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有座神秘古鎮:沉入水底30年,慕名而來的遊客依然很多

2020-02-09   黃小黃走陝西

陝西南部的秦巴大山深處,隱藏著許多明清古鎮,如鳳凰古鎮、漫川關、蜀河古鎮等,見證著秦蜀古道商貿繁華的歷史,這些古鎮早已為遊人所熟知,成為大山里熱門的旅遊景點。

在安康市紫陽縣,也有一個古鎮,雖然因為修建安康水電站的原因,已沉入水底30年,卻依然吸引著很多人前來追尋。這便是紫陽瓦房店

瓦房店地處紫陽縣城西約10公里處,坐落在漢江上游最大支流任河和褚河交匯處。

由於擁有通達的水路交通,南可達重慶,北可達漢中、石泉,東可達湖北漢口等地,明清時期,瓦房店已經成為陝南最大的水陸碼頭之一。鼎盛時期,在這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山坡上,擠滿了各省商人修建的商號和會館群。

據說鼎盛時期,瓦房店的商號達17家,會館達6座,包括武昌館、黃州館、江西館、湖南館、川主會館和北五省會館,以及泰山廟、財神廟等6座廟宇,河面上舟楫林立,沿河街道上南腔北調交融。

瓦房店古鎮如果能保存到現在,想必早已是陝西最負盛名的古鎮之一了,可惜,上世紀80年末,安康水電站建成蓄水,水庫上游的漢江和任河沿線水位抬升數十米,淹沒了一些古鎮古街和古建築,瓦房店古鎮也未能倖免,老街和黃州館、武昌館、湖南館被淹沒水下,而今只剩下地勢較高的北五省會館、江西會館和川主會館。

灜湖上游的漢江水面廣闊

保留下來的三座會館被稱為「瓦房店會館群」,2013年被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已成為紫陽最有名的景區之一,參觀免費。

川主會館

川主會館是乾隆年間四川商人修建的,是四川客商商貿洽談和同鄉議事的地方,現在只剩下一個大殿,裡面供奉秦蜀郡太守李冰。黃小黃去時,因為是淡季,川主會館沒開門。

北五省會館

觀戲樓

北五省會館保存完整,從前到後有戲樓、觀戲樓、鼓樓、過殿和正殿,正殿里供奉關羽。

對面是戲樓

北五省會館最早由陝西商人於乾隆末年修建,始稱山陝會館。到同治年間時,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商人也捐資擴建,於是有了「北五省會館」之稱。

過殿和鼓樓

建築細節

除了精美的古建群,會館裡還藏了兩樣寶貝:一樣是壁畫,分布在過殿和正殿牆壁上,總面積達300平方米,畫工細膩,被稱為「迄今陝西最大的一處清代建築壁畫」,很珍貴。

過殿的壁畫,畫成了屏風的樣子

另外一樣是觀戲樓前的兩棵古桂花樹,已經有400年樹齡了,枝葉十分繁茂,幾乎將整個院落都遮得嚴嚴實實,十分美麗。

江西會館

川主會館和北五省會館在瓦房店街的下方,臨水的地方。江西會館則在街道上方的山坡上,建築風格明顯有徽派風格,粉牆黛瓦,被小片的茶園包圍著,現在正在修復施工,等到今年旅遊旺季,應該就能開放吧。

現在的瓦房店

從前的瓦房店是鎮中心所在地,水庫將古鎮街道淹沒後,當地鎮中心搬到了兩公里外的向陽鎮,而今的瓦房店只是一個比一般村子稍繁華的地方,310省道從這裡經過,沿著山腳拐了個彎,留下一條不足百米、分布著十來個商店的街道。

在北五省會館旁邊,還有一個學校,叫「瓦房店小學」,學校裡面也有一棵古桂,樹齡看起來也和會館裡的兩棵差不多,不知道這座學校的前身又是哪個古建。

瓦房店小學

會館和學校之間形成一條窄巷子

除了會館群,瓦房店最吸引遊客的其實還是周邊的風景,這裡不僅山清水秀,還是紫陽富硒茶主產區之一。

會館旁的吊橋,可通往向陽鎮街道

在瓦房店附近的合埡村,就有一個高山上的觀光茶園。等疫情過後,天氣暖和起來,去茶園踏踏青、采採茶,應該相當美好呢。

攻略:

1、瓦房店會館群現在只有北五省會館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00(疫情期間應該關閉了);

2、從紫陽縣到瓦房店需要包車,車費一般50元。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