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高考第一」是否「職業考生」?警惕高分復讀成「生意」

2022-06-29   外灘教育

原標題:熊丙奇:「高考第一」是否「職業考生」?警惕高分復讀成「生意」

看點 高考分數每年都會引起熱議,而其中「高考狀元」更是不自覺吸人眼球。而近日,網友們卻發現,高考生「全某某」曾連續三年參加高考,取得優異成績,並收穫高額獎學金。為此引來質疑聲:高分復讀,是否正在成為生意?如果用復讀高分生打造學校的辦學業績,不僅會扭曲學生的價值觀,而且會助推唯分數論。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粵港澳教育圈 (ID: ba_edu)

文丨熊丙奇編丨May

目前,網絡上一則涉高考消息引起公眾關注。據南方都市報道,在廣東茂名化州市青島實驗學校的官微推文中, 2022年高考生「全某某」以694分考得茂名市第一名

但隨後,網友便發現該考生與 2020年在湛江市北大附屬實驗學校讀書並被北京大學錄取的「全某某」同名

除此之外,同樣的名字還出現在 河北衡水中學實驗學校2020年12月的官微推文中,疑為同一人。

同樣一個考生名字,連續三年出現在省內外不同學校的宣傳推文中,甚至2020年被北京大學錄取、今年又成為茂名市高考第一名,不禁讓人疑惑這到底是什麼回事?

如果該考生為復讀生,那多次復讀是考生的權利,民辦學校招收復讀生也符合規定,但需要注意 高分復讀,是否正在成為生意?對此,需要有關部門啟動調查,回應輿論關切。

而且, 民辦學校製作高考喜報,宣傳高分學生,本身也是違規行為

教育部曾多次嚴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但是,總有一些學校、機構會把高分考生作為學校宣傳辦學業績,進行招生的「賣點」。對於民辦學校來說,更是如此。

近年來,高分復讀現象引人注目,除了考生本身想考出更高分數進名校之外,就在於一些民辦學校、復讀機構推波助瀾,用高額獎學金吸引高分生反覆復讀,導致有的考生會成為高考「考霸」。

在此事件中,如果查證「全某某」就是同一人,那他就可能屬於反覆參加高考的「考霸」。

鼓勵高分復讀,用復讀高分生打造學校的辦學業績,是短視的急功近利, 同時也會扭曲學生的價值觀,助推唯分數論。

圖/新華社

由於是復讀生,復讀生選擇怎樣的復讀方式、復讀地點,都是復讀生的權利,因此有點民辦學校和復讀生機構就面向全國招生,還與公辦學校進行生源合作。

而復讀生考出高分後,民辦機構、復讀機構就拿來做宣傳,復讀生原來所在高中學校也可能拿來做宣傳。

因此, 治理高分復讀,在加強對考生高考資格審核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

具體而言,就是在高考招生中 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在用人單位中 扭轉唯學歷、唯名校導向,尤其是第一學歷歧視。

高分復讀中,有極少數盯著高額獎金反覆復讀的「考霸」,更多的是為了進更好的大學而復讀,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唯學歷、唯名校用人導向。

高分復讀,而且是不受限制地選擇民辦學校、復讀機構,無疑會加劇高考競爭,進一步刺激唯分數論。教育評論改革應把高分復讀作為一項重要的檢驗指標,避免出現高考「考霸」現象,甚至是讓「職業考生」成了一門「生意」。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