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也看不出肝炎發作?這個新方法更能幫助B肝患者

2019-08-12   肝病大講堂

您將了解以下內容:

  1. 一種新的肝炎檢測方法
  2. 判斷肝纖維化的方法

相信B肝戰友們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B肝患者都需要治療的。B肝抗病毒治療在臨床上有一定的適應症,而肝功能異常就是其中的一項。因為肝功能異常通常反映出肝臟處於炎症期,這個時候往往是病毒複製活動的時期,用藥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相反當病毒沒有活躍複製以及肝臟沒有炎症的時候,用藥抗病毒往往無法收穫預期的療效。所以,根據指標和病人的自身情況來判斷何時用藥對於B肝的疾病控制異常關鍵!

同時,及時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阻止肝纖維化肝硬化的發生。慢B肝的患者最擔心的就是肝纖維化,很多戰友發現肝彈稍微逼近臨界值會異常緊張,擔心是不是自己出現了纖維化,不知道是否需要開始用藥,整天憂心忡忡。

其實,肝彈檢查是比較普遍的檢查是否出現纖維化的檢測方法之一,但是它由於會受體重和脂肪含量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沒有那麼準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而很多時候醫生會建議戰友們做肝穿檢查以確定到底是否出現了肝纖維化的情況。但是戰友們聽到肝穿總是很害怕,雖然大家知道肝穿是檢測肝臟炎症以及肝纖維化的金標準,但由於肝穿是有創檢查、還需要住院,患者總是非常排斥,因此在臨床上肝穿檢查並不普遍。

而且,多項研究表明,很多情況下即使肝功以及HBV-DNA指標正常,但是肝臟也處於炎症活動期。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B肝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指標始終正常,但最終還是存在肝纖維化或肝硬化進展的風險。那麼,除了肝功能檢測以及在臨床上不怎麼普遍的肝穿,有沒有什麼其他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判斷肝臟是否出現嚴重炎症情況呢?

近日,北京地壇醫院的研究人員在肝病知名雜誌《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旨在創建一個非侵入性的模型來預測缺乏明確臨床炎症參數(肝功能正常或輕微異常)的肝臟壞死性炎症患者。

本研究納入了550名患者,包含336名男性和214名女性,年齡中位數為40(17-69)歲,中位感染時間為14.0(1.2-50.0)歲。平均肝HAI為3.75±2.67(範圍:1-12)。總體而言,36.73%的患者有壞死性炎症(HAI≥4)。平均纖維化分數評分為1.94±1.22(範圍:1-6),28.36%(156/550)患者有嚴重纖維化,可以看出纖維化階段與炎症分級顯著相關。發現ALT水平的升高與HAI(組織學活躍紫薯和)評分增加相關;另外血HBV DNA水平與肝臟炎症分級之間存在相關性。壞死性炎症患者的HBV DNA水平顯著高於輕微炎症的患者。


綜合分析得到的這些數據,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LRM(邏輯回歸模型),根據數據分析利用LRM分析可以比ALT和AST得到更加準確的炎症預測結果,更加貼近組織學的真實結果。因此研究人員開發的這個邏輯回歸模型可用於在ALT水平正常或極低的HBeAg陰性的慢性B肝患者中,它能夠準確有效診斷肝臟壞死性炎症,從而更好的指導用藥。

也就是說,應用這個全新的模型有希望比現有的肝功能等檢查手段更好地預測B肝小三陽患者的肝炎發作情況,從而更好地判斷治療方案,進一步控制疾病進展。雖然該模型還處於研究階段,但還是要給我國的科學家們點一個贊!

文:熊熊鏟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