開匪窩,也是在這一年,張大千與表姐謝舜華訂了親。
但謝舜華還沒等到張大千迎娶便病逝了,為此張大千還去了松江禪定寺出家為,三個月後又還俗了。
其父母又為他另外選了一門婚事,1920年張大千與曾正蓉結婚,但兩人婚後並沒有多少感情,很快張大千又迎娶了長相貌美的黃凝素,黃凝素曾頗受張大千的寵愛,為張大千生下了8個子女,然而黃凝素卻因為孩子太多,少有時間陪著張大千四處闖蕩。
以致於張大千又有了新歡,1935年張大千迎娶了三太太楊宛君,此後張大千去哪兒都喜歡帶著楊宛君,即使是忙著安排日常生活和對外應酬,都是與楊宛君出雙入對。
備受冷落的黃凝素只能終日以牌為友,舒緩心中的不快,1947年時,40歲的黃凝素和張大千離了婚。
張大千與徐雯波相識相知相戀則是在1943年,因為兩人的年紀相差30歲,當時徐雯波還只有18歲,因此徐雯波的姑母最初並沒有同意張大千和徐雯波的婚事。
而張大千也想了法子,在徐雯波姑母面前一展自己的畫技,又與姑母訴說自己的肺腑之言,而徐雯波也是鐵了心要嫁給張大千,說自己已經懷了張大千的孩子,最終姑母同意了兩人的婚事。
1947年,張大千與徐雯波成婚,之後也一直是徐雯波陪伴在張大千左右,徐雯波為張大千也生下了一兒一女,但在1949年12月離開成都的時候,張大千雖動用了所有的關係,但也只拿到了三張機票。
徐雯波最終拋下了自己的兒女,帶著黃凝素的三歲女兒心沛走了,而當時徐雯波的兒子張心健還未滿周歲,後來卻是坎坷一生,1971年時,22歲的張心健臥軌自殺了,臨終留下遺言:願再無來世。
對此張大千一無所知,甚至還給張心健留了一筆遺產,但不知徐雯波獲知自己的兒子是如此遭遇,是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