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呼籲中國停止抗日,猶太學者反問:你知道集中營嗎?

2022-10-16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甘地呼籲中國停止抗日,猶太學者反問:你知道集中營嗎?

我國幅員遼闊,鄰國也非常多。在眾多的鄰國中,印度算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我們對印度的印象,大多都離不開「開掛民族」這個詞。印度人口大致與我國相當,但面積卻只有298萬平方公里,現在的發展水平也遠不能和我國相比。說起印度的歷史人物,知名度比較高的也就是有「聖雄」之稱的國父甘地了。甘地是印度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也是「非暴力不合作」理論的創始人。

甘地於1869年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家庭,13歲便在父母的安排下結了婚。19歲那年,甘地不惜被開除種姓身份,遠赴英國倫敦學習法律。英國的資本主義文明讓甘地感到自卑,也激勵了他干出一番事業。5年後甘地前往南非,領導在南非的印度人爭取合法權利。在多次的社會活動中,甘地將自己所知道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思想結合,並融入了梭倫的思想內核,形成了自己「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論。

甘地回到印度之後,因為他的理論切合印度現狀,所以迅速傳播開來。甘地的民望也越來越高,最終他也成為了國大黨的領導人。所謂「非暴力不合作」就是:以和平方式進行鬥爭,區別於使用暴力的革命和武裝鬥爭。甘地通過自己的當時喚醒了印度人的民族意識,印度人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而獨立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因為沒有使用暴力,所以英國政府為了國際形象也不方便使用武力。

頭疼不已的英國政府便趁著時任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訪問印度時,請他出面調解。在英國的安排下,戴季陶很快見到了甘地。但他不會想到,甘地居然會說出這麼雷人的話:

「中國並沒有實行非暴力……一個四億人口的國家,面對高度開化的日本,竟然要以與後者同樣的方式來反抗,在我看來是不合時宜的……中國人完全可以不採取同樣的反抗方式,只需讓日本人知道,四億中國人可能會因暴力死去一半,但剩下的兩億一定會繼續抗爭……」

戴季陶出訪印度是在1940年, 「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近10年,中國的全面抗戰也打了3年之久。中國人民為了保衛家園、抗擊侵略者,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在甘地看來,這一切的抵抗和鬥爭都是錯誤的,中國人應該和印度人一樣,使用自己「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即便這樣可能要付出兩億中國人死去的代價。在任何一個中國人看來,甘地這樣的話可謂是愚蠢至極,起碼他對於兩國所面臨的問題沒有區別看待。

對印度人來說,英國的殖民統治就是鬥爭的對象。而英國人也僅僅是想殖民掠奪,並沒有想過將印度亡國滅種。日本法西斯對中國則不然,他們不僅想要亡國,還要滅種。中印兩國的實際情況被甘地不做區分的混為一談,這才有了那些雷人的話。除了中國,甘地還不止一次地向猶太人推銷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他這種不考慮具體情況的言論,最終招致了猶太學者的強烈反對。

奧地利著名哲學家、翻譯家、教育家馬丁·布伯憤怒地寫信質問甘地:你知道集中營嗎?無數的猶太人在集中營中被納粹迫害,幾乎到了種族滅絕的邊緣。但甘地居然還在呼籲猶太人採用「非暴力不合作」,這種近乎放棄抵抗的方式,只會加速猶太人被迫害。甘地的主張誕生於被殖民的印度,其適用性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這個理論成功地幫助印度實現了民族獨立,但並不是在哪裡都適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d26011c1a367c9a21264e76f47f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