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曹文軒:這個世界上,最巍峨的宮殿是圖書館——閱讀,是實現民族願景的必由之路

2022-10-19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專訪|曹文軒:這個世界上,最巍峨的宮殿是圖書館——閱讀,是實現民族願景的必由之路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名家專訪|曹文軒:

這個世界上,

最巍峨的宮殿是圖書館

作者|曹文軒

原創|閱讀與成才

採訪時間:2022年8月採訪人:趙暉;現場攝影:黃箭鋒;來源 :閱讀與成才;編輯曹譽儒; 審核:吳問濤;核發:石恢;

我們在書山書海攀登與徜徉,

會感受到一種無奈、一種驚慌,

因為我們實在無法讀盡這些書,

我們越是閱讀,

就越感到自己的閱讀所得,

不過是滄海一粟。

但我們不必為此而憂心忡忡。

曹老師的家中,書為海,人如舟。

《閱讀與成才》:曹老師好,這兩日北京暑熱驟退,抬頭已經是秋天的雲了,大家都感慨老祖宗的節氣拿捏得太准了!秋天裡的第一個問題,我們想請您談談您的那些演講和講座。您經常受邀參加兒童和青少年的閱讀活動,和孩子們在一起時,您會跟他們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嗎?

曹文軒:我每年都會有很多場講座和演講,而這些講座和演講,大多是講閱讀的。我會告訴孩子們,書是一種具有魔力的物質,它既具有創造力,又具有摧毀力。它的能量也許超過核能,甚至遠超核能。一個人讀書,十個人讀書,成千上萬的人讀書,這些能量彙集在一起所產生的是一股很難預估的巨大能量。它也許能顛覆世界或創造新世紀。正因為它具有魔力,所以才有秦始皇和希特勒焚書的歷史事件發生。

有些書,只一本就能改變天下。一本《論語》鑄就了儒家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講,塑造了中華民族;一本《塔木德》,成就了一個猶太民族;一本《奧義書》影響了整個印度文化;一本《共產黨宣言》,給世界帶來的是什麼?是天翻地覆。

我寫過一部名為《大王書》的長篇,那裡面有一本書—— 《大王書》,就是這樣一本具有魔力的書。那個放羊的孩子,正是憑藉這本王書的啟示而奪得了天下。最後,這本書化為漫天大雪,覆蓋了因多年戰爭而滿目瘡痍的大地。「書」在這部長篇中被神聖化了。這些書是書中之書,是王書,是改朝換代的大王書。

如果說具有如此巨大力量的書並不多,但由書而形成的山、形成的海,其能量一定是更大的。人類今天擁有的文明,離開這書山書海,是不可能想像的。我們既可以將博爾赫斯的「沙之書」看成是一部具有魔力魔性的書,也可以將它看成是書的隱喻,它實際上不是一本書,而是書山書海彙集而成的一本其頁數多如恆河之沙的書,一本讓我們無法窮盡的書。我們在書山書海攀登與徜徉,同樣能感受到這種無奈、這種驚慌,因為我們實在無法讀盡這些書,我們越是閱讀就越感到自己的閱讀所得,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我們不必為此而憂心忡忡,因為不只是你一個人在讀書,而是無數人在讀書。正是合力閱讀,才使我們最終成為書山書海的主人,使知識產生了無可估量的能量。

我會在給孩子們講閱讀的意義時,讓他們大聲朗讀我送給他們的話。如果我覺得聲音不夠洪亮,我會讓他們重新朗讀,直到我認為聲音已經足夠響亮了。我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記住這些話。

曹文軒:閱讀有什麼講究——閱讀是人類最優雅的姿態

新教育實驗的閱讀宣言——與人類崇高的精神對話

閱讀,

是實現民族願景的必由之路。

2000年10月在四川阿壩

《閱讀與成才》:一個國家實現宏大的抱負,可能不是一代人通過努力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而閱讀,可能在這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您在給孩子們講閱讀的意義時,會向他們講到這一點嗎?

