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教室的道德人格發展圖譜——如何構建完美的教室環境文化?

2023-09-16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完美教室的道德人格發展圖譜——如何構建完美的教室環境文化?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關注守望新教育,一起守望真善美】

看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小王子

如何締造完美的教室環境文化?

原創|李亞敏、師鳳麗

來源|新網師

【新網師】編者說:閱讀此文,您將收穫以下內容:

理解新教育道德發展圖譜——道德發展三境界六階段、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建構完美教室的環境文化,開啟完美教室的實踐之旅。

打開文中相關主題延伸閱讀連結,您會發現更多美好。

如何締造一間完美的教室?——一間小小的教室,一個大大的夢想!

01

道德發展三境界六階段

完美教室主要解決我是誰,我要做什麼以及如何做的問題。而在第一講里提到的道德發展三境界六階段,這是學生德育教育方面很重要的一個境象,李亞敏老師用小學生必讀書目《夏洛的網》中的三個主要角色為例,詳細地向學員們闡釋了這個新教育學生道德發展圖譜的深刻內涵:

老鼠坦普爾頓是處於自然功利境界的,它大部分的行為都是為了逃避懲罰或者得到好處。小豬威爾伯為了讓它把夏洛的卵袋拿下來,還必須莊嚴地承諾讓它優先吃食物。它的出發點,始終是功利中心的。老鼠坦普爾頓,由於最怕餓肚子,沒有安全感,整天要為生存的基本需要四處奔波,這個致命的局限性就導致了它的道德發展水平一直處於低級階段:自然功利境界。

威爾伯,則更多地處於習俗規則境界,它努力想成為別人的好朋友,成為受大家歡迎的豬。自從夏洛開始幫助它,它就努力活得跟它的名聲相稱。夏洛說它是王牌豬,威爾伯就盡力讓自己看上去是只王牌豬;夏洛說它了不起,威爾伯就盡力讓自己看上去了不起;夏洛說它光彩照人,它就盡力讓自己光彩照人,它是按照社會習俗來行動的。它就是一個孩子,主要處在「我要做個好孩子」這一階段。小豬威爾伯由於它有人專門喂養,不需要擔心生存安全,所以,它一直就是做一個好孩子。

蜘蛛夏洛,毫無疑問是達到了道德仁愛的境界。當威爾伯遇到危險的時候,它總是想辦法設身處地為威爾伯考慮,幫助它度過危機。夏洛在回答威爾伯夏洛為什麼要幫助自己的困惑時說:

「我為你結網,因為我喜歡你。再說,生命到底是什麼啊?我們出生,我們活上一陣子,我們死去。一隻蜘蛛,一生只忙著捕捉和吃蒼蠅是毫無意義的,通過幫助你,也許可以提升一點我生命的價值。誰都知道人活著該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這些語言與行動,直接就是道德第六階段的寫照。這也是馬斯洛需求中的最高需求。所以坦普爾頓、威爾伯、夏洛,正好處於我們道德人格發展的三個不同的境界中。

新教育的完美教室與道德圖譜

朱雪晴:你,就是夏洛 ——以《夏洛的網》為例淺談師生共讀

02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主要講人的三個需求階段。即初級階段:生理、安全需求;中級階段:歸屬、尊重需求;高級階段:自我實現的需求。

接著李老師用家庭指導師中的《富足的關係是成長的動力》一文中的知識理論來向我們介紹了人的三種核心需求——生存、關係、成長,以及它們三者之間的的關係:當生存、關係和成長得到滿足的時候,人的道德發展和社會需求就會在激勵中不斷前進;反之,當人的需求受挫敗而得不到有效的滿足的時候就會退行到低層次的需求。

就像完美教室里,整個班級,無論是學生,還是班級里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他們都需要友誼,需要來自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激勵自己不斷成長。所以,作為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要真正的充滿愛,但是關愛並不等於沒有懲罰。

