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今天下午在北京閉幕,全國政協委員、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的提案,聚焦於社區內兒童、青少年活動空間和設施不足以及社區體育文化培養的問題。
為中國奪取冬奧會首枚金牌的楊揚
她表示,社區體育是學校體育的有力補充。國外的城市社區,服務於青少年、兒童的攀爬、滑梯、鞦韆等運動設施很多,這些便民化的運動設施對促進孩子大腦的神經發育非常有幫助。而我國現有的社區,健身設施更多是為了滿足成年人健身需求,這些器材如果供兒童和青少年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隱患。
楊揚建議,我國要加強社區青少年、兒童體育運動設施的建設,同時完善相關的標準。同時,她還建議要加強社區體育文化的培育,通過社區體育活動拉近家庭、親子及鄰里關係。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上,楊揚為中國奪得了歷史上第一枚冬奧會金牌。退役之後,楊揚投身在國際體育界,曾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同時她還在上海運營著名的飛揚冰上運動中心。
有著冰上運動背景的楊揚,此次提出的建設社區體育設施的建議,讓人不禁想到社區冰場。也是在這兩天,筆者得知北京奧森公園冰上樂園繼續停業、被迫化冰的消息,不能不說是北京開展冰上運動的一個損失。其實,在歐美國家,部分城市的一些公園、廣場、社區或商業綜合體都有可能建有公共滑冰場(露天或室內的,天然或人工的)。例如最近剛上映的動作喜劇電影My Spy中,特工大叔就被小姑娘拉到冰場上體驗了一把。而且,影片中很多情節片段,都有社區體育運動設施的鏡頭。
影片一個細節是:公共滑冰場充滿著孩子們的歡笑,是沒有教學場景的(孩子們喜歡運動,卻不喜歡上體育課,是有原因的)
筆者瞥了一眼影片中的滑冰租賃價格。大致如下:上冰兩個小時之內,12歲及以下少兒5美元(36元人民幣);成人10美元(72元人民幣);小儲物櫃1美元(7.2元);冰鞋磨刀服務9美元(65元)。押駕照、護照或身份證,不接受學生證,可以現金或信用卡支付,這個價格在美國也算親民。而且人家是已開發國家、國民收入高、電費還便宜,冰場附近的社區、學校都可以利用冰場開展冰上運動。
考慮到中國越來越重視體育運動,政府正在推動體育強國與健康中國戰略,並在加強體教融合、推廣全民健身與加大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力度,筆者認為,未來有可能在某些城市先行嘗試建設社區冰場,比如不超過1千平米的露天冰場,作為公共服務設施,沒有地租成本,用直冷技術製冰設備(或是可拆裝式冰場),白天主要供冰場周邊的學校使用、其餘時間及節假日面向社會開放(適當收費)。
美國華盛頓,城市公園裡的一小塊人工冰場
筆者認為,在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政府應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投入,在學校、城市社區、公園、廣場等場所建戶外冰場並配套更衣室設施,充分利用每年2-4個月的天然冰期, 培養大量冰上運動愛好者,有利於實現3億人上冰雪。就目前國內冰上運動設施的建設情況看,社區冰場這樣的公共體育設施顯得較為匱乏;業餘的冰上運動俱樂部和運動隊也基本上不願去戶外冰場活動(未配套更衣室、使用上不夠方便)。
捷克布拉格,公園在冬季修建的戶外天然冰場
國內的業餘冰上運動培訓行業,肩負 人工、水電與場租三座大山,商業冰場與冰上俱樂部的利潤率都比較低。業內很多人士都希望政府能夠幫助冰場在水、電、場租等方面進行減免、或降低稅收(筆者接觸冰上行業多年深知,體育部門在政府體系里也是弱勢部門,很多它說了不算;但發改委、稅務、工商、教育、安防等強勢部門又都有各自考量)。從眼前及長遠來看,國內的冰場行業還是要進行內部改革,除提高管理績效之外,或可像足球那樣,在疫情下全體主動降薪,把教練費降下來(據說這個占冰球俱樂部支出成本的40%左右)。如果政府再能就水電、場租方面予以支持政策,相信絕大多數冰上培訓和冰場運營企業都可以度過眼下的困難階段。
而冰上運動培訓更為重要的,或在於放下貴族運動的高冷身段,放下像先前專業隊那樣盯幾支隊每周大量訓練,盯著重點客戶開 「小課」(大都還是12歲以下的小孩子,真沒必要)。相反,去借勢而為,像拼多多那樣主動下沉做普及,提高冰場利用率、提高大眾參與度,或會更有出路。在國家強調體育強國、迎接冬奧、三億人上冰雪、冰雪進校園、體教融合的背景下,聯合行業力量去攻關各政府部門、共青團、婦聯、大中小學、商業團體等等,豐富產品與服務種類、做好市場營銷, 培養大量冰上運動愛好群體、深入長期的發掘客戶。畢竟,如果是一個五六百萬人口的城市,不應該只有三四百人參與冰上運動。
去年末持續1個月的天津冰雪季,廣場上臨時鋪設的冰場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外面的世界疫情依然肆虐,整個國際體育產業也都陷於困境。我們國家憑藉強大的制度優勢初步戰勝疫情,經濟正在頂著壓力穩步復甦,大眾生活也漸趨融入更多運動元素。黨的19大報告中強調辦好冬殘奧會,體育強國戰略也在於改變我國冬夏項目不平衡的局面,以承辦冬奧會為契機驅動冰雪運動的復興,到2035年形成與現代體育強國相適應的冰雪運動發展的新格局。
冰球還是一個小眾運動,尤其是在國家每年最重要的政治議程里,能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持續為冰球運動調研倡議發聲呼喊,這也是行業的幸運。「風物長宜放眼量」,「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這麼好的運動項目,一起努力的人多了,總會慢慢發展長大。
那些最為艱難的日子,感謝有冰球相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EiAVnIBiuFnsJQVP_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