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必須要換的3種情況,快檢查下自己輪胎有沒有

2022-10-17     備胎說車

發動機、變速箱算是車子的核心部件,我們也知道要定期保養。

其實輪胎也算是「核心部件」的,它是車子唯一和地面接觸的地方,也要定期檢查和更換的。

今天就來聊聊,怎麼檢查、怎麼判斷到底要不要換。心裡有數,不容易被別人坑錢。

哪幾個情況,輪胎要換了

  • 輪胎使用年限

首先,第1個,是輪胎的年份。

看起來也比較容易,輪胎側面有個橢圓形的圈的,裡面有4位數字的,就是生產日期了。

前兩位是周數,後兩位是年份。比如說3021,意思就是2021年第30周生產的輪胎,大概就是7月底左右。

一般來說,從輪胎生產日期算起,超過6年的話,就比較建議換掉了。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有個建議:無論輪胎磨損情況如何,超過6年就建議更換,超過10年的輪胎是不能用的。

因為輪胎是橡膠做的,橡膠製品,時間長了,內部結構真的會老化的。

和牛皮筋有點像的,放了5、6年,表面看起來還是牛皮筋,也沒融化,用手一拉,直接斷掉。我們肯定也不想輪胎開著開著,斷開來或者飛出去,是吧?

所以說如果看到輪胎日期是2016年、2015年生產的,今年不是2022年了?差不多就6、7年了,朋友你換一個吧,不要心疼這個錢。

  • 磨損印記

第2個要檢查的,就是輪胎的磨損情況。如果快磨平了,也是要換。

好理解,輪胎花紋深淺會影響抓地力的,尤其是下雨天。

董斌等人在期刊《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上發了篇論文,《基於Fluent軟體的雨天潮濕路面滑水現象研究》。

裡面做了個模擬分析:當輪胎花紋深度大於水膜厚度時,不容易出現滑水現象。

但是花紋深度小於或等於水膜厚度時,輪胎花紋就不能完全將積水排出去,輪胎的前端會產生「動水壓強」,發生滑水現象。

就把它想像成在河邊拿了個石頭在水面上一扔,石頭像打水漂一樣,還彈兩下,不是馬上掉到水裡面去的,就那個玩意兒,輪胎浮在水面上了,抓不住地了。

所以說,如果輪胎花紋快磨光了,下雨天不僅是剎不住那麼簡單,碰到路面積水稍微多一點的,有可能打滑、打轉。

想像一下,1塊濕的肥皂,扔在浴缸里的時候的樣子,根本無能為力,打方向沒有用的。

具體磨損狀況,可以通過磨損標誌來判斷的,縱向一條一條的花紋裡面,突起的就是磨損標誌了。

GB 9743-2015《轎車輪胎》上面是有要求的:每條輪胎至少有4個1.6mm的胎面磨耗標誌。

1.6mm差不多就是1塊錢硬幣的厚度,花紋其實已經是比較淺了。所以說,一般輪胎廠家出於安全考慮,會讓我們早點換的。

比如說馬牌官網建議:夏季輪胎花紋深度小於3mm,冬季輪胎小於4mm,差不多就可以換了。

當然他們除了為了安全之外,有可能多換幾個輪胎,他們認為能多賺錢。「我下次不一定買你這個牌子了。」

  • 側面破損、鼓包

第3個要檢查的,是輪胎的側面,有沒有鼓包、破損。因為從結構上來說,輪胎側面是相對比較薄弱的位置。

劉肖英等人在期刊《橡膠工業》上面發了篇論文,《芳綸纖維在子午線輪胎中的應用》。

上面這麼講:帘布層是用來保證輪胎強度、承受載荷以及保持輪胎穩定性的。就有點像我們的身體,是有個骨架的。

輪胎的胎冠,也就是輪胎和地面接觸的部位,在帘布層外側還有帶束層、尼龍冠帶層等等這種材料,包裹在一起的。

輪胎的側面邊上,就沒有那麼多結構了,相對就比較薄弱。所以說一旦側面受損,就會比較危險了。

你正面碰一下,手還能擋一下;邊上的腰子和肋插了個刀,那可是成語了,對不對?比較危險。

側面受損就容易鼓包,其實就是側面來的外力,衝擊進來了。

兩肋插了刀,肋骨被插到了,簾線斷裂開來了,邊上就會鼓起來了。僅有的簾線都斷掉了,那爆胎的風險係數就高了。

歐陽常青在期刊《中國司法鑑定》上發了一篇論文,《交通事故中輪胎爆破痕跡的檢驗與應用》。

裡面分析了一些常見的爆胎事故,發現爆胎破口部位大多數都在胎肩、胎側這些薄弱的位置。

所以說各位朋友如果發現輪胎側面受損了,建議馬上去店裡處理,如果人家說要換個新的,換吧,什麼都可以重來,自己不能重來。

評論區常見情況回復

  • 已經開了7、8年沒問題了,要不要換

前面說的3種情況,理論上來說,都是推薦儘快換胎了。

但評論區也有朋友說:「自己輪胎用了7、8年,還能開,蠻好的,沒有什麼影響。這是怎麼回事情?」

這樣的,輪胎不是說超過了6年,6年零1天,立刻爆胎、原地爆炸,輪胎老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就好比買一瓶鮮牛奶保質期7天,也不是說第7天,過了24點、0點,「咔噠」過了一個秒鐘,喝下去立馬拉肚子。