馬斯洛的幸福觀——幸福完整、自我實現者擁有的共同特質

比如,學生在教室里打籃球就要接受懲罰,因為這樣做給大家帶來了不安全感,於是大家在班級里討論如何處置這種行動,進而制定類似的班規。並且做事情要講究流程。

李亞敏老師從學生進教室的流程(放凳子——放書包——交作業),老師上課流程(打開ppt——放歌曲——晨誦),讓孩子們懂得:生活要有秩序。秩序都是為安全考慮的,是為了保證孩子安全需要、生存的需要。比如一年級的老師在整個九月份就是要幫助孩子形成上課的秩序,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教室文化構建的內涵、價值和路徑

如何締造一間完美的教室?——守住自己的教室

03

完美教室的環境文化

一、教室文化和教室布置

教室文化和教室布置這裡不再贅述,學員自行閱讀課程教材即可解決問題。

二、教室文化牆打造及方法

李老師通過一個關於班級文化是否需要布置的調查報告,讓我們了解了教室文化牆的重要性,接著李老師用「教室文化」和「教室布置」這兩個關鍵詞的不同告訴我們,教室文化是有理念的教室布置。

1.教室是孩子們的另一個家。教室里應該乾淨整潔、秩序、美、關愛、安全感、友情、學習和心靈居所。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就像家人一樣彼此關愛。所以教室里應該有照片、生日、觸手可及的書、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

2.教室是解決生活的問題。所以教室里應該有整理能力的布置和情緒管理區域。

3.教室應該分區。比如分為:閱讀區、衛生區、學習區、雜物區、運動區。教室里學生的座位布局也可以打破傳統型布置,採用配對型、圓桌型、馬蹄型、小組型等作為布局。教室座位安排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合與否,合適的座位模式會使教學效果、學習效率事半功倍。教室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靈活調配課堂中的座位、學生、教師這三個因素,讓不同座位展示其優點。

4.教室里的牆壁要會說話。可以設置主題定位,如學校課程、班級活動、學科項目、節日文化。空間利用方面要利用好黑板、牆面、走廊、窗戶、角落。

5.一面牆要呈現主題布局。如夢想、中秋、愛國、二十四節氣、安全。一面牆的主題風格可以有背景風、手工風、立體風、照片風、手繪風。同時,日曆、分工表、日程表、收納箱、功能貼紙、生活必需品、綠植、魚缸也是布置教室的好幫手。

6.同時教室文化牆要注意互動性、參與性和聯動性。同時把握好教室文化的三個度:溫度、豐富度、自由度,內外兼顧。

朱雪晴:把每一間教室都建成圖書館

長翅膀的課程——在新教育中成長的「向日葵班」

李亞敏老師引用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中的一句話:孩子在周圍——在學校走廊的牆壁上、教室里、活動室里經常看到的一切,對於他的精神風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義。

通過這句話告她訴我們:教室的布局,不僅僅是簡單的物品配備,不單純是統一的整潔美觀,小小的教室傳遞著空間物語,是教育哲學的物化體現,是教育理念的空間載體,是教育行為的無聲解讀。

來源|新網師、守望新教育。

「颶風」老師郭明曉——創造完美教室

新教育實驗的學校文化——為校園立魂

貞元2021秋冬期末慶典 | 橄欖樹教室:踏上我的英雄之旅

小雲朵教室|期末慶典之「花式」評語——雲朵教室生命頒獎詞

真正的校園文化是什麼?——文化無法被刻意創造

新教育實驗的文化自覺——以人弘道,活出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

汪正貴: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新教育實驗的完美教室——匯聚偉大事物,呵護每個生命,擦亮每個日子

許新海:建設學校文化,哪裡是核心地帶,怎樣有跡可循,如何定期而至?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或加【守望新教育】編輯陳東強:qdc0828 微信。非常勿擾!加微信時需說明個人尊姓大名、單位和身份。)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無已,望如朝曙。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讓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有緣的教育夢想。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a7744793247e5fffb755c62124597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