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差異巨大的運動參與者均可獲得最佳體驗——LTAD模型(2)

2020-08-14     冰球家

原標題:如何讓差異巨大的運動參與者均可獲得最佳體驗——LTAD模型(2)

在閱讀本期文章之前,建議讀者先回看一下我們上一期的推送: 運動員成長、發展的七個階段——LTAD模型(1) ,以便對LTAD模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LTAD運動員長期發展框架,是加拿大體育學家Istvan Balyi教授等人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一般訓練學理論。在30年不斷地探索與發展過程中,特別是來自學術界與競技體育領域的探討、質疑與爭論,使理論不斷豐富與修正。

LTAD模型也逐步從最初的3個階段,發展到當前的7個階段;同時,從一個學界的簡單理論框架,發展成為在加拿大全國體育運動領域推廣使用的模型,並在英語系國家的體育領域中受到推崇。2019年末,加拿大官方體育機構召集多名專家,進一步深化LTAD理論改革,將「運動員長期發展」提升為:《在身體活動與體育運動中的長期發展(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3.0 )》。名字的改變,更為清晰地說明,這個理論不僅僅對於運動員的成長發展有效,對於普通人維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加拿大最新的LTAD,指出運動參與和競技發展的兩條路並行不悖,而是相互促進

特別要指出的是,LTAD得以推廣的前提是必須承認這個觀點:科學參與體育運動對於幫助人的成長、發展,提升生活品質,促進社會進步,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在體育運動中,如果每個人能夠在正確的時間階段、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就能長期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發揮自己的競技潛力,獲得參與體育運動帶來的各種可觀收益。若不認可這個前提,那麼推動實施LTAD模型是難以持續的。

一、LTAD的階段劃分標準

LTAD模型根據人的身體發育程度與運動能力的發展水平,劃分為7個階段;針對每個階段,制定了與其運動能力和身體發育相匹配的運動訓練指導內容。

每個人自出生到成年的成長曆程中,總會經歷兩次生長發育高峰:嬰兒期(0-2歲)與青春期(國內認為是:男12-17歲;女11-16歲;世衛組織WHO認為是13-19歲)。青春期大約持續5-6年,是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快速生長和發育時期,也是一個青少年向成年過渡的時期。由於先天遺傳、後天環境、家庭引導、學校教育、社會文化、地理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孩子的青春期發育具有極大的不同:

(1)青春期的進入和結束年齡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大約可相差2~5歲;

(2)男孩與女孩的差異性極大,女孩的青春期開始年齡和結束年齡,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

(3)同處於青春期內的孩子,在身體、心理、認知、運動能力的發育與提高的節奏上,同樣個體差異性也極大(比如,有的孩子看起來只有12歲,但是她的身體發育程度看起來和15歲的孩子一樣;有的孩子實際年齡是15歲,但他的身心成熟度或許只有11歲年齡的水平)

雖然同為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上圖為12歲女孩、下圖為14歲男孩),但因為存在早發育、晚發育和正常發育的差異,不僅個體之間的身高差距很大,個體的認知、心理、情感、運動能力的差異也十分巨大

青春期,是一個人體快速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也是向成年人的過渡時期,更是人體的體型、心理、認知、社交、運動素質、競技能力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除了學校的課業學習之外,心理關懷、營養飲食、休息睡眠、運動娛樂等因素都會對一個人的青春期發育產生長期的重要影響。而讓孩子們科學地參與體育活動、運動訓練、競技比賽,對於人的全面(包括運動素質與競技能力)成長與發展,更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了解以上內容,對於掌握LTAD的階段劃分十分重要。LTAD的階段劃分,是依照人的身心發育、成長與成熟的水平進行的;並不是依照「實際年齡」(chronological age),儘管「實際年齡」是一個參考因素。如上所述,相關青春期的3個層次的差異很大,同一年齡段的孩子們,其身心的成熟程度差距可能會非常大。這裡引入幾個概念:

1)「實際年齡「」,就是根據出生日期計算的年齡。

2)「生物學年齡」(biological age),是指一個人身心的生長與發育程度的年齡。

3)「相對年齡」(relative age),是指參加同一組比賽的少年兒童在實際年齡上的差異。比如,運動員比賽註冊分組,可能是根據每年12月31日的截止日期進行年齡組分類,這可能導致12月出生的孩子,在實際年齡上,比1月份的孩子的要小1歲;而且,他她總是在年齡上吃虧。這種劃分弊端,也導致北美青少年選拔中的候選人,很大部分是大月份(1-3月)出生的。

4)「發育年齡」(developmental age),是指身體、心理、道德、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綜合發育成熟度。身體的發育程度可以用骨骼成熟度來測量(骨齡-skeletal age)。而心理、認知與情感等方面的成熟度,測量的方法較為繁瑣。