有的時候第8天也能喝,有時候第9天開始拉肚子,有的這批牛奶是第11天開始拉肚子的,只是一過7天,拉肚子的風險驟然上升。

牛奶吃壞了,頂多拉肚子了,輪胎一壞,路上,有時候也不需要去醫院的。

吉林大學高元偉有篇碩士論文,《駕駛員干預下的爆胎動力學建模及仿真分析》。

裡面有個數據的:國內高速公路,70%的交通意外事故是由汽車爆胎引起的,並且由於駕駛員對爆胎沒有準備和經驗,很容易發生側滑、甩尾、翻車的情況。

所以說即使輪胎用了7、8年,也確實沒有出問題,還是建議儘快去換一下。

和安全相比,輪胎的價格就不算錢,不少車子的4條輪胎換下來,其實還沒有1年車子保險費貴,不要心疼。

  • 不怎麼上高速,要不要換

還有些朋友要說了:「你剛剛說的是開高速,時速120km/h,確實很危險。」

「我平時就市區開開的,走走停停堵車的要死,也就和二輪電動車速度差不多的,用7、8年總不要緊的吧?」

其實也不是太建議,因為老輪胎不僅會有安全風險,性能也會下降的比較厲害的。

國家橡膠輪胎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張又文等人在期刊《橡膠工業》上發了篇論文,《老化對輪胎及輪胎材料性能的影響》。

裡面有個測試的:模擬老化5年的輪胎,內部的粘合強度也下降超過50%,輪胎側面的拉伸強度,也下降了20%到30%。

數據也不用記的,反正就是老化的輪胎,有可能花紋看著挺深的,但是性能已經不太行了。

剎車距離來說好了,陳囿園在期刊《科技與創新》上面發了篇論文,《試論輪胎性能對汽車制動性的影響》。

裡面講到:老化後的輪胎由於輪胎材料性能下降,會延長3m以上的剎車距離。

實際開車的時候,可能就是紅綠燈停車有點剎不住了、越線了;下雨天有點危險,原本能剎住的,追尾了。

不要小看3m,有些車子短一點的,1台車的距離也就是3m,長一點的就4m、5m,基本上是大半個車身了。

所以說和我們上不上高速不太衝突,即使市區開,也一樣建議換,並且老輪胎對油耗有可能也有負面影響。

輪胎出現上述這些情況,最好換新胎

總結一下,輪胎如果有年限過長、磨損過度、側面有破損、鼓包這些情況,換,不要心疼錢。

超出年限沒有換的朋友,也不要有僥倖心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可以贏人家很多次的,人家只要贏我們一次,我們就很麻煩」。安全上面的事情,還是不要太大意。

補過的輪胎還能不能上高速

說到換輪胎,很多朋友要講了:「其實我也不是磨完了再換的,剛才那些理論我統統沒有碰到過。」

「我都是新車開了兩個月,扎著釘子把輪胎扎壞的,扎了太多次,我擔心安全性了,才換的新輪胎。」

1條輪胎最多可以補幾次?不同的補法,對次數有沒有影響?不同的品牌,補的位置和次數有沒有要求?

師傅陰陽怪氣地問你:「要補好一點的還是差一點的?」他除了說好一點200,差一點50之外,我們還有什麼應對的策略,不被坑,安安全全的把胎補好嗎?

  • 關鍵詞:補胎

想知道這些很簡單,關注微信公眾號「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補胎」就可以了。

那我這個公眾號每天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乾貨,文字、音頻、視頻,挑你自己喜歡和方便的版本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參考文獻

[1]董斌,唐伯明,劉唐志,張贇.基於Fluent軟體的雨天潮濕路

面滑水現象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1.

[2]GB 9743-2015.轎車輪胎[S].

[3]劉肖英,何雪濤,鄧世濤,張金雲,劉斐,楊衛民.芳綸纖維在子午線輪胎中的應用[J].橡膠工業,2016.

[4]歐陽常青.交通事故中輪胎爆破痕跡的檢驗與應用[J].中國司法鑑定,2012.

[5]高元偉.駕駛員干預下的爆胎動力學建模及仿真分析[D].吉林大學,2016.

[6]張又文,馬良清,李紅偉,金漢傑,肖凌雲,王琰.老化對輪胎及輪胎材料性能的影響[J].橡膠工業,2018.

[7]陳囿園.試論輪胎性能對汽車制動性的影響[J].科技與創新,2015.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78a60763d4adfea192fbc20ea03c8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