曹文軒:有時我會講到。我會告訴他們:閱讀是實現民族願景的必由之路。我們始終在勾畫民族國家的未來藍圖。我們有極其宏大的抱負,我們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夢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不將閱讀作為根本性命題包括進來,實現這一切有可能嗎?答案大概清清楚楚地在每一個人心中。

也許那個叫「猶太」的民族可以直接告訴我們一個鐵一般的答案。猶太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 0.3%,獲得的各種獎項卻占到了諾貝爾獎總數的 22% 以上。耶穌、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奧本海默、畢卡索、伯格森、海涅、孟德爾頌、卓別林、胡塞爾、洛克菲勒、卡夫卡等等,這些猶太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進程和路線。沒有猶太人,這個世界也許不是這個樣子。沒有一個叫馬克思的猶太人,會有這樣一個中國嗎?肯定不會。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們的強大?是因為人種的緣故—— 他們是優於其他人種的人嗎?沒有任何科學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其情形倒恰恰相反,他們在歷史上是很不幸的。他們一直被描繪成劣等民族——一個與魔鬼做交易的民族,曾遭受過數次大屠殺。希特勒的罪惡當年如果徹底得逞,也許今天就看不到這個民族了。

是猶太的宗教所產生的力量嗎?尤瓦爾在《今日簡史》中回答得很清楚:不是,根本不是。我們能有的解釋就是:一、猶太人勤勞、刻苦;二、猶太人對讀書極其重視。其重視程度達到:閱讀是一種信仰,閱讀是一種宗教。他們對書頂禮膜拜—— 正是對讀書的永遠重視,使他們始終占領著精神和知識的高地,中國人的巴別塔也只能是書籍的壘砌。書書成階,步步登高。只有當我們將閱讀作為民族國家的要務,全國上下以閱讀為先,神州大地閱讀蔚然成風,民族國家方能大昌大盛。

在這個話題之下,我還會講到:一個聰明、智慧的民族一定會克服夜郎自大的狹隘民族心理,明智而坦然地選擇吸收全人類的經驗和先進知識。而要獲得全人類的寶貴經驗和知識,其主要途徑顯然是對全世界高質量圖書的閱讀。所以,當年梁啟超在目睹中國之落後時才說:中國現在「當以譯書為第一要事」。

回想當年改革開放,其重要的一步也是譯書。正是這些書促成了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正是這些書推動了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發展。沒有這些書所提供的全人類的先進經驗和知識,我們可以自豪地看到今日之中國的榮耀嗎?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卻沒有想得起來做一個重要的題目:書與改革開放。我們應當正確理解「民族自信心」,正確體會「民族自豪感」,胸懷開闊、落落大方地閱讀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優秀書籍,從中獲取先進的經驗和知識。我們世界地位的提升和話語權的獲得,是建立在對全人類先進經驗和知識的無條件接納之上的。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書,離不開閱讀。我們當銘記這一樸素而永恆的道理。

曹文軒:閱讀是人類最優雅的姿態

朱永新和新教育人的閱讀觀——閱讀推廣實踐創新,我們一直在行動

2002年於古巴海岸

成人對孩子的閱讀指導,要以不

損害孩子的直覺能力、自由之精

神為前提。

《閱讀與成才》:您剛才提到的「書與改革開放」真是一個非常棒的研究題目,希望相關領域的學者和學子能就此深耕,好好做起文章來。您的回答也讓我們領略了一位博士生導師的學術敏感度。我們的閱讀教育其實跟導師指導學生做論文很像,成人對孩子起到的更多的是引導、協助的作用,整個閱讀過程還要靠孩子自己全情投入、用心體味,才能收穫成長。說到這兒我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成人的閱讀體驗在協助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是必要且有益的?

曹文軒:成人的閱讀體驗和閱讀經驗,對孩子的閱讀具有指導性的意義。在孩子的閱讀問題上,我們存在著誤區。我們在一種自以為先進的、文明的理念作用下,以「民主」「自由」的名義,將閱讀選擇權完全交給了小孩。就像一個小孩的成長,在各方面都需要得到大人的幫助、引領和教導一樣,小孩的閱讀其實也是需要大人照料的,甚至說更需要大人的照料。孩子正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的認知能力、審美能力都不可靠,如果任由天性去閱讀,是很麻煩的。他們也許只閱讀那些一味喜樂、嘻哈的沒有太多實質性內容的書。我們就得告訴他們,就像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有質量之分一樣,書是有等級的,書是有血統的,書是有文脈之分的。生命長度有限,怎麼樣在有限的生命長度中讀到最值得讀的書,這是人生的智慧。做人得聰明,讀書也得聰明,這是樸素的道理。成人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如果傳達給孩子,會使他們少走彎路,而成人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的閱讀「方法」,會使孩子能夠很快地、有效地進入作品。而孩子是沒有任何方法的,方法其實是由成人給予的。當然,所有這些「傳授」得以不損害孩子的直覺能力、自由之精神為前提。

《閱讀與成才》:除了教授、學者的身份,其實對孩子和家長來說,您的作家身份更為他們所熟知。錢鍾書曾說,不必關心下蛋的母雞;您也曾說過書有書命,寫完只宜放手。為什麼大家還是熱衷於見到作者、找作者簽名,或者購買作者的簽名版書籍?

