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俗說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貧。
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
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食,而西家宿。」
此為兩袒者也。
——出自東漢·應劭《風俗通》
注釋
譯文
傳說齊國一戶人家有個女兒,有兩家人來求婚。東家的男子長得醜陋但是家境富裕,西家的男子長得俊美但是家裡很窮。
父母猶豫再三不能決定,就詢問他們的女兒,要她自己決定想要嫁給誰。父母說:「你要是難於啟齒,不便明說,就用袒露一隻胳膊的方式,讓我們知道你的意思。」
女兒就袒露出兩隻胳膊。父母感到奇怪就問她原因。女兒說:「我想在東家吃飯,在西家住宿。」
這就是所謂的兩袒啊!
文言知識
說「袒」:「袒」的本義是「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如《核舟記》:「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
「袒」在文言文中還有以下常見釋義。
- 指「偏袒,偏護」。如「袒庇」意思是「袒護包庇」。又如,「袒護」、「偏袒」。
- 指「表露,表白」。如「袒露心事」,「袒懷相待」。
文化常識:東食西宿和左袒
上文演化出一個成語「東食西宿」,原義是吃在東家,住在西家。現比喻貪心很大,想兼得兩方面的好處。
成語「東食西宿」和「得隴望蜀」都可以形容人非常貪婪,但是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東食西宿」,強調的是人唯利是圖的心態,兩者都想得到,然而都還沒有得到。
「得隴望蜀」,指的是已經得到了一處,還想要另一處,強調的是人貪心不知滿足。
袒」的本義是「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與這個意思相關的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左袒」。
漢高祖劉邦的手下有一員猛將叫周勃,周亞夫就是他的兒子。此人在軍中威望很高。劉邦臨死時,深知有人想篡奪劉氏的天下,因而對周勃寄予極大的希望,曾預言:「安劉氏者,必勃也!」
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大力培植呂姓的勢力。
呂后去世以後,周勃決心奪過呂氏的兵權,恢復劉氏的帝業。
一天,周勃把軍士們召集在一起,宣布了自己的主張,他對眾人說:「凡是擁護呂氏的右袒(露出右臂),凡是擁護劉氏的左袒(露出左臂)」
周勃的話音剛落,兵士們都「刷」地露出了左臂,表示擁護劉氏,聽從他的指揮。不久,呂氏就垮台了。
後來就管偏護一方叫左袒。
啟發與借鑑
這位齊女想要同時占有東、西兩家的好處,不僅看上去可笑,更折射出其內心的貪婪。這則故事諷刺了那些貪求兩全到了不知羞恥程度的人,至今讀來仍讓人大跌眼鏡。
每個人當然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但是慾望也得有度,索取無常,太過貪婪,最終會落得兩手空空。當今的社會也不乏這樣的「齊女」,行為讓古人都自愧弗如,比如圖片中的這位。
一個人之所以不快樂,往往不是因為擁有的太少,而是計較的太多。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世上哪裡會有東食西宿的好事,一個人只有學會權衡和取捨,懂得知足,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天天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