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些症狀的人腎不好,穴位按壓平肝明目護血管

2019-08-06     國之健健康大講堂

人年紀大了一點後就要面臨衰老,所謂腎虛易老,中醫對於衰老就是指向腎虛,腎精被消耗了。

您是否有這些症狀:

1、腰酸背痛

長時間身體僵硬不變地坐在刷手機、看電視,久而久之就腰腿酸痛。或者煮一頓飯,干點活就覺得腰痛難耐。

2、畏寒肢冷

經常四肢冰冷,甚至冷到手肘、膝關節。往往還伴疲倦無力、整個人看起來都精神不振也不想跟別人說話。

3、失眠多夢

夜裡經常做夢,半夜容易醒來就再也睡不著了,反反覆復,一個月也睡不了幾個好覺,白天就沒精神。

4、頭暈耳鳴

坐著好好地,聊聊天、看看電視就會突然眼睛發花、天旋地轉、噁心想吐,頭暈常常還伴有耳鳴。

5、哮喘

買個菜、爬個樓都會氣喘吁吁,常常難以暢快呼吸。嚴重的話,還伴隨冷汗直冒等症狀。

6、便秘

晨起大便乾結,或者幾天都沒辦法大便,而且嚴重時便秘還可能導致肛裂、痔瘡等症,十分痛苦。

這些症狀中老年更明顯,如果您有上述症狀3個以上,其實說明您的腎已經不好了,再不調理就晚了!

腎喜熱惡寒,所以排腎寒也就等於強腎,借伏天之力按穴位排腎寒的道家功法,每個人都可以學做起來。

按壓穴位排腎寒

1、肓俞穴

第一個在肚臍旁的肓俞穴。伏天按壓肓俞最排腎寒,其他時間按壓可通腎精。




三伏末伏要去腎寒。這個是關鍵。取平開肚臍一厘米處左右按壓此處到底停留30秒,放開。重複這個按壓動作10次以上,敏感人可以感到雙腳心變暖。

如同洗熱水澡熱水順股間到腳心的感覺為有效。大體的位置在肓俞附近。做出熱感即可,不必過於糾結穴位定位。」

2、膏肓穴

第二個在背部的膏肓穴。



孫思邈,在《千金方·雜病第七》中說,膏肓穴無所不治: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

藥王的話並不誇張,膏肓穴是厥陰病的最底層(註:厥陰病為六經病之一,可想像成病到最深的那一層)。艾灸膏肓穴,可以把最底層的瘀血,寒濕,痰濕等不幹凈的東西打出來,投入產出比相當高,如果吃藥,要吃好幾千塊才能打出這些。

艾灸膏肓穴的療效會讓人比較有動力堅持,一般艾灸兩三天肚子會咕咕響,就是那些寒濕痰瘀的垃圾被打下來,第二天大便會很精彩,有血拉血,有痰拉痰,體質偏寒的,可能有排寒反應,比如肚子或腿發涼。還有的可能會發汗或嗝氣。如果灸一個星期,一點動靜都沒用,說明身體很乾凈。

食物補腎

1、桑葚:

專家講桑葚具有滋補肝腎的功效,並且營養物質豐富。

桑葚含糖、蛋白質、脂肪、糅酸、蘋果酸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鐵、鈉、鈣、鎂、磷、鉀、胡蘿蔔素和花青素等,營養十分豐富。被列為「二十一世紀最佳保健果品」!

2、枸杞:



養生方面枸杞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補腎,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還能輔助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等症狀。

3、菊花:

菊花氣味清香、涼爽舒適,味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尤其是白菊,清肝明目效果更佳;另外菊花降火解毒;還能預防和治療各種眼疾;對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都治療保健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UuVcmwBvvf6VcSZfy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