曹文軒:這很正常。簽名其實也有一定的好處:它會讓獲得簽名的讀者增強與作者和作者的作品的親近度,會更加投入對作品的閱讀。簽名與珍藏有關。而珍藏永遠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是每個人都有的願望。

存在是大書,是必讀書。

但光有大書

而沒有對本義上的書的閱讀,

大書可能是不存在的——

即使存在,也是被淺薄地閱讀的,

因為閱讀大書需要一種眼力,

而眼力的培養

是離不開對本義上的書的閱讀的。

2002年9月在古巴作家協會演講

《閱讀與成才》:前兩天晨跑後,我去公園的咖啡店吃早餐,那家店剛好是家籃球主題店,店面不大,中間的玻璃櫥窗里,赫然擺著一雙科比簽名的球鞋。正值暑假,門口的小店員是勤工儉學的暑期工,一身籃球衫,靦腆的學生氣,招呼客人非常禮貌但明顯欠熟練。桌椅是典型的戶外裝備,輕鬆隨意,吃東西要捧著,否則咬一口牛角麵包會掉滿地渣的那種,但整個店都仿佛被科比那種刻苦訓練的精神、那種激動人心的比賽現場感滲透著……這些聽起來與閱讀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我當時就想起您在我們雜誌創刊號上的那篇文章《閱讀與成長》。您提到青少年正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階段。這個時期他們接觸到的書籍、他們的閱讀方式、他們的偶像對他們來說影響非常大。在這些方面,成人能做什麼?

曹文軒:這也是閱讀—— 另一種閱讀,也許是更重要的閱讀。閱讀的概念可以有無限的延伸。閱讀存在,閱讀世界,閱讀人生。這個意義上的閱讀,卻又是與狹義上的閱讀聯繫在一起的。狹義上,或者說本義上的閱讀越好,廣義上的閱讀就越有收穫;而廣義上的閱讀又會作用於狹義上的閱讀,使狹義上的閱讀更有深度。存在是大書,是必讀書。但光有大書而沒有對本義上的書的閱讀,大書可能是不存在的—— 即使存在,也是被淺薄地閱讀的,因為閱讀大書需要一種眼力,而眼力的培養是離不開對本義上的書的閱讀的。

朱永新:我為什麼連續20年呼籲設立國家閱讀節?——建議把9月28日孔子誕辰日設立為國家閱讀節

梅子涵:我們向天理宣誓——致閱讀推廣人的一封信

2006年9月於柏林文學節

閱讀課還是要有語文意識,

不要將它變成一門純粹的人文課。

《閱讀與成才》:現在,閱讀已進入國家戰略層面。但據我們了解,很多學校還沒有開設單獨的閱讀課, 您認為閱讀課與語文課的關係如何?它是否有必要從語文課中獨立出來?或者說,您覺得一節理想的閱讀課是什麼樣的?

曹文軒:閱讀課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我們將閱讀課看成是語文課的延伸,這樣的看法可能更好一些。語文課是其他一切學科的基礎。我不可能相信一個語文能力很差的人能在數學、化學、物理學等自然學科上有里程碑式的出息。因為語文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認知世界的能力和對這個世界加以表述的能力。它關係到思維的質量。我認為閱讀課的講解可以與語文課的講解有所區別。首先對文章的選擇,就應當是有所區別的——它應當多多選擇那些經典的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很難放入教材的文章,目的是讓孩子儘可能廣泛地讀到一些經典。但我依然覺得,在講授這些文章時,還是要有語文意識,不要將它變成一門純粹的人文課。

