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教你健康吃飯:一日三餐,跟著太陽一起吃

2022-08-16     上醫仁家

原標題:老中醫教你健康吃飯:一日三餐,跟著太陽一起吃

我們都知道有句老話叫「民以食為天」,而老中醫們常常還會加一句「病與吃為伴」。就像很多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早餐來不及吃,午餐外賣湊合吃,晚餐「報復性」大吃……這樣吃飯不僅不養生,反而易招疾病!

醫生們總是說要「按時吃飯,規律就餐」,但是怎麼樣才是規律的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一日三餐跟著太陽一起吃。

一日三餐間隔

我們人體所形成的生物鐘,主要是為了順應大自然周期性規律而產生的一種適應循環,所以晝夜節律不僅會影響睡眠,還會影響飲食。順著生物鐘按點吃飯,可以使一日三餐配合最佳的胃腸運動功能,讓胃、腸、肝、膽、胰腺的消化液分泌節律和飲食相適應。

研究表明:葷素搭配的食物在人體胃部排空的時間是4~5小時,所以一日三餐間隔的時間應為4~6小時。

三餐要求

早餐應在7點鐘。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個時間太早了,這是因為經過一夜睡眠,人體腸胃空虛,只有進食後才能振奮精神,所以早餐宜早。此外,早要吃好,以低糖、低脂、高蛋白飲食為佳。

午餐12:30,午吃飽。可選擇雞或魚等高蛋白食物,讓血液中充滿胺基酸,包括可以讓大腦清醒的酪氨酸,以應對下午高強度的學習工作。

晚餐18:30,晚餐不能吃得太早,因為胃裡的食物還沒有完全排空,此時就餐會影響食慾;但也不能太晚,因為空腹時間過長的話會導致胃內產生過多的胃酸,影響胃黏膜正常的生理功能,時間應在晚上5~7點為宜。

晚吃少,晚餐應少量攝入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人體會疲憊無力,血糖也會降低,甚至出現心悸、頭暈、腦功能障礙等現象;但攝入過多,不僅損傷消化器官,還會轉化為脂肪,出現肥胖、高血脂等症狀。

古人言: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其實,最好的養生,就是一日三餐,餐餐準時。

(文章部分資料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17d0977436bbb13fad0b407c5593f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