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端午民俗活動知多少?

2024-06-03     竹鶯說事

栗美霞 李京益

端午節的許多民俗源於古人的驅邪避瘟活動。盛夏,是黃土高原上各種疾病滋生、蔓延最活躍的季節。古人解不開這個謎,便認為是邪祟作怪,並由此創造了一系列避邪手段,後相沿成俗,形成了今天我省的端午民俗活動。那麼,山西端午節民俗活動到底有哪些呢?

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省城鄉人民的傳統習俗。包粽子一般在端午節的頭一天。傳統粽子以黍米為餡,佐以紅棗,外包蘆葉,吃時拌糖。現在亦有以各種豆類、麥類以及江米為餡,佐料加柿餅、栗子、果脯、肉類等製成的粽子。城市人雜,粽子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錐、筒形俱見。晉北地區民間包粽子,浸米時水裡要放些艾葉,晉南地區則要將一些粽子用五色線捆繞,其用意都在避邪。一些地方民間習慣在端午節太陽未出山時,將特定形式和數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說法有紀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飲雄黃酒

飲雄黃酒,是山西民間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在端午節以前,民間要用菖蒲根和雄黃泡酒,曝曬在太陽下面,以備節日飲用。山西民間有「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的諺語。節日期間,成年人除飲雄黃酒外,還要在七竅之處塗抹一點。小孩子不飲酒,做母親的則要用筷子蘸酒,點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臍等處。這些方法歷代相傳,據說可以辟瘟和驅除蛇、蠍、蜈蚣、蚰蜒等五毒蟲害。

蒸老虎饃

晉南運城一帶的百姓有蒸老虎饃迎端午的民間習俗。頗具當地特色的虎饃代表人們敬奉祖先、祈禱平安吉祥的心愿。

吃涼糕

涼糕是大同的地方特色小吃,一般只有在端午節前後,各家各戶才會做。涼糕在味道上與粽子接近,但是比粽子更加香甜清新,用料也更講究。用糯米,大米,紅棗,葡萄乾,蜜棗,粽葉來做。在蒸籠里,鋪一層粽葉,再鋪一層糯米和大米,鋪上紅棗、蜜棗、葡萄乾,再鋪一層大米和糯米,在蒸籠高溫下,粽葉的香氣完全進入糯米中,吃起來滿口清香。

送瘟神

根據方誌記載,明清時代的廣東、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都有端午送瘟神活動。山西陽曲有五瘟廟,僧人們派人把車做成龍舟形狀,裝上五瘟神像,叫作「送瘟船」,從五月初一開始遍游大街小巷。清代河南《扶溝縣誌》記載:「(五月)朔日(初一),里民造瘟船,送瘟神於河。」

戴香包

山西民間還有「端午到、戴香包」的習俗。當母親的要在節前用碎布做成禽獸、花卉等各種形狀的小包,內裝雄黃、蒼朮、香薷等中藥材及香料,稱為香包。佩戴在孩子身上。男孩多為老虎、獅子之類,女孩多為花卉鳥類。傳說可以防止病毒入身。晉北一些地方還盛行用碎布、細茭稈做成符節,縫在孩子背上,俗稱「討吃子」。取意人窮命大,希望孩子消災免難,健康成長。

除香包外,還要用五色花線搓成索,在神靈前擺供祈禱後,掛在孩子們的手腕、腳腕、脖子上,稱為「百索」,要戴夠一百天方才解除。晉北一些地方,習慣端午節前置買一面新鏡子,節日試新,全家人都照一照。

染指甲

在晉南地區,端午節婦女流行用鳳仙花染指甲。將鳳仙花花瓣搗碎,輔之以明礬,取少量,覆在指甲上,以桑葉包裹,用五色絲線纏繞。等一晚上之後,指甲顏色又紅又艷,不會掉色。

捉蛤蟆

端午節前,晉南地區舊俗要逮回一隻蛤蟆保存。端午節當日把墨錠塞進蛤蟆腹內,陰乾,稱為「蛤蟆墨錠」。傳說可以塗抹腫毒,有清熱、解毒之功效。故民間有「疥蛤蟆躲端午」的說法。

晉北地區端午節,講究尋覓「金雞頭」。就是在端午節日出之前,蛇吃蛤蟆,剛吞進時,將蛇頭剁下,讓蛇頭蛤蟆在一起陰乾。據說是一種貴重藥材,可消無名腫毒。但只是傳言,實際很難找得。

插艾蒿

艾蒿,祁縣人只叫艾。艾蒿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蒿置於家中以「避邪」,將乾枯的株體泡水熏蒸以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蚊子、蒼蠅往往避其味而遠逃。端午節,家家戶戶要在門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祁縣一般五月初一前就插上,不只是院門,連院裡的房門也插著。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

貼黃符

「端午到,貼黃符」。五月初一起家家戶戶大門帖黃符、門神避邪。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歡迎的保護神之一。主要內容有門神秦瓊、尉遲恭和佛教如來、觀音,或者聖獸神牛、金雞、老虎。在剪紙之鄉祁縣,農戶大門上往往貼著附有神牛金雞或剪刀錘子剪紙的黃紙。

逛廟會

在端午節,一些地方會舉辦廟會。壽陽縣歷史上有九大社團,舉辦陽坡廟會,講究頗多,規模盛大。繁峙縣五月初五有在玄帝廟上唱戲的傳統。

陽高縣在端午節有逛城牆的風俗習慣,當地稱為「竄城牆」。歷史上,店鋪作坊各行各業在端午節照例放假半天,學堂師生全部休息。就連在封建禮教束縛下,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姑娘、小媳婦,在端陽節也要精心打扮一番,自由自在地到街上逛上半天。這一日,周長九里的城牆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分外熱鬧。真可謂「男女老少齊登高,佳節觀景樂陶陶」。轉完城牆,照例要到城下的各寺廟祈禱一番。而在今天,則更多的是去觀賞風景名勝與文物古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165d27006f7e555ce56a0c96aaab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