《閱讀與成才》:孩子們拿到的語文教材是統一的,這意味著每位老師拿到手裡的教學材料是一致的,但老師怎麼講,學生怎麼讀,就全都事在「人」為了。 您認為,我們的老師需要做什麼才能讓孩子們體會到文學的魅力,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曹文軒:作為一個講課者,其責任絕非僅限於帶領孩子閱讀課文,還要闡釋和引申課文。優秀的講課者在講解文本時,從來都是通過他的闡釋與引申,而使文本得到升華,讓學生獲得最大收益。但往往也就是在這一點上容易出問題:我們不恰當地,或者說生硬地、過度地闡釋與引申了文本的意義。「升華」與「拔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拔高與自然相悖。

當執教者方方面面都能達到自然的境界時,他的語文教學生涯也就到達了最高的境界。而這個境界是很難到達的,因為它與一個語文老師的學養密切相關。知識越豐富,對文本的解讀也就越有進入的不同路徑,也就越可靠。而知識沒有積累到一定份上,既無法進行別開生面的、令人耳目為之一新的解讀,還有可能因為強制性的「獨闢蹊徑」而導致誤讀、虛讀。

新教育實驗的書香校園——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新教育推薦的九大書目——全民閱讀造就中國人

文學作品

理應成為語文文本的優勢群落。

與汪曾祺先生在昆明

《閱讀與成才》:您很強調語文課的文學性,但閱讀能力本身也有很「工具性」「社會性」的一面,對指示牌的閱讀、對說明書的閱讀,甚至對購物節折扣規則的解讀,都是這種工具性的體現。 為什麼閱讀的「文學性」不容忽視?這種文學體驗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

曹文軒:全世界的語文教材在文本文類的選擇上,幾乎是一致的,即將文學作品作為最主要的選擇。有些國家的語文教材,甚至將語文教育與文學教育看成是同一概念,所編教材中的文本全部是文學作品。中國語文教材在文本文類的選擇上也是向文學作品傾斜的。據統計,自民國以來直到新課標問世,其間中小學語文教材大約有 900 多種。這些教材雖然因時代、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編選者的個人語文觀不同而在選文上各有各的取向,各有各的配置,各有各的特色,但大多數教材在文類的選擇上卻有一個共同之處,這就是文學作品始終占有很大篇幅,它們是語文教材的主體。與其他文類的文本相比,文學作品無疑是優勢的文本群落。

文學作品在教材中究竟占多大份額為宜?如此大的比重是否有點過於傾斜?我的看法十分明確:現在所占有的份額是合適的——文學作品理應成為語文文本的優勢群落。道理何在?義大利人多納戴拉 · 阿切比的幾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文學在人的培養和開拓認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學生成長和學習的漫長階段,它是極為重要的倫理道德和美學教育;它通過描繪和想像來開拓人的思維;多少個世紀以來我們的許多文學作品能夠提供一種在句法上嚴謹、在詞源上豐富多樣的多種語言典範;文學是語言、文化入門的工具;它幫助形成了一種民族共有的語言,這種語言被所有人理解並使用。無論是中國的語文教學大綱、課程標準還是國外的語文教學大綱、課程標準,也無論是哪一時代的語文教學大綱、課程標準,都無一例外地將學習語文的目的確定為: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與「人文性」對應的概念是「工具性」,我們對「工具性」的理解是不夠的。在我們的感覺中,「工具性」似乎是一個與「人文性」在重要性上有級別差異的概念。我們在說到「工具性」時往往都顯得不那麼理直氣壯,越是強調這一點就越是覺得它是一個矮於「人文性」的觀念,只是我們不得不說才說的。其實,這裡的「工具性」至少是一個與「人文性」並駕齊驅的概念。離開語言文字,討論任何問題幾乎都是沒有意義的。另外我們有沒有注意到,語言文字根本上也是人文性的。難道不是嗎?20 世紀哲學大轉型,就是爭吵乃至惡鬥了數個世紀的哲學忽於一天早晨都安靜下來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語言問題。哲學終於發現,所有的問題都是通向語言的。不將語言搞定,我們探討真理幾乎就是無效的。於是語言哲學成為幾乎全部的哲學。一個個詞、一個個句子,不只是一個個詞、一個個句子,它們是存在的狀態,是存在的結構。海德格爾、薩特、加繆、維根斯坦等,將全部的時間都用在了語言和與語言相關問題的探討上。甚至一些作家也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語言的問題。比如米蘭·昆德拉。他寫小說的思路和方式很簡單,就是琢磨一個個詞,比如「輕」,比如「媚俗」「不朽」等。他告訴我們,一部小說只需要琢磨一兩個詞就足夠了,因為所有的詞都是某種存在狀態,甚至是存在的基本狀態。從前說語言使思想得以實現,現在我們發現,語言本身就是思想,或者說是思想的產物。語言與思維有關。語言與認知這個世界有關,而認知之後的表達同樣需要語言。語言直接關乎我們認知世界的深度和表達的深刻。而後於語言的文字使一切認識得以落實,使思想的流傳、傳承成為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說,語言文字能力,是一個健全的人的基本能力。而語文就是用來幫助人形成並強化這個能力的。

