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為秦檜「洗白」引眾怒,得知其中緣由後,讓人肅然起敬

2022-10-17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專家為秦檜「洗白」引眾怒,得知其中緣由後,讓人肅然起敬

歷史是一面鏡子,通過它可以知道當下和未來應當怎樣抉擇,唐太宗曾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專門研究歷史的學者,被我們稱為歷史學家,也就是歷史這一領域的專家。一位歷史學家看待歷史的角度,可能是多方面的,由此也可能會出現大眾認為「驚世駭俗」的觀點。但對於一些被民族集體所定性的歷史問題,即便是歷史學家,也應當和民族立場保持高度一致。比如南宋奸相秦檜,將抗金名將岳飛迫害致死,被後人罵了八百年。

從根本上來講,秦檜敢迫害岳飛是有高宗皇帝授意的,許多人也能夠看到這一點。秦檜就好比是一把刀,皇帝才是兇手,岳飛被害之後自然不能全怪作案兇器。但因為兇手身份的特殊性,所以這把刀就承擔了全部的罪責。話說到這個地步,也並不是在為秦檜洗白,只是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了。但中國近代有一位歷史學家,他重論秦檜的功過不說,還把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定性為割據軍閥!此論一出,立刻被千夫所指。

這位歷史學家名叫呂思勉,是我國近代「史學四大家」之一,在史學界是舉足輕重的大師。呂思勉的《呂著中國通史》,在通史之中同樣意義重大。這樣的一位大師級人物,是怎樣定性岳飛、秦檜等人的呢?他在自己的書中如是寫道:

「前七八二年……(秦檜)與妻王氏,渡海南歸。宋朝人就說是金人暗放他回來,以圖和議的……秦檜既是金朝的姦細,在北朝,還怕不能得富貴?跑回這風雨飄搖的宋朝來做什麼?當時和戰之局,毫無把握,秦檜又焉知高宗要用他做宰相呢?我說秦檜一定要跑回來,正是他愛國之處;始終堅持和議,是他有識力,肯負責任之處……能解除韓、岳的兵柄,是他手段過人之處。」

但凡是認識字的人,一看便知呂思勉在為秦檜洗白。這樣一個公認的奸相,在呂思勉這裡反倒成了愛國人士;殘害忠良竟也成了有能力的表現。對於愛國將領岳飛和韓世忠等人,呂思勉則是這樣認為的: 「驕橫的武人既去,宋朝才可以勉強立國了。」一邊誇獎秦檜愛國、一邊又批評岳飛和韓世忠為「驕橫的武人」,呂思勉這種駭人聽聞的歷史觀點與民族大義背道而馳。1935年,憤怒的國人將他告上了法庭。

但呂思勉身為一介文人,他寫的東西當真只有表面意思嗎?講述歷史時,時間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呂思勉的書中,我們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他的時間全都「不對」。秦檜南歸的時間明明是南宋建炎四年,也就是公元1130年,而呂思勉寫的卻是「前七八二」年,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但呂思勉身為歷史領域的專家,不可能把時間錯的這麼離譜。當我們把1130年再加上個782年,會得到1912這個結果,正是「民國元年」。

在當時的中國,各地軍閥林立,國家正處於大分裂時期。呂思勉一介文人,能夠為國家和民族所做的,只有通過自己手中的筆才能實現。文人寫的東西從來都不只是表面意思,否則也不會有「文字獄」了。他「洗白」秦檜、貶低岳飛,全都是為了引出自己最終的結論:「現在滿眼是驕橫的軍閥,從前偏有公忠體國的韓、岳、張、劉。 「很明顯,呂思勉就是在借古諷今,痛罵當時的各路軍閥。

呂思勉就是在用這種反面的方式,來喚醒國民的愛國意識和民族情懷。如果堅持認為呂思勉就是在洗白秦檜,就是一個沒有民族立場的漢奸,那就大可不必了。呂思勉的民族氣節,堪稱民國文人中的表率。日寇侵華期間,對呂思勉極力拉攏,即便是威逼利誘他也不為所動。夫人病重之時,他寧可在寒冬臘月賣掉自己僅有的大衣也不投靠日本人!試問有多少人能夠在生死關頭,依舊將民族大義擺在第一位?

呂思勉通過逆向的方式喚醒國民,自己被罵得越激烈,就說明效果越好!近代的中國人因為清王朝長期的愚民政策而大多無知、思想落後,沒有民族和國家意識。但就是因為有著向呂思勉和魯迅這樣的愛國文人,通過拯救思想的方式,為拯救中華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呂思勉「洗白」秦檜雖在當時被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但他的真實目的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他當之無愧的大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48805c97fd72540c4fed0b70923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