5)「訓練年齡」(training age),是指孩子們開始有計劃地、規律地參與到運動訓練的年齡。

6)「總訓練年限」(general training age),是指正規地參與不同種類體育運動訓練的年數。

7)「專項訓練年限」(sport-specfic training age),是指從開始專項化訓練開始、到現在的年數。

通過以上概念的辨析,我們可以認為,LTAD的階段劃分,其實是依靠生物學年齡、發育年齡、總訓練年限與專項訓練年限來綜合考量的,而實際年齡只是一項參考。青春期的男孩與女孩,處於「從訓練到訓練」、「從訓練到競賽」這兩個階段,學著去適應系統的運動訓練,學著通過正規的專項訓練與參賽去提升競技能力。

由於正處於青春期發育的過程,個體的生理、認知、心理、運動素質等都在不同程度地發展成長著,而且差異性極大。對於很多晚期專項化的運動而言,其實是很難對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去做出未來能否走上高水平競技職業道路的判斷。晚期專項化運動的孩子,一般在16歲左右開始專項化訓練,一直到過了青春期之後,才能較有把握的去預判這個孩子是否能夠成為專項的選手。

二、LTAD的指導原則

1)質量是關鍵。每個孩子、青年與成人在每次參與各類體育活動或正式的訓練競賽時,都應該獲得高質量的體驗。高質量,意味著活動或賽事的組織、管理、服務與運行,是以參與者為中心的,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重視他們的體驗,讓他們持續增進對這類活動(這項運動)的熱愛。

2)服務項目的最優化設計與運行是核心。這意味著,為了最大程度的進步與提高,體育活動、正式的訓練與賽事安排等方面,要在參與者需要的時候、以其所想要的方式提供給他們想要的事物。最優化,是以參與者為核心的、是與參與者的發展相適應的。

3)吸納與包容是不可或缺的。這意味著,移除身體、文化、經濟與態度等方面阻礙參與體育運動的因素之外,一個優秀的體育運動的推廣者,應當設計好活動、吸引更多人參與,讓每個參與者感到安全、受歡迎並被接納。為了不同參與者的多元化需求,就需要各種支持服務及時到位。

吸納更多人參與,區分出不同的需求與層次,並提供相應的服務內容,這樣該項運動才能獲得更多人的熱愛與支持,這項運動才會更有生命力。我們必須重新考慮: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才應該是常態,排除、淘汰的手段應該是罕見的個案。

4)協作,讓系統運轉更為高效。眾多的個人與組織機構,如果能夠有效地溝通、協作,那麼將能夠提供更多的、高質量的運動參與體驗。各個社區、共同體、體育組織、以及健康和教育領域的機構,都會極大地受益於一致性的項目活動運作與協作。例如,一個運動愛好者,或許會積極參與不同種類的體育活動,包括休閒娛樂類的俱樂部活動,以及體育課程,包括學校各類體育活動。如果這些組織從不同的方向,都去要求這個運動愛好者,之間沒有協調、溝通與協作,該運動者就沒法實現高質量的發展。通過系統的協調,運動參與者才能獲得最佳的外部環境,不管身體狀況或技能水平如何。

基於人的發育成熟過程和訓練年齡的LTAD階段與目標

三、小結

一個體育運動參與者的長期發展,既包括逐步成長為運動員、長期走運動競技的職業道路,也包括長期參與體育運動、在運動中接受教育、獲得全面發展,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社會適應能力。LTAD的長期發展與階段劃分,是基於兒童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情感和認知發展與成熟狀況劃分的,每個階段都反映了運動員發展的不同時期。而生物學年齡、發育年齡與總訓練年齡等,是劃分階段的主要標準。這啟示我們要適應生長發育規律、參與運動中「不逾時節」,從長遠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在體育道路上的持續發展。

一項運動,如果要保持較好的生命力、更大的社會影響力,需要吸引、激發更多的參與者、愛好者與支持者,使其長期地參與其中。這就需要針對不同的群體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組織、管理與服務內容及方式。注重服務的差異性、有效供給與質量保障,而且,要讓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參與者,都有積極的參與體驗。這就需要最優化各種服務與產品設置,以參與者為中心,供給高質量的參與體驗。吸引、包容更多不同、多元的群體參與這項運動。最後,需要各個機構之間(俱樂部、家庭、學校、社區、協會、公司等)進行溝通、協作,為人們參與多元運動或專項化運動,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

預告:

本系列下一篇將介紹LTAD的核心概念:運動素養。

(本文為「冰球家」原創及編譯。歡迎轉發傳閱,請勿用於商業用途。未經允許,嚴禁以任何方式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9E7nMBd8y1i3sJ6m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