為什麼說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道理就在於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必須以很好的語言文字能力作為前提。因為語言文字能力與認知能力有關。語文教科書為什麼會大量選擇文學作品作為它的文本呢?就是因為文學的語言是豐富多彩的。相對於其他文類,比如論說文,文學作品既有書面語又含有口語,而論說文與口語是切割的。文學作品中的動詞、形容詞的豐富性大概也是其他文類難以相比的。文學作品使用了一切修辭方式,並且由於它的積極修辭態度,使語言的神奇與魅力令人感嘆不已。無疑,文學課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獲得和提高語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徑。這是我們在講文學作品時務必要意識到的。

故事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想寫這個故事了。

在博爾赫斯故居

《閱讀與成才》:您的新書《蘇武牧羊》出版了,深受好評。這一歷史資源的運用,應當與「民族精神」這樣一個主題有關。因為這則古老的傳奇故事,一直在向我們傳達著這樣一種精神。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想重拾蘇武牧羊的故事?能給我們介紹下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嗎?

曹文軒:早在 1995 年,我就想寫這個故事了。這麼多年沒有動手,卻又沒有放棄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找到了一個我自以為了不起的敘述方式:讓羊成為這個歷史故事的敘述者。我以為我找到了一個可以歸置於「文學」名下的敘述方式—— 只要寫出來,就一定是文學。

促使我動手的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這個口口相傳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空白。蘇武北海放羊 19 年,他是怎麼度過的?就「天寒地凍」幾句,沒有什麼具體情景,沒有故事。因為牧羊 19 年一說就足夠英勇、名垂千古了。這給我留下了天馬行空的想像餘地。我說有狼群就有狼群,我說有暴風雪就有暴風雪,我說有無邊無際的孤獨就有無邊無際的孤獨。這種寫作十分痛快,敘述在語流中滾滾向前。

蘇武不應該僅僅是一個歷史符號,他作為一個人也是令人敬仰的。另外,我要說的是:我在講這個故事時,是站在人類的高度講的。

朱永新:全民閱讀和基礎教育的十年之變

新教育實驗的閱讀報告——改變,從閱讀開始

2016年在紐西蘭「國際安徒生獎」頒獎現場

也許,

這個世界上最巍峨的宮殿、

最神聖的空間是圖書館。

《閱讀與成才》:順著這個話題,最後我們想請您談談閱讀對人類的意義。

曹文軒:好,我從「閱讀與人類文明」這樣一個角度來談。人類的現代文明是在永不停歇的傳承中形成的。而用於傳承的主要載體無疑是書籍。在書籍未誕生之前,人類依靠的只是口口相傳,依靠的只是代代傳唱。文明進展的速度十分緩慢。在漫長的時間裡,人類基本上是原始部落在這顆星球上的四處撒落。也許是造物主的精心安排,人類後來發明了文字,進而用文字書寫—— 書籍出現了。

書籍的出現使人類文明的進展速度陡然加快了。而到了後來,由於書籍帶來的思想和知識的廣泛傳播,其速度越來越快。

書籍的流通將此地的文明傳向彼地,將彼地的文明傳向此地,將昨天的文明傳至今天,將今天的文明傳至明天。

因為書籍,無論多麼遙遠的昨天,卻可以活在當下。孔子因為《論語》,其實一直活在我們中間。

書籍使得奇蹟出現,這個奇蹟就是「歷史不死」「昨日永在」。在紛繁複雜、風起雲湧的傳承中,我們走向文明—— 程度越來越高的文明。今日之文明,是數千年的思想和知識依然活著而形成的,而如此的神奇,根本是因為書籍。

