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沒去過Costco,但肯定早在網絡上見識過盛況了。不管正面還是負面,每天都能看到有關Costco關鍵詞的熱搜在霸屏。
#首日過於火爆下午暫停營業#
#Costco茅台被搶光#
#開業僅3天,Costco就涼了#
#Costco驚現排隊退卡熱潮#
每次看到內心都會發出帶著疑問的OS:這到底是新營銷手段還是Costco的營業模式真的不適合中國?
還有媒體大佬看熱鬧不嫌事大,不停報道:Costco作為線下實體店進入中國是否會影響早已成熟的跨境電商平台?
打價格戰的Costco真的能穩贏嗎?
始終在吃瓜第一線的我對此也是非常好奇,所以決定親自去趟Costco一探究竟。
周五下午,抱著會被擠慘的風險抵達Costco,原本以為會像網傳一樣,要大排長隊。
沒想到...完全是我想多了!從上樓梯到正式進入賣場,我只用了3分鐘。所以到底是因為我選擇工作日去人才少?還是真的印證了網上的傳言Costco涼了?這個問題等你們解答!
魔菌只是覺得整個Costco簡直就是個"倉庫大賣場",鐵架貨櫃、大字報式價簽、所有商品都是大大大大大,連購物車也是某些超市的Plus版。
出廠價的茅台,超低價的愛馬仕、香奈兒、普拉達,早就售罄。除了搶奢侈品,大家連烤雞都不放過!紛紛喊話:能搶到烤雞的人都是人生贏家!
但Costco作為最能代表美式生活的超市來到中國,我們國內的消費者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衝著原裝的美國貨去的:譬如母嬰、美妝、保健品等...尤其是保健品,經常能在朋友圈看到美代去Costco採購,去美國旅遊的遊客也都會特地去Costco購物。
好在在中國落戶的Costco沒讓人失望,除了我們天天找代購買的化妝品,Swisse、NatureMade、MusclePharm、善存等市面上熱銷的保健品品牌也都有。
養生必備的Swisse血橙精華在Costco的4瓶一組售賣,價格是495.9元,核算下來一瓶的價格是136.4元,相比其它實體店來說真的便宜不少。
那比起電商平台呢?既然是以價低、量大聞名的Costco,真的可以完全甩開跨境電商好幾條街嗎?
魔菌立刻打開谷歌,粗魯的對比了下美國幾個最大的保健品電商網站價格,Amazon.com、Vitacost,Walgreens、iHerb。這裡拿美國保健品電商巨頭iHerb舉個例子,血橙精華3瓶包郵包稅到中國只要315元,換句話說單瓶到手價也才100齣頭,並且支持美國直郵!物流信息全程可跟蹤!網站還支持簡體中文語言,不得不夸現在的歪果仁真是越來越接地氣了!
另外魔菌也要提醒下,現在正逢iHerb平台23周年慶活動,各類母嬰、美妝、運動保健、膳食纖維類美國本土產品都有77折,Twitter、Youtube、Instgram上歪果仁都買爆了,魔菌居然今天才知道,真的是錯過了一個億,不多說我先提供一個折扣碼給大家AYP8246,可以當折扣券使用,等於折上折,絕對值得盤哦!對於不是急需的消費者來說簡直是超大福利,省下的錢又可以去買口紅了!
再看看增肌粉,這個對於健身愛好者來說必buy的營養補充劑,Costco裡面2722克的售價是299.9元;某寶旗艦店日常價是295元。
乍一看沒便宜多少,那這個平台上的價格是多少呢?同樣的容量,目前活動期間購買2瓶含稅價只要457.75元(單瓶228元),買一瓶含稅價只要243.13元。
怎麼說呢...同樣買一桶增肌粉,在Costco多花的錢都可以多囤一個月的雞胸肉了。這樣一看,其實Costco在價格方面和像iHerb這樣的跨境電商相比也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看到這你們可能覺得我跟其他新聞帖一樣有捧一踩一的行為,比起Costco和跨境電商更看好後者?或者是在給iHerb打廣告?
那你就錯了,與其說我更支持誰,不如說我在解答Costco進入中國是否會影響以iHerb為首的跨境電商平台的問題。
先說我的答案:
不會!甚至,我還在擔心Costco在中國是否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有這樣的疑問絕對不是我空穴來風,第一,Costco在美國風生水起,全球最大的實體會員制超市,已經俘虜了90%以上的美國家庭。但究其根本,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Costco很適合美式生活,美國地廣人稀,居民分散,房子大可以儲存,最適合"一次買夠一年的量,一年買一次"這樣的情況了。
然而在人多地少的中國,尤其是寸土寸金的上海,超市遍地,即需即買。
第二,在Costco買東西浪費率很嚴重,眾所周知Costco售賣的產品都比平時的包裝要大,有一種說法,在Costco買的東西,只要吃掉一半就算值得了,可見浪費有多嚴重。所以儘管價格低,但是浪費也多,真算起來其實未必比普通超市划算多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Costco在中國只有一家,選址在遠郊,附近沒有直達的地鐵,公交車也都是附近10公里左右的站點,這對無車族來說絕對是個雷區。
對於中國其他城市的消費者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更大的Bug,如果我想買到性價比高又是美國原裝進口的產品,難道還要打飛的來上海嗎?機票不要錢嗎?
所以對於保健品,母嬰產品,美妝個護等不是急需品,如果想買到真正原汁原味的美國貨,跨境電商及部分國內的電商平台更符合我們的需求,物流也很快,只要5-7天左右就能送達。
而且中國當代社畜工作忙,加班是常態,所以早就習慣了慵懶生活,在地鐵上打開app下單,人還沒到家門口外賣已送達的生活節奏也更符合國人的節奏。
當然,Costco也不一定會失敗,國人追求新鮮事物是一種常見現象,Costco就像是一種文化體驗場所,類似上海迪斯尼、網紅餐廳,偶爾去一次感覺很有趣,但經常去的人就極少數存在。
Costco來到中國確實讓我們體驗了一把美國的經典生活方式,但真的適合我們國人嗎?這個答案真的要拭目以待。
沒有誰贏誰輸
只是看誰更深得人心
1. 不是急需,喜歡選擇性多、性價比高的,iHerb為首的電商平台一定是你首選。
2. 正好辦了Costco會員卡,家又在附近,並且主要奔著Costco自營品牌科克蘭去的,那Costco等你打卡。
3. 喜歡宅家,不喜歡排隊,非折扣不買單的省錢星人,咱們線上約!
編輯 / 油條漿
攝影 / weysong
*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聯繫刪
設計 / jinjin
商務合作 / 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