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得罪人後在成都賦閒,劉備卻不派他到荊州協助關羽,原來是嫌其檔次太低?

2023-10-12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趙雲得罪人後在成都賦閒,劉備卻不派他到荊州協助關羽,原來是嫌其檔次太低?

三國二十四將的排名就是個順口溜,無論是以《三國志》的記載為依據,還是按《三國演義》的描述來排序,顏良文丑都應該在徐晃典韋許褚之前——這三個曹魏悍將武功不相上下,而顏良文丑擊敗徐晃只需二十個回合。

熟讀《三國演義》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許褚在投靠曹操之前,曾與典韋大戰一白天未分勝負,徐晃加入曹軍之前,也曾與許褚大戰五十回合平手,而徐晃在官渡之戰時先單挑顏良後單挑文丑,都輸得很狼狽,當時典韋已經被張繡手下的小兵圍毆戰歿,許褚雖然在場,卻沒敢出頭。

顏良文丑「打遍曹營無敵手」,要不是關羽不顧大哥劉備安危出刀,曹操就只能像對付呂布那樣,派許褚、徐晃、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一擁齊上了。

趙雲五十回合拿不下文丑,關羽一刀斬顏良、三刀敗文丑,看起來其武功比趙雲高了不止一個檔次,於是我們今天的問題也就出來了:關羽之所以在襄樊戰敗後無路可走,就是因為糜芳和劉封這兩位王子國舅不給力,劉備卻不派在成都賦閒的趙雲到荊州協助關羽,是不是因為他檔次太低?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風頭最盛的時候與曹操並肩而坐、差點與孫權結為親家。如果不是孫權背刺盟友,關羽打贏襄樊之戰並把曹操從許都趕走,還會不會繼續當劉備的屬下,那可就難說了。

關羽和劉備的關係,即使是在《三國演義》里,也不是那麼融洽:劉備要收寇封為養子,關羽反對;劉備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拒絕接受印綬,後來是費詩好說歹說,關羽才勉強接受。

關羽的「漢壽亭侯」爵位一直保持了二十年不變,是劉備很小氣地不肯給自己首席大將晉升,還是怕這位「二弟」不肯改爵名,估計兩方面的原因都有:如果是在曹魏或東吳,關羽在主公稱帝後,至少能晉升縣侯(張遼、徐晃、張郃都是比鄉侯高一級的縣侯,再往上就是公爵了)。劉備稱帝,將馬超、張飛由都亭侯、新亭侯晉升為斄鄉侯、西鄉侯,卻沒有追封關羽,所以其子關興、其孫關統承襲的還是「漢壽亭侯」。

很多人都認為是關羽擅自發動了襄樊之戰,劉備諸葛亮因為有所不滿才袖手旁觀,但我們細看三國史料,就會發現關羽在襄樊時被動應戰,在於禁帶領七軍三萬人馬到來之前,龐德就已經跟著曹仁在打關羽了——初期作戰,曹仁和龐德是占了便宜的:曹仁攻克並屠了已經歸順關羽的宛城,龐德一箭射中了關羽的腦門(射羽中額)。

魯肅攛掇孫權把南郡借給劉備,就是想讓他跟曹操有一條能夠得著的戰線,曹劉死磕,東吳隔岸觀火,伺機撿便宜。

關羽不打曹仁,曹仁也得打關羽,曹操把曹仁和龐德都安排在襄樊前線,就沒想過與關羽相安無事。

劉備不救關羽,也是無辜和無奈:漢中之戰和襄樊之戰在時間上有交叉,曹仁斬侯音屠宛城是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漢中之戰是同年五月才結束。

漢中之戰把益州家底都掏空了,坐鎮成都的諸葛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好讓婦女往前線運送軍需物資。

劉備地盤擴張太快,到處都需要兵將鎮守、彈壓,根本就抽調不出人力物力馳援關羽,所以劉備對關羽之死只有愧疚而沒有怨恨,他不晉升關羽爵位,肯定是另有原因。

背刺關羽的是劉備的二舅哥,出賣關羽的是另一位「國舅」糜芳,見死不救的是劉備的養子劉封,不管怎麼說,都是劉備對不起關羽,如果劉備讓趙雲、魏延替換糜芳劉封,即使關羽襄樊失利,也不至於進退失據滿盤皆輸。

漢中之戰後,趙雲並沒有受封任何爵位,他只是雜號的翊軍將軍,地位既不如張飛馬超,甚至也不如魏延吳懿,這可能是因為他在入川之後得罪了人:「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先主即從之。」

趙雲一勸,劉備即從,怎麼看都是一出雙簧,劉備入川時的承諾也可以不算數了:「初攻劉璋,備與士眾約:『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你們隨便搶,我不管)。』」

趙雲斷人財路,別人自然會阻他仕途,於是劉備當上益州牧後,很多人都受到重用,只有趙雲被晾在了一邊:「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懿、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劉備進位漢中王的第二年黃忠就死了,魏延也撈到了「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的肥缺,只有趙雲兩手空空——說劉備雪藏趙雲是為了留給後主劉禪,那顯然是算錯了趙雲的年齡。

沒有爵位的見了有爵位的要下拜,雜號將軍也比四征四鎮四平的級別低,沒有爵位的雜號將軍趙雲,在成都呆著也很憋氣,如果派他到荊州,肯定關羽也很高興,因為趙雲在入川之前,就相當於荊州防守司令:「先主入益州,雲領留營司馬。」

留營司馬是幹啥的,周思源教授進行過考據和解讀:「留營司馬相當於衛戍司令部司令兼公安局長,既負責大本營的防禦工作,同時又負責治安工作。」

趙雲既然已經得罪了入川將領和投降新貴,把他派回荊州,大家眼不見心不煩,趙雲也能少受一些白眼,關羽又多了一個得力助手,這豈不是三全其美?

看三國史料,筆者總是懷疑劉備和趙雲在唱黑紅臉:孫權的妹妹囂張,趙雲去看管;劉備不想讓部下搶光益州府庫,又是趙雲出來得罪人;趙雲那個中護軍,可能是劉備封的,也可能是劉禪封的,這個職務就是負責考核全軍將士,太公正了也會得罪人。

關羽在在襄樊主動進攻或被動應戰的時候,後方糧草供應很不及時,劉封孟達也不肯和他兵合一處將打一家,如果趙雲還是荊州留營司馬,情況可能就會大為改觀。

趙雲和關羽的感情應該不錯,尤其是趙雲對劉備的忠誠,更是堅如金石,有他守南郡,呂蒙別說白衣渡江,就是赤膊上陣,十天半月也拿不下來。

但是直到關羽敗亡,劉備在成都也沒做出任何有效反應,趙雲從漢中之戰後銷聲匿跡,直到劉備兵敗夷陵,他才帶著本部人馬趕到永安布防,這就給我們留下了難解之謎:劉備不將趙雲派回荊州,是對關羽過於相信,還是嫌趙雲檔次太低,難以掌控糜芳、劉封等近親勛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daf492ee8bc0d7acd58f7e4c97559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