我們與其將讚歌、頌歌獻給造物主,還不如獻給萬能的書籍。也許,這個世界上最巍峨的宮殿、最神聖的空間是圖書館;也許,它才是我們最該朝拜的地方。所以,博爾赫斯才說:天堂是一座圖書館。

全球十大藝術品級圖書館

朱雪晴:把每一間教室都建成圖書館

林忠玲:他把學校建在圖書館中

採訪札記

立秋既至,一夜新涼,讓人仿佛忽然記起,北京原是一個如此分明的城市。「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天高雲淡的秋風裡,劉言史的恢贍,有種驚心動魄的美。

採訪曹老師的下午,日頭仍是高高的,有新枝從路邊的灌木中逸出,長腳蚊隱匿在樹影,一隻渾圓、琥珀眼睛的黑貓在陽光下打盹,瞳孔細細立著,你若看時,一分親昵便作三分戒備,鬍子隱隱顯出被打攪的不快。

蟬聲,是一點也沒有了。

出了電梯,還沒來及分辨方向,就聽到老師招呼,大門敞開著,老師側立在旁,牛油果色的短袖襯衫仿佛被加了一大匙剛剛攪打好的鮮奶油,淡淡的,顯出秋天的柔和。門廳里,迎面一面窄窄的穿衣鏡,窗外是不住探望的枝條和光影,滿廊皆風。

我們來得巧,曹老師才出了新書《蘇武牧羊》,噹噹仍在預售,我們近水樓台先得了一本。風雪中,白須白眉的蘇武與一隻羊抵額相擁,羊目安詳,節杖獵獵,天地不言。蘇武,一個被千古傳唱卻為後世留下無數寫作縫隙的使臣,冰天雪地中,他是否有過動搖,是否失去過時間的概念,如何戰勝孤單,如何牧羊,如何活著,如何抵達自我……十九年的牧者,從第一片雪花的猝然撲面到最後一片雪花的悠然飄落,他,如何衡量雪花與雪花之間橫亘十九年的差異與重量?

不降即是戰,與慕賢的匈奴王的戰,與叛臣衛律的戰,與故友李陵的戰,與自我的戰。蘇武有時慷慨激昂,有時沉默,有時歌。苦寒北海,漫長冬日,他如將軍般煞有介事地指揮著一百零一隻公羊,他是牧者、被牧者,也是自牧者。十九年,他被銘記,也被風雪所藏,他和他的羊,是歷史與歷史的溫度。

曹老師的言談一如筆下,永遠有種古典的高貴,這種高貴不在廟堂之上,卻在鄉野草原,任滄海桑田,總有悲憫的暖意悄然漫過苦難的褶皺,在老師的文字間流淌——這種漫過,不是掩蓋,不是遺忘,不是視而不見,而是苦難之上的生長,是自律與自愈的能力,是優雅安然的堅韌。這種高貴,並非來自優越,而是源於相信;這種優雅,並非未經磨折,而是面對磨折選擇的姿態;這種安然,並非心無所憂,而是憂患之下決意承擔的勇毅——當蘇武用手輕輕抖動了一下被雪覆蓋的節杖,「節旄上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那一團團節旄,忽地像一團團紅色的火焰,在這寒冷的天空下燃燒起來」——「好好活著」,節杖之上那如火焰一般的節旄在風雪中紅著眼睛,一字一頓。

天地為卷,「存在是本必讀書」,曹老師的「鹽普」把我從風雪中拉回。原先竟是我將閱讀看小了,透過書本,我們終將觸摸存在,而世界就如斯嘉麗指縫間掉落的紅土,真實、溫暖,可供閱讀。

蜜橘向日葵在陶罐里盛放,顯出梵谷的模樣,炙熱明亮——明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朱永新:全民閱讀和基礎教育的十年之變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埃爾諾:為什麼要閱讀?

趙家明:閱讀教育的「定南現象」

林忠玲:書香校園六問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或加【守望新教育】編輯陳東強:qdc0828 微信。非常勿擾!加微信時需說明個人尊姓大名、單位和身份。)

陳東強,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實驗分會常務副理事長、新教育理事會副理事長、新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歷任山西省絳縣教育局局長等職。曾有幸獲得中國教育報2011年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和中國教師報2012年「全國第二屆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長」殊榮。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讓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有緣的教育夢想。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c14f4ebdf38f49ce66e71b143d2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