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河南人,骨子裡刻著民族大義

2020-02-09     豫記

武漢疫情自爆發以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國。在全國經濟幾乎暫停的情況下,河南企業紛紛站出來,用行動捍衛了「民族大義」。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超市捐資5000萬現金或物資用於此次抗擊肺炎疫情的防治;一家河南餐企,不顧自身安危,毅然決然的拿出500萬現金和價值200餘萬品質食材和消毒防護物資進行捐助;一家養豬起家的企業捐資2億,成為中部六省最大的一筆捐贈……

在這場來勢洶洶的災難面前,河南眾企業如接力賽一般,一棒又一棒的奔赴在家國情懷、民族大義的跑道上。


王又又 | 文


「河南從來沒有贏過一場網絡暴力,但卻從來沒有輸過一場民族大義。」

身為河南人的你,是否真正知曉這句話中的含義?


01

國難當頭

不是所有企業

都有魄力「犧牲一切」

對於河南省以外的而言,很少人知道胖東來。胖東來落地河南的三四線城市——許昌和新鄉兩處,經營以百貨商店為主。

就是這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在此次疫情爆發的國難當頭,一舉捐資5000萬現金或物資用於此次抗擊肺炎疫情的防治,震驚眾人。

胖東來超市


隨後,其老闆於東來還公開表示,疫情期間,超市所有蔬菜均按進價銷售。

一時間,關於胖東來的消息通過手機這一小小螢幕,鋪天蓋地的向我襲來。很多人驚訝於一個出了許昌和新鄉便沒有人知道的超市,一年掙都不一定能掙5000萬,是怎樣的魄力,促使其老闆做出這樣的舉動?

抗擊疫情,各企業對武漢的捐款單


其實,這並不是胖東來第一次在國難前伸出援手。


2003年的非典時期,於東來捐了800萬;那時候的800萬對於一家年輕的企業來說,可謂天文數字。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又捐了820萬元,僅次於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與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黃光裕。

在1月27日的公司會議上,於東來公開表示,「可以犧牲一切」,配合政府安排,以大愛之心,勇敢地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抗擊疫情事務。


胖東來超市聲明 疫情期間蔬菜按採購價銷售


近五年來,受電商影響,傳統零售業舉步維艱,連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巨頭都不停關店,但於東來竟然捐了5000萬,這是多麼令人欽佩的義舉呀!


02


泥足深陷

也要承擔起社會責任

這才是河南餐飲行業的標杆

還有一家河南企業,叫做巴奴。

眾所周知,疫情之下,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全國經濟都處於一個暫停狀態,尤其是餐飲,基本上都閉門歇業。

在全國擁有400多家店的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曾大聲疾呼:預計春節前後一個月時間(西貝)將損失營收7-8億元。更讓賈國龍擔心的是,倘若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帳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從1月27日起,巴奴全國65家門店全部暫停營業,對於最需要現金流的餐企來說,這場疫情意味著滅頂之災!

巴奴毛肚火鍋 圖片來源:巴奴官博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這個春節,巴奴將產生差不多6000萬的營業額,如果計算到元宵的話,是1.15億的金額。

而如今,受疫情影響,春節放假十多天以來,巴奴不僅顆粒無收,房租水電、食材生鮮、人工成本,都是壓在巴奴壓在杜中兵身上的一座座大山。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巴奴在積極採取「自救」的同時,依然第一時間加入援助抗疫行動:

「巴奴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款500萬,另外向武漢以及河南省各地市捐贈價值200餘萬品質食材和消毒防護物資,向政府提供倉儲冷庫,以及全國5000餘名員工隨時待命,全力協助政府支援工作。」


巴奴向湖北及河南各地捐贈物資 圖片來源:巴奴官博


據悉,這是目前餐飲類企業力度最大的。

緊接著,巴奴的配送車,將一批批水果、蔬菜、消毒防護物資,無償捐給武漢青山區慈善會、無錫以及河南省各地市防控醫院、社區、派出所、街道辦、消防大隊、敬老院等。

巴奴給一線工作人員送果蔬 圖片來源:巴奴官博


我實在沒有想到,巴奴泥足深陷時,居然還能不顧自身安危,在這樣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向外界施以援手,並且力度之大讓人震驚。

要知道,餐飲是個凈利潤很低的產業,所有掙的錢都是靠著精打細算,一盤盤端出來的。

直到我看到了巴奴的老闆杜中兵說過的一句話,仿佛才理解了,巴奴的「出乎意料」,其實「早已註定」。

「這就好像古代發生了饑荒。我們家還有餘糧,不能見死不救啊,大家都活一天是一天,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吧。」

這樣的話,讓我想起了過去的鄉紳,他們把自己的能力轉化為對鄉鄰要承擔的責任,危難面前,永遠是第一個衝上前去,守護鄉民。

巴奴志願者積極參與防疫行動 圖片來源:巴奴官博


就在運載著豐厚物資的車輛駛向武漢的前一天,杜中兵發了一條微博:「出現這樣的災難,其實餐飲行業最難,最少也要準備6個月的工資房租,多數企業扛不住。但我還是覺得社會養育我們18年,我們這個時候應該做點什麼,先做了再說……」

「先做了再說。」

國難當頭,很多企業還在陷於自救之時,杜中兵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救他。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墨子說過的一句話:「任(俠),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一家自身難保的火鍋店,在災難面前為社會做出如此貢獻。即便此刻它不賺錢,但讓每一個河南人都願意在疫情結束後去吃一次。


03


「自救」還是「他救」

河南「俠商」早已用行動

作出了選擇

除了胖東來、巴奴,還有很多河南企業值得我們銘記:

牧原股份及秦英林、錢瑛夫婦,捐款2億元。

建業集團,捐款1000萬。

鄭商所,捐款900萬。

中原銀行,首批捐款600萬元

中鐵隧道集團,捐款500萬元。

河南礦山集團,捐款390萬元。

宇通客車向武漢疫區緊急捐贈價值350萬元的10台負壓救護車

……

河南很少有世界五百強的大企業,但在國家危難之際,河南企業有的是 「不懼犧牲」,有的是「傾囊相助」。

1月30日,南陽牧原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捐贈1億元人民幣。同時,公司實際控制人秦英林、錢瑛夫婦計劃捐贈1億元,共計2億元捐贈。

牧原股份及秦英林、錢瑛夫婦 捐款2億元


要知道,這不僅是河南抗擊疫情以來最大一筆捐贈,更是湖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南中部六省中最大的一筆捐贈。

但與位元組跳動、美團這樣網際網路界的頭部企業相比,牧原股份只是一個養豬發家,至今仍奔赴在畜牧養殖道路上的一家河南企業啊。

當然,河南有些企業並沒有直接捐現金,而是拿出更直接的物資奔赴前線。河南作為「中國糧倉」,集結了很多食品企業,這些企業在疫情爆發之初便行動起來,為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封城之後的市民提供生活物資。

還有三全,在疫情爆發後的第一時間與武漢方面積極聯繫,向其捐贈2600箱價值40餘萬元的自加熱米飯等食品。


2月3日,三全又捐助了4600箱速凍水餃;同日,雙彙集團捐助19000箱火腿腸;思念食品捐助4600箱速凍湯圓。截至2月5日,我省三大食品龍頭企業共捐出2.82萬箱、123.7噸食品,支援武漢抗疫。

望著這一個個數字,我內心不禁血脈翻湧。國難面前,這些河南企業用行動,守護著「民族大義」,這值得每一位河南人驕傲和感動!


04


河南從來沒有輸過一場

民族大義

河南省有將近1.1億的人口,差不多每14個中國人里就有一個河南人,全球每70多個人里就有一個河南人。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如此龐大的群體,很多人對於他們的認識卻僅限於負面一層。

曾幾何時,「網絡黑」成為懸在河南人頭上的魔咒。

然而,在這場疫情中,河南人讓全中國知道了什麼叫做「硬核」、什麼叫做「河南的作業」、什麼叫做「河南的省長」……


「河南沒贏過一場網絡暴力,但沒輸過一場民族大義」,這一刻我才深刻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白岩松說,中國什麼樣,河南就是什麼樣。

河南就像中國的大兒子,有著堅實的臂膀,有力的胸膛。扛起照顧家人的擔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只知道埋頭幹活,無所謂流言蜚語。


在自己的利益與他人利益,在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中間,胖東來、巴奴、牧原這樣的河南「俠商」,用行動作出了選擇。

我相信,作為一名河南人,只要這份「俠義」在,無論身在地球哪個角落,我們都能自信地喊出那句話:

「咱河南人,真中!」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


豫記·專注河南鄉土文化,甄選優質河南特產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書微信

進入「豫記·河南好物群」,獲取更多豫記精選好物。

(添加時請備註「豫記好物」)

THE END

歡 迎 投 稿

郵箱 [email protected]

豫記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salome120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cC8PnAB3uTiws8Kz3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