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下養娃錢的丁克夫妻,錢都花哪去了?三種去處引人深思

2020-01-10     龍寶育兒

夫妻到底要不要孩子,一個家庭是不是有了孩子才圓滿?這樣的問題已經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了,時代在進步,體現之一就是生育權,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這是文明的進步,也是人類在實現溫飽以後更看重個人價值的必然結果。

從心理層面上,人們不願意生孩子主要有下面三種原因

1、自己還是個孩子,怎麼能要孩子呢?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心理上存在丁克一族的想法,比如快過年了,看到親戚朋友的孩子互相串門,他們普遍的感覺就是煩,寧願把自己關在屋裡打遊戲,也不想跟這些孩子在一起相處,尤其是孩子犯錯,或者是哭鬧的時候,這種厭煩感會讓自己堅定不想要孩子的信念。

很多的年輕人,他們的心智還不成熟,雖然到了婚育的年齡,但還是想著玩兒,覺得還沒玩兒夠,所以就會嫌孩子麻煩,覺得孩子絆住了他們追求自由的腳步,因此會延遲要孩子,或者選擇丁克。


2、夫妻只顧著打拚事業

現在社會,每個人身上的生存和經濟壓力都非常大,工作後的前十年基本上是為了房子車子而努力,這十年也是事業的上升期,很多人為了升職加薪不惜加班加點地工作,他們忽略了生育孩子,也沒時間生孩子,很多夫妻到了中年,才發現孩子對於家庭的重要性,可早已經成了大齡。

很多丁克夫妻經歷了試管嬰兒失敗後,也會有認命的想法,兩個人在一起也挺好,沒必要非要去強求孩子,讓自己變得壓力重重。

3、養孩子壓力太大

生存在這個社會上已經夠累了,不想讓孩子和自己一樣過得如此辛苦,索性就不帶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了。

很多夫妻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沒有信心去養活並教育好一個孩子,孩子的從小就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帶孩子的辛苦、各種花費壓得他們喘不過來氣,很多夫妻看到了別人帶孩子時的苦累,也會堅定自己不要孩子的信念,他們對房貸車貸以及父母的養老壓得喘不過來氣,沒有自信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丁克夫妻中,只有一少部分是純粹不想要孩子的。而很多人也覺得,丁克夫妻過得肯定比有娃夫妻好,原因是他們省下了一大筆養孩子的錢,生活質量會更高,也會更自在,那麼我們來看看,丁克夫妻把錢都花在哪裡?主要有三個去處:

第一,花銷用來旅遊和享受

丁克夫妻過的是二人世界,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沒有帶娃的辛苦,也沒有家庭分工的不平衡,更沒有花銷上的捉襟見肘,所以在別的夫妻給娃囤奶粉,囤尿不濕,買各種各樣的育兒產品的時候,丁克夫妻把省下來的錢用來享受,他們會在工作之餘制定旅遊的計劃,很多夫妻都有游遍世界的想法,用來開拓眼界放鬆壓力,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丁克夫妻的生活一般比較健康,他們不光省下錢,還省下時間,除了夫妻兩個相處之外,就是用來充實自己,看書健身享受美食,他們的生活安靜而愜意,夫妻能有更多的相處時間,感情也會更好。

第二,花銷用來各種投資

丁克夫妻投資理財觀念會更強,比如日本的家庭主婦,他們會把大部分的開銷用來各種投資,讓錢生錢,比如她們會購買比較好的車,讓自己的生活更加高質量,當然他們也會為健康投資,比如意外險,防癌險,養老險一個都不能少,他們會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這可能也是人們的一種普遍心理,因為中國人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孩子是父母老年生活的底氣,沒有孩子會讓丁克夫妻更加缺乏安全感,所以就需要更多的社會保障,保證自己擁有一個比較好的生活狀況。


第三,花在養老院上

丁克夫妻不光會購買一些養老的理財產品,也會把相當一部分的錢投入到養老院中,他們沒兒沒女,當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養老院就是他們最好的去處,他們也會選擇一家比較優質的養老院,設施比較齊全,服務比較到位,當然花費也會相當高,他們為自己的後半生做足了準備。

所以從這三方面來看,丁克夫妻過得並不比有娃家庭的夫妻輕鬆。尤其是第二種和第三種,都是為了後半生而做努力,從中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焦慮,沒有孩子真的沒有讓他們過得更輕鬆和愜意,他們努力工作的結果只有一個,在別人有孩子照顧時候,他們能夠有足夠的金錢來聘用別人去照顧他們。

前者是親情,後者是僱傭關係,當然了,錢可以買來服務,但是錢可能買不來親情,同樣是住在養老院的老人,有兒有女的可以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回家,而丁克夫妻可能留守,不知道他們在老年之後會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並且為沒有生孩子而後悔呢?

您認為丁克夫妻的錢都用來享受了,還是用來更好地保障沒兒沒女的晚年?您的看法很重要,歡迎參與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KiFlG8BxtCz63RLy2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