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將愛犬送給李鴻章,豈料被端上了餐桌,一番話讓人哭笑不得

2023-09-25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英國人將愛犬送給李鴻章,豈料被端上了餐桌,一番話讓人哭笑不得

自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歷史進入近代階段,中國也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大的社會環境之下,國內的各種矛盾開始激化: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互相交織,引發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事件,比如太平天國運動。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運動席捲了大清的東南半壁,讓列強著重經營的上海暴露在了兵鋒之下。為了鎮壓太平天國、維護列強在上海的特權,清政府開始招募外籍官兵及部分中國人組成僱傭性武裝。

這支僱傭武裝裝備了洋槍洋炮,由美國人華爾指揮,被叫做「洋槍隊」。1862年初,太平軍對上海發動進攻,洋槍隊配合英法列強在上海的正規軍以及清軍進行抵抗。由於抗擊太平軍有功,清政府特賜華爾官銜。受到激勵的華爾在進攻太平軍時更加賣力,卻不料於同年9月在和英法侵略軍一起進攻浙江時被太平軍擊斃。華爾斃命之後,美、英、法列強開始爭奪洋槍隊的指揮權,經過激烈的爭奪和美國的一番操作,指揮權最終被美國人白齊文奪得。

1863年初,在英國的暗中操作下,李鴻章改由英國人戈登任統領。戈登和李鴻章的淮軍密切配合,給太平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在長期的配合作戰之中,李鴻章、戈登二人也結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誼。後來李鴻章在官場步步高升,從當時的江蘇巡撫一路做到了直隸總督,成為了慈禧太后倚仗的國家柱石。為了改變落後挨打的現狀,清政府展開了自救的洋務運動,李鴻章也是洋務派的重要人物。

李鴻章為大清建立起了一支近代化的海軍——北洋水師,在當時號稱「亞洲第一」。但是在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卻被彈丸小國日本擊敗,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李鴻章幾十年的洋務成果也灰飛煙滅。1896年,還沒從戰敗的沮喪中走出來的李鴻章被派去歐美進行考察。在途徑英國的時候,李鴻章想起了三十年前的老友戈登,便確定登門拜訪。在被告知戈登已經作古之後,已經74歲高齡的李鴻章決定前去墳前祭奠。

對於戈登還在世的夫人,李鴻章為表示了慰問。李鴻章身為清朝的重臣、首相一般的人物,能夠對自己的亡夫如此,戈登夫人感動不已。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戈登夫人將愛犬贈予了李鴻章。這條愛犬並非一般的寵物狗,它曾在英國名犬賽中奪得冠軍,身價不菲。李鴻章回國後,戈登夫人寫信關心李鴻章的身體狀況,順便問了自己愛犬的現狀。豈料李鴻章的回信卻讓人哭笑不得,原來李鴻章以為這條狗是戈登夫人送給自己的食材,回國後便吩咐後廚烹飪了。

所以李鴻章的回信里有一段話,大意是:很感謝您送我的禮物,狗肉味道很棒,只可惜我年紀大了、牙口也不好,不能多吃。戈登夫人聞訊大驚失色,在她看來,李鴻章堂堂一國首相,居然做出如此行為。更加讓她氣憤的是,陪伴自己多年的愛犬慘遭毒手,而這還是自己親手把它送出去的。造成這樣一個誤會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東西方顯著的文化差異。在西方,狗狗是寵物,即便是死了也不會被食用。然而在中國,中國人的烹飪手段和文化,讓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能被端上餐桌。

在災年之時,不僅草根樹皮會被吃乾淨,老百姓甚至可能「易子相食」。所以在傳統中國人的眼裡,一個動物值不值錢,只取決於它好不好吃。李鴻章雖然是一國重臣,卻也是一個傳統的儒生,他顯然不明白西方人的思想。也沒能真正理解戈登夫人送狗的真正用以,因此才會鬧出這麼一個笑話。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13109c5dbfe6a8254c9b3